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05 黑 DB23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167—2022 蓝靛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2022 - 05 - 09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6 - 08 实施 发 布 DB23/T 316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森莓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尚志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霍俊伟、高云丽、张利军、秦栋、何志强、朱晨桥、冮慧欣、杨新雨、齐会娟、 黄卓。 I DB23/T 3167—2022 蓝靛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种质资源的描述内容与描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蓝靛果种质资源的描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描述内容 描述内容见表1。 表1 描述类别 蓝靛果种质资源描述内容 描述内容 种质圃编号、引种号、采集号、种质中文名称、种质外文名称、学名、原产国、原产省、原产地、海拔、经纬 基本信息 度、来源地、系谱、选育单位和选育人、育成年份、选育方法、保存资源类型、种质类型、图像 树姿、树冠、株高、树势、骨干枝颜色、骨干枝枝条密度、一年生枝叶量、一年生枝生长方向、一年生枝节间 长度、一年生枝条颜色、一年生枝绒毛、新梢颜色、新梢绒毛、生长末期顶芽、顶芽形状、顶芽大小、鳞片闭 合度、腋芽大小、腋芽相对枝的方向、幼叶表面绒毛、幼叶背面绒毛、幼叶颜色、叶姿、叶片弯曲特点、叶片 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片形状、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叶片颜色、叶片绒毛特点、托叶形状、托叶方 生物学特征 向、花冠颜色、花冠形状、花冠绒毛程度、花冠绒毛特点、花瓣姿态、雄蕊位置、雄蕊数量、花药颜色、花粉 数量、花柱长度、苞片形状、苞片角度、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表面、果粉、果实颜色、果实形 状、果梗长度、果梗粗度、果梗脱落、果皮撕裂率、果蒂痕干湿、种子数量、种子形状、种子颜色、千粒重、 丰产性、自花结实率、落果率、萌芽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新梢停止生长期、果实成熟期、果实发育 期、落叶期、生育期 果实香气、果实硬度、果皮厚度、果实口感、果肉质地、耐贮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 品质特性 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多酚含量、出汁率 抗逆性 抗晚霜能力、抗寒性、抗涝性、抗旱性、耐高温能力 主要抗病虫性 白粉病抗性、叶锈病抗性、蚜虫抗性 其他特征性状 扦插成活、染色体数目、指纹图谱与分子标记、备注 1 DB23/T 3167—2022 5 描述方法 描述方法见表2。 表2 蓝靛果种质资源描述信息表 1.基本信息 种质圃编号(1) LGRD+4 位顺序号 引种号(2) 年份(四位数)+4 位顺序号 采集号(3) 年份(四位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4 位顺序号 如果有多个名称,可以放在括号内,用逗号分隔,如“种质名称 1(名称 2,名称 3)”,国外引进种质 种质中文名称(4) 用译名。 国外种质的外文名称或国内种质的汉语拼音名称。国内种质中文名称为 3 字(含 3 字)以下的,所有汉 种质外文名称(5) 字拼音连续组合在一起,首字母大写;中文名称为 4 字(含 4 字)以上的,以词组为单位,每组汉语拼 音首字母大写。 蓝靛果种质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名称,如蓝靛果忍冬学名为 Lonicera caerulea L.var.edulis Turcdz. Ex 学名(6) Herd.。 原产国(7) 国家或地区名称按照 GB/T 2659 的规定执行,如该国家已不存在,应在原国家名称前加“原”。 原产省(8) 国内省份名称按照 GB/T 2260 的规定执行;国外种质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 原产地(9) 国内蓝靛果种质原产县、乡、村名称,不能确定的注明“不详”。县名按照 GB/T 2260 的规定执行。 海拔(10) 蓝靛果种质原产地的海拔,单位:m。 经纬度(11) 蓝靛果种质原产地的经度和纬度,单位为(º)和(´)。格式为 DDFF,其中 DD 为度,FF 为分。 来源地(12) 国外引进蓝靛果种质的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内种质的来源省和县名称。 