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2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 2055--2006 凡纳滨对虾 Whiteleg shrimp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07-02-01实施 2006-12-06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SC 2055—2006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水产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兰、郑光明、朱新平、陈昆慈、刘毅辉、李凯彬、陈永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 2055—2006 凡纳滨对虾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 学特性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凡纳滨对虾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18654.1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 3学名与分类 3.1学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 3.2别名 南美白对虾。 3.3分类位置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对虾科(Penaeidae)、滨对虾属 (Litopenaeus)。 4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4.1外部形态特征 4.1.1外形 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体覆被一层透明的甲壳,头胸甲前端中央突出,形成额角,其上、下缘均 具齿,额角基部两侧各有一具柄的复眼;额角侧沟和额角侧脊短,额角具1或2腹缘齿,后齿位于背齿最 前齿处或在其前。 头部附肢依次为第一、二触角,大颚和第一、二小颚,第一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 等,但皆短小;胸部附肢依次为第一到第三对足和五对步足,第一至第三对步足螯形,十分发达,第四 至第五对步足无鳌,第五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前五节各具一对腹肢,第六节具一对尾肢,与尾节形成 尾扇,第四至第六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 口位于头胸部腹面,肛门位于尾节腹面基部。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 足呈白垩状。 凡纳滨对虾的外形图见图1。 雄性交接器位于第一游泳足,无端突,侧叶游离部分长,亚椭圆形。雌虾第14胸节腹甲无板和纳精 1
SC 2055-2006 凡纳滨对虾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01 10:37: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