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6540 DB6540/T 005-2022 藜麦栽培技术规程 2022-03-14 发布 2022-04-14 实施 发布 DB6540/T 005—202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标准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宏亮、姚庆、安万刚、林啸、王杰花、西尔娜依·阿不都拉、地力木拉提·吐 拉洪、丁磊、侯恩珍。 I DB6540/T 005—2022 藜麦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藜麦的产量指标及产量结构、产地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与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伊犁州直藜麦种植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 15618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藜麦 原产于南美洲,营养价值高,属双子叶一年生苋科藜属草本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 碱等生理特性,适合在一定海拔、盐碱地、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区种植,用途广泛,是优良的粮食、饲 料、生态绿化植物。 4 4.1 产量指标及产量结构 产量指标 中肥力条件下,藜麦产量 1 500 kg/hm2~3 000 kg/hm2;高肥力条件下,藜麦产量 3 000 kg/hm2~4 500 kg/hm2。农田土壤肥力分级指标见附录 A。 4.2 产量结构 一般肥力地块,有效株数 7 000 株/667 m2~10 000 株/667 m2,平均穗数 20 个~25 个,穗粒数 3 500 粒左右,千粒重约 3.0 g。较高肥力地块,有效株数 5 000 株/667 m2~7 000 株/667 m2,平均穗数 33 个, 穗粒数 4 500 粒左右,千粒重约 3.5 g。 1 DB6540/T 005—2022 5 产地要求 5.1 气候条件 无霜期在 100 d~125 d,日平均温度 15℃~20℃左右。≥10℃有效积温在 600℃~1 900℃,气候冷 凉,海拔在 530 m~1 900 m,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水、大气、土壤无污染,适宜优质藜麦的生产。 5.2 灌溉水条件 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5.3 空气质量条件 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 5.4 土壤条件 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 力强的平地、山地、沟坝地等平整土地,5 cm~2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 150 g/kg~200 g/kg 为宜,土壤 有机质含量 5 g/kg 以上,碱解氮含量 5 mg/kg,速效磷含量 10 mg/kg 以上,盐碱地块 PH 值控制在 8.5 以下。 5.5 茬口安排 采取轮作栽培,不重茬,可与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轮作。 6 栽培技术 6.1 播前准备 6.1.1 灌好底墒水的要求 未冬灌或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应进行春灌,做到灌足、灌透。 6.1.2 深翻 茬地适墒深翻,耕深 25 cm~45 cm。秋翻地用旋耕机整地即可,深度 25 cm 为宜。 6.1.3 整地 整地质量要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6.1.4 施肥标准 选择中上等土壤肥力,进行秋翻、深松和全层施肥,播前施足底肥,施有机肥 1 500 kg/667m2~3 000 kg/667m2,全生育期施尿素 5 kg/667 m2~10 kg/667 m2,磷酸二铵 10 kg/667 m2~20 kg/667 m2,硫酸钾 3 kg/667 m2~5 kg/667 m2。有条件的应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6.2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6.2.1 品种选择 选用早中熟蒙藜 1 号、中藜 1 号(饲用型)等品种。 2 DB6540/T 005—2022 6.2.2 种子质量 应选用经过加工、包衣藜麦种子,种子纯度≥98%、净度≥99%、发芽率≥95%、水分≤13%。 6.2.3 种子处理 未包衣种子应符合 NY/T 393 的种子包衣剂进行拌种处理。 6.3 播种 6.3.1 播期 适宜播期为 4 月上旬~5 月上旬,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播种较为适宜。有条件的播种后可及时铺 设滴灌设施滴水出苗。 6.3.2 播种方式 可采用条播、穴播。条播播种量 200 g/667m2~300 g/667m2,穴播(可采用地膜覆盖)4 粒/穴~6 粒/穴;采用 30 cm~40 cm 等行距播种,株距 15 cm~25 cm,播种深度为 2 cm~3 cm,播后适当镇压, 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6.3.3 带种肥 以磷肥为主,施磷酸二铵 5 kg/667m2。 6.4 田间管理 腊熟中后期冬小麦自然落黄时收割,机械收割可以在黄熟期进行。 