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DB2327 黑 龙 江 省 大 兴 安 岭 地 方 标 准 DB2327/T 048-2022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及林地栽培技术规程 2022-05-27 发布 2022-07-01 实施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27/TXXX—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绿色产业发展处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松岭区延军食用菌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倪淑君、吴延军、何树友、高传宇、张海峰、刘凯。 I DB2327/TXXX—2022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及林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菌种生产中的术语和定义、各级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和菌种质量标准;规 定了大球盖菇林地生产的场地选择、栽培模式、种植管理和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大球盖菇菌种生产及林地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8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GB/T 5009.6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NY/T 528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一些 术语和定义。 3.1 母种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 管种。 3.2 原种 由母种扩繁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 3.3 栽培种 由原种扩繁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也称三级种。 3.4 培养基 各级菌种菌丝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液体或固体混合物。 3.5 扩繁 将菌种从一种培养物移接到另外的培养物中扩大培养的过程。 3.6 接种 将菌种移接在培养基物中的方法。 3.7 森林郁密度 DB2327/TXXX—2022 即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 3.8 种菇 组织分离制作母种所用的大球盖菇子实体。 4 菌种生产 4.1 母种生产 4.1.1 母种生产流程 母种的生产流程: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灭菌→组织分离→培养→转管纯化培养→母种。 4.1.2 培养基配置 制作菌种所用的培养基和试剂质量应符合 GB/T 4789.28 要求。母种培养基参考配方有: a)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MYA)大豆蛋白胨(豆胨)1g、酵母 2g、麦芽糖 20g、琼脂 20g,加水 至 1000ml;b)马铃薯葡萄糖酵母琼脂培养基(PDYA)马铃薯 300g(加水 1 500ml,煮 20 分钟, 用滤汁)、酵母 2g、豆胨 1g、葡萄糖 10g、琼脂 20g,加水至 1 000ml;c)燕麦粉麦芽糖酵母 琼脂培养基(DMYA)燕麦粉 80g、麦芽糖 10g、酵母 2g、琼脂 20g,加水至 1 000ml。 上述 3 种配方中如不加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以上培养基需按常规配制、分装、 灭菌、接种和培养。 4.1.3 容器 使用玻璃试管、棉塞或硅胶塞。试管以 18mm×180mm 或 20mm×200mm 规格为宜,棉塞要 使用梳棉,硅胶塞要使用透气硅胶塞。 4.1.4 灭菌 采用高压灭菌,压力 0.11Mpa~0.12Mpa,温度 121℃,灭菌 30min。 4.1.5 组织分离 可以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母种。在超净工作台内,同时放入 0.1%氯化汞、无菌水、PDA 斜面和解剖刀等工具。选择当年人工栽培的优质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标准为外形均匀、菌柄 洁白、子实体健壮。将种菇用清水洗净,酒精擦拭表面,刮取种菇菌柄和菌盖交界处的内在组 织,接入平皿或试管斜面内,放入 23℃~26℃恒温培养箱培养。待菌丝萌发长至近 1cm 时, 挑取菌丝纯化、镜检。 4.1.6 扩大培养 选择菌丝健壮、生长旺盛、无老化、无感染杂菌的母种试管,在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内, 用接种钩挑取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立即接入到另一支试管培养基中央,塞紧棉塞。接种完毕后, 将试管放于 19℃~23℃恒温箱内培养。每支母种试管可扩大繁殖 100 支~150 支新管。 4.1.7 保存 将已长满白色菌丝的试管,放入 1℃~4℃冰箱中保存。 4.1.8 活化再用 保存的菌种在使用前,需先将菌种置于适温下,让其活化,然后及时使用转管,否则不 DB2327/TXXX—2022 易成活。 