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01 CCS B 05 扬 3210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10/T 1109—2022 稻鳖虾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integrated cultivation of rice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and crayfish 2022 - 02 - 28 发布 2022 - 02 - 28 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DB 3210/T 1109 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扬州市广陵区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市广陵区农作物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 市畜牧兽医和水产技术指导站、扬州慧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长生、寇祥明、朱锦磊、王志颖、田洁、曹璇、杨显祥、韩光明、颜慧、韩 龙。 I — DB 3210/T 1109 2022 稻鳖虾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鳖虾综合种养环境与设施、克氏原螯虾养殖、水稻种植、中华鳖养殖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稻鳖虾综合种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GB/T 26876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GB/T 32140 中华鳖配合饲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SC/T 1107 中华鳖亲鳖和种苗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和SC/T 113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环境与设施 4.1 环境条件 4.1.1 稻田环境 应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无污染、土质为粘性壤土的稻田,田面平整,灌排方便,不渗漏,符 合GB 15618和NY/T 5361的规定。 4.1.2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 5051和NY/T 5361的要求。 1 — DB 3210/T 1109 2022 4.2 基础设施建设 4.2.1 稻田面积 一般20亩~40亩为一单元,以方便管理为宜。 4.2.2 开环沟 环沟在稻田四周开挖,沟的占比面积符合SC/T 1135.1的要求,沿稻田四周距田埂内侧0.5 m~1 m 处开挖,虾沟宽3 m~4 m,深1.2 m~1.5 m,坡比1:1.2。 4.2.3 田埂 堤埂改造按照SC/T 1009的规定执行,利用挖沟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机耕道宽度3 m以上, 堤埂高度比田面高0.7 m以上。 4.2.4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设于稻田的对角处,进水口用60目~80目长型网袋过滤进水,排水口设在排水沟的最低 处,用PVC弯管控制水位。 4.2.5 食台设置 食台设置在环沟四周内侧,食台宽0.5 m~0.8 m,长度1.5 m~2.0 m,用木板或聚乙烯板搭建。 4.2.6 防逃防盗设施 沿稻田四周环沟外堤埂的内侧向外0.4 m~0.5 m,用高度为0.6 m厚塑料板作为防逃板埋入土中,接 头处不应留缝隙,四角建成大弧形。进、排水口用钢丝网扎牢防逃。外围防盗网用公路围栏制作,高1.8 m,底部埋入土中0.1 m~0.2 m,用公路护栏钢管固定。 5 克氏原螯虾养殖 5.1 稻田消毒与水草移栽 新改造稻田水稻收割后(11月初)可泼洒生石灰150 kg/亩消毒,对于有留田亲虾的稻田,每亩每 米水深采用茶粕20 ㎏杀灭野杂鱼类。7 d后稻田注0.2 m水层栽伊乐藻,行株距8 m×6 m,沟中种植茭白、 水花生等挺水和浮水植物,水草覆盖率以50%为宜;后期随水草的生长逐渐加高水位至0.4 m~0.7 m。