系谱(13) 蓝靛果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选育单位和选育人(14) 选育蓝靛果品种(系)的单位和选育人名称,单位名称应写全称。 育成年份(15) 宜为通过审定或备案或认定或正式发表的年份。 选育方法(16) 蓝靛果品种(系)的育种方法,如实生选种、有性杂交等。 保存资源类型(17) 种质类型(18) 图像(19) 1:植株 2:种子 3:花粉 4:培养物 5:DNA 6:其他 1:野生资源 2:地方品种 3:选育品种 4:品系 5:遗传材料 6:其他 图像格式为.JPG。 2.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树姿(20) 1:直立 2:半开张 3:开张 树冠(21) 1:扁平形 2:半圆形 3:圆形 4:椭圆形 5:倒锥形 株高(22) 植株从地表到顶部的高度,单位:㎝。 树势(23) 1:弱 2:中 3:强 骨干枝颜色(24) 1:灰色 2:灰褐色 3:黄褐色 4:红褐色 5:褐色 骨干枝枝条密度(25) 1:稀 2:中 3:密 一年生枝叶量(26) 1:稀 2:中 3:密 一年生枝生长方向(27) 1:向上 2:水平 3:下垂 一年生枝节间长度(28) 枝条长度/节数,单位:㎝。 一年生枝条颜色(29) 1:浅棕 2:棕色 3:深棕 一年生枝茸毛(30) 0:无 1:稀 2:中 3:密 新梢颜色(31) 1:浅白 2:绿色 3:淡红 4:深红 5:棕色 株丛 骨干枝 一年生枝 新梢 2 DB23/T 3167—2022 (续表2) 新梢 顶芽 鳞片 新梢绒毛(32) 0 无 1:疏 2:中 3:密 生长末期顶芽(33) 0:没有形成 1:形成 顶芽形状(34) 1:短椭圆 2:椭圆 3:长椭圆 顶芽大小(35) 顶芽从基部至顶端的长度,单位:mm。 鳞片闭合度(36) 0:无闭合 1:闭合 腋芽大小(37) 新梢腋芽从基部至顶端的长度,单位:mm。 腋芽相对枝的方向(38) 1:贴合 2:弧形 3:斜上 4:垂直 5:斜下 幼叶表面绒毛(39) 0:无 1:稀 2:中 3:密 幼叶背面绒毛(40) 0:无 1:稀 2:中 3:密 幼叶颜色(41) 1:浅绿 2:绿 3:深绿 叶姿(42) 1:斜向上 2:水平 3:斜向下 叶片弯曲特点(43) 1:平 2:波浪形 3:凹 4:凸 叶片长度(44) 生长枝中部成熟叶的叶片基部至顶端的长度,单位:㎝。 叶片宽度(45) 生长枝中部成熟叶的叶片最宽部位的宽度,单位:㎝。 叶柄长度(46) 生长枝中部成熟叶的叶柄长度,单位:mm。 叶片形状(47) 1:圆形 2:椭圆形 3:卵形 4:倒卵形 5:披针形 叶尖形状(48) 1:圆 2:渐尖 3:尖 叶基形状(49) 1:楔形 2:阔楔形 3:圆形 4:截形 5:心形 叶片颜色(50) 1:浅绿 2:绿 3:暗绿 4:灰绿 叶片绒毛特点(51) 1:毡状 2:发状 3:糙硬毛 托叶形状(52) 1:半椭圆形 2:半圆形 3:直角形 托叶方向(53) 1:向上 2:垂直 3:向下 花冠颜色(54) 1:白色 2:浅黄色 3:黄色 4:绿黄色 5:黄粉色 花冠形状(55) 1:喇叭状 2:长漏斗状 3:短漏斗状 4:铃铛状 5:其他 花冠绒毛程度(56) 0:无 1:稀 2:中 3:密 花冠绒毛特点(57) 1:毡状 2:发状 3:糙硬毛 花瓣姿态(58) 1:闭合 2:半闭合 3:开张 4:向上卷 雄蕊位置(59) 1:在花冠中 2:花药露出 3:花药露出长 雄蕊数量(60) 1:少 2:中 3:多 花药颜色(61) 1:浅绿色 2:黄色 3:黄色带红 4:紫红色 花粉数量(62) 1:少 2:中 3:多 花柱长度(63) 1:短 2:中 3:长 苞片形状(64) 1:直线形 2:线状披针形 3:叶片形 苞片角度(65) 1:锐角 2:直角 3:钝角 单果重(66) 果实成熟时平均单个果实的质量,单位:g 果实纵径(67) 成熟果实的纵向长度,单位:㎝ 果实横径(68) 成熟果实的横向长度,单位:㎝ 果实表面(69) 1:光滑 2:凹凸不平 3:褶皱 果粉(70) 1:少 2:中 3:多 果实颜色(71) 1:浅蓝 2:蓝 3:深蓝 腋芽 幼叶 叶片 托叶 花 苞片 果实 3 DB23/T 3167—2022 (续表2) 1:圆形 2:椭圆形 3:长椭圆形 4:圆柱形 5:卵形 6:倒卵形 7:梨形 8:铃铛形 9: 果实形状(72) 细纺锤形 10:宽纺锤形 11:镰刀形 果实 果梗长度(73) 成熟果实的果梗长度,单位:㎜。 果梗粗度(74) 成熟果实的果梗粗度,单位:mm。 果梗脱落(75) 1:易 2:中 3:难 果皮撕裂率(76) 0:无 1:低 2:中 3:高 果蒂痕干湿(77) 1:湿 2:中 3:干 种子数量(78) 1:少 2:中 3:多 种子形状(79) 1:圆形 2:圆卵形 3:卵形 种子颜色(80) 1:淡褐色 2:褐色 3:深褐色 千粒重(81) 单位:mg。 丰产性(82) 1:差 2:中 3:好 自花结实率(83) 0:零 1:低 落果率(84) 0:无 1:低(<15%) 2:中(15%-50%) 3:高(>50%) 萌芽期(85) 全树 25%芽萌动日期;格式:YYYYMMDD 初花期(86) 全树丛 5%花朵开放时的日期;格式:YYYYMMDD
DB23-T 3167—2022 蓝靛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3:32: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