4.2 原种生产 4.2.1 基质配方 基质参考配方有,a)小麦或大麦 88%、米糠或麦麸 10%、石膏或碳酸钙 1%、生石灰 1%、 含水 量 65%;b)小 麦 25%、 稻草 64%, 麦麸 10%、 石膏粉 1%、含 水量 65%~ 70%; c)杂 木屑 83%、米糠或麦麸 15%、石膏或碳酸钙 1%、生石灰 1%,含水量 70%。 4.2.2 培养袋 采 用 规 格 为 16.0cm× 33.0cm 的 折 角 标 准 优 质 薄 聚 乙 烯 袋 , 质 量 标 准 符 合 GB/T 5009.60 要求。 4.2.3 装料和灭菌 装料要实,松紧适度,上下均匀一致,四周无空隙,料面压实。袋口无空隙,松紧、高 度适当。 采用高压灭菌 123℃(0.12Mpa),1.5h~2.0h;常压灭菌时,在 3h 之内使灭菌锅温度 达到 100℃,保持 100℃ 8h~9h。 4.2.4 冷却 搬进冷却室内,温度降至24℃以下备用。 4.2.5 接种 使用接种箱、超净工作台等配合酒精灯在无菌室中进行无菌操作。将母种接种到原种培 养,每支试管接种原种 4 袋~6 袋。 4.2.6 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袋立即放入温度控制在 17℃~21℃、相对湿度 50%~55%的培养室内培养。 培养 7d~12d 后检查有无杂菌并及时剔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检查 2 次~3 次,直到菌丝长 到袋底,备用。 4.2.7 保存 放入 8℃~10℃储存室内,在卫生、干燥、无光环境下保存。 4.3 栽培种生产 4.3.1 常用配方 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配比选用,原料要求粉碎,木屑要发酵 3 个月以上。常用参考配方 有,a)玉米芯 53%、玉米秸秆 40%、麦麸 5%、生石灰 1%、石膏 1%;b)玉米芯 53%、干牛粪 25%、木屑 10%、麦草或玉米秸 10%,生石灰 1%,石膏 1%。 4.3.2 培养袋 选用材质均匀、袋料亲和力好的折角标准优质薄聚乙烯袋,规格 16.5cm×35.0cm、16.5cm ×37.0cm 为宜,菌袋质量标准符合 GB/T 5009.60 要求。 4.3.3 装料和灭菌 DB2327/TXXX—2022 操作要求同 4.2.3。 4.3.4 接种 选择菌丝色白、均匀、生长有力、无杂菌的原种作为接种材料。每个栽培袋接种原种 25g。 4.3.5 培养 接种后,菌袋整齐排放在干燥清洁的培养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 17℃~21℃,空气相对 湿度 50%。7d~12d 后检查有无杂菌,之后每隔 15d 检查一次,直至菌丝长到袋底,备用。 4.3.6 保存 长满菌丝的菌袋放置在 8℃~10℃、卫生干燥、无光条件下保存。 4.4 菌种质量标准 4.4.1 母种 菌丝洁白、均匀、平贴培养基生长,菌丝边缘整齐,无杂菌菌落,培养基无干缩,有菌菇清香 味。 4.4.2 原种 菌丝长满,生长健壮,边缘整齐,无杂菌。 4.4.3 栽培种 菌丝洁白健壮,长满菌袋,无任何杂菌污染。 5 林地栽培 5.1 场地选择 野外种植场地,选择在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均可,林密度 0.45~0.65。若林密度低于 0.4 时,需要穴状种植并搭配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以达到遮阴保湿的需要。应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强 的土壤,pH 值适宜范围为在 5.5~7.0。 5.2 栽培模式 5.2.1 种植时间 大兴安岭地区大球盖菇野外林地种植以每年的 5、6 两个月为最佳种植期。 5.2.2 菌袋处理 用 5%石灰水溶液擦洗菌袋表面,进行菌袋表面消毒。 5.2.3 种植方式 选择森林郁密度在 50%~55%的林地进行种植,下挖深 30cm,40cm×40cm 的栽培穴。大球盖菇 种植密度不宜过高,应合理控制菌种量,每穴 2~4 袋菌种。以栽培区腐殖土层厚度作为依据,确 定不同种植方式。厚度低于 20cm,应用切片式多边形种植;厚度在 20cm~30cm,可采用横向分半 等方式种植;厚度在 30cm 以上的,采用整体连线方式种植。 DB2327/TXXX—2022 5.3 种植管理 在菌丝生长阶段,栽培料上应覆盖 3~5cm 土层,呈龟背状。菌丝生长和出菇阶段按照大兴安 岭林区土壤、温度、湿度条件自然生长,如遇干旱天气,需要及时人工遮阴,保持土壤和栽培料湿 度。一般在 45d 左右出菇,若新出的菇体伞冒出现裂纹,应及时补给水分。 5.4 采收 大球盖菇应在菇菌膜没破裂、菌盖肥厚内卷呈钟形时采收。采收应在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或 雨后晴天进行。如遇到连雨天,则要在停雨时,突击采收。采收时,根据菌菇的成熟度分期收获, 菇长 5cm 以上采收,采大留小,用锋利刀片齐菌柄根部割下,同时要注意避免把菌菇根处的培养料 带出,避免影响继续生长。采收后轻轻放入筐内,按大小分级,在低温阴凉处存放,尽快运输。

pdf文档 DB2327-T 048-2022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及林地栽培技术规程 大兴安岭地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27-T 048-2022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及林地栽培技术规程 大兴安岭地区 第 1 页 DB2327-T 048-2022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及林地栽培技术规程 大兴安岭地区 第 2 页 DB2327-T 048-2022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及林地栽培技术规程 大兴安岭地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3:31: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