6.4.1 查苗、补种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苗补缺,若缺苗要及时补种,补种以催芽播种为宜,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 (或雨后补播)。出苗后 5 叶~6 叶时间苗,除去病、弱苗;幼苗 8 片~10 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 1 株~2 株,保留壮苗。 6.4.2 中耕、除草 播种前不能使用土壤封闭化学除草剂。藜麦全生育期可使用防除禾本科杂草,使用 24%烯草酮乳 油 20 ml/667m2~30 ml/667m2 兑水 16 kg 茎叶喷雾处理。苗期要及早中耕,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保 水增气,蹲苗促根,中耕 2 次~3 次为宜,中耕深度以松土而不损伤根系为原则。苗期 5 叶~6 叶时第 1 次除草松土,初花期时第 2 次除草松土,第 3 次中耕除草根据藜麦生长和杂草情况灵活实行。 6.4.3 叶面施肥 为了确保藜麦高产,在初花期喷施 50 g/667 m2 硼肥+100 g/667 m2 磷酸二氢钾,兑水量 15 kg/667 kg/667 m2,叶面施肥宜淡不宜浓。 m2~30 6.4.4 灌水 全生育期浇水次数及每次浇水量要依据土壤墒情和雨水多少而确定,但现蕾水不能少,现蕾期是藜 麦水分临界期,灌第 1 水;开花期对水分要求迫切,灌第 2 水;视藜麦长势和田间持水量,灌第 3 次。 一般灌水 2~3 次,总灌水量 180 m3/667m2~200 m3/667m2。藜麦中后期灌水要尽量避开大风天气。灌 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3 DB6540/T 005—2022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 则。 7.2 农业防治 培育无病虫壮苗,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拔出病株,摘除病叶,及时清理田园。 7.3 物理防治 田间悬挂黄板诱蚜,糖醋液诱杀白星花金龟甲等鞘翅目害虫。 7.4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如七星瓢虫、草蛉等,控制蚜虫等为害。 7.5 化学防治 7.5.1 病害防治 霜霉病是藜麦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在藜麦现蕾期至初花期未发生霜霉病时,可使 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1 000 倍液茎叶喷雾进行预防。霜霉病发生初时,可用 58%精甲 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 2 000 倍液~3 000 倍液茎叶喷雾防治。叶斑病 发生时,可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剂 2 000 倍液~2 500 倍液茎叶喷雾防治。根腐病发病时,可用 98%噁 霉灵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在植株的根部、叶面喷施;根腐病为害严重,可用 3%甲霜噁霉灵水剂 500 倍液~700 倍液灌根。 7.5.2 虫害防治 在播种前,可用25%噻虫·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6%拌种。防治藜麦苗期主要 地下病虫害;蚜虫发生时,可用40%吡虫啉水溶剂1 500倍液~2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1 500倍液茎叶喷雾;在蛀茎害虫筒喙象发生时,可用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 或14%氯虫·高氟氯微囊悬浮剂3 000倍液~5 000倍茎叶喷雾。 8 收获 藜麦贮藏应符合 GB/T 7415 的规定。当植株叶片变黄变红,叶片大多脱落,茎秆开始变干,种子进 入蜡熟期时即可收获。可人工收割或采用联合收割机机械收获,为保证藜麦品质,收获前必须将病穗、 杂株去掉,收割后及时拉运摊晒,防霉烂、防变质。 4 DB6540/T 005—2022 附 录 A (资料性) 农田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表A.1给出了农田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表A.1 农田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有机质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g/kg mg/kg mg/kg mg/kg 高肥力 >20 >75 >20 >200 中肥力 15~20 45~75 10~20 120~200 低肥力 <15 <45 <10 <120 肥力级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6540-T 005-2022 藜麦栽培技术规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540-T 005-2022 藜麦栽培技术规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第 1 页 DB6540-T 005-2022 藜麦栽培技术规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第 2 页 DB6540-T 005-2022 藜麦栽培技术规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5:08: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