栽 后7 d均匀泼洒一次EM菌或随进水口水流施入复合微生物肥(液态酶肥)20 ㎏/亩以调整水质并肥水。 5.2 解毒 在克氏原螯虾苗种投放前一周,用EM菌等专用解毒剂对稻田进行解毒,降解稻田中的农药、杀虫剂、 重金属残留及稻田消毒、秸秆腐烂等残留水体中的毒素,提高苗种成活率。 5.3 虾苗投放 翌年3月底至4月初投放规格为200尾/kg~300尾/kg的虾苗0.6万尾/亩~0.8万尾/亩。在放养前虾苗 通过试水确认安全后投放。放养时稻田泼洒抗激灵药物,减轻克氏原螯虾苗种应激反应,提高成活率。 2 — DB 3210/T 1109 2022 5.4 饵料投喂 每天投饲2次为宜,分别在早晨、傍晚投放。日投饵量为存塘虾重量的6%~8%,通常以投饲后2 h~ 3 h内基本吃完为宜。上午7时左右投放日投饵量的30%左右,下午6时左右投放日投饵量的70%左右。及 时关注克氏原螯虾摄食和天气情况,适当增减或暂停投饲。 5.5 水位调控 越冬前11月栽草后的水位控制在0.3 m~0.4 m;越冬期间(12月~翌年2月份),大田水位控制在50 ㎝~70 ㎝;3月份,大田水位控制在0.3 m左右;4月中旬以后,大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0.5 m~0.7 m。 5.6 虾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多采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减少渔药使用。在4月份,投喂时适 当添加加有壳聚糖、酵母多糖或中草药(三黄粉等),提高克氏原螯虾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应用聚维酮 碘等消毒剂全池泼洒,连用2次,中间间隔1 d~2 d。 5.7 成虾捕捞 宜在5月前后适时捕捞。 6 水稻种植 6.1 品种选择与播种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抗倒、茎秆粗壮的优质水稻品种,如南粳9108、南粳5055,种子质量应 符合GB 4404.1质量要求,5月下旬播种。 6.2 整地、栽插与施肥 克氏原螯虾捕捞结束后,及时退水整地。施足基肥,撒施符合NY/T 525规定的有机无机复混肥40 ㎏ /亩和复合微生物肥(液态酶肥)30 ㎏/亩,用机械旋耕埋草整地。水稻6月中旬机播,行株距为0.3 m ×0.14 m,每穴4苗~5苗,应符合NY/T 5117要求。 栽插活棵后追施分蘖肥、穗肥。分蘖肥撒施复合微生物肥(液态酶肥)30 ㎏/亩;穗肥在基部第一 节间伸长时撒施复合微生物肥(液态酶肥)30 ㎏/亩。施肥方法采用在水稻入水口处随水流入。 6.3 水浆管理 水稻移栽至活棵,保证田间湿润至薄水层。分蘖期水深保持0.15 m~0.2 m。够苗期,适当脱水4 d~ 5 d,反复两次,覆水保持水深0.2 m,成熟前15 d将沟内水降低至田面以下,距离田面0.2 m~0.3 m,不 影响机械收割。 6.4 病虫草害防治 水稻移栽7 d后结合施用分蘖肥,施用2%双唑草腈颗粒剂600 g/亩~700 g/亩;卷纵卷叶螟和螟虫防 治用32000 IU/g苏云金杆菌75 g/亩兑水30 ㎏喷雾;稻瘟病防治用4%春雷霉素水剂50 ml/亩兑水30 ㎏喷 雾,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治用24%井岗霉素A 20 ml/亩兑水30 ㎏喷雾。 3 — DB 3210/T 1109 2022 7 中华鳖养殖 7.1 放养时间、规格、密度 在水稻栽插后10 d,进行中华鳖苗种适温调节,选择符合SC/T 1107规定的个体重量400 g~500 g种 苗,在连续晴天投放80只/亩~100只/亩。 7.2 放养要求 放养前按照GB/T 26876的规定进行水体消毒和水质调控,一般放养前3 d连续对水体用聚维酮碘消 毒2次,放养前1 d用维C或EM菌改善水质。放养前先将幼鳖用聚维酮碘浓度30 ɡ/m 的溶液浸泡消毒15 min~20 min。 3 7.3 饵料投喂 投喂的商品饲料应符合GB/T 32140的规定,检验卫生品质后投放。饵料投放在定点食台,开始少投, 吸引幼鳖前来摄食。3 d后每天投喂1次~2次,1次投料选择在下午16时~17时,投饵量为中华鳖总重量 的3%~5%。 7.4 水质调控 水质符合NY 5051和NY/T 5361的要求。 7.5 巡查 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幼鳖活动、摄食及健康情况,检查水质和防逃设施完好情况等,发现病 鳖及时掩埋处理。 7.6 病害防控 搭配少量鲢鱼、螺蛳养殖,种植水草净化水质,使用EM菌等微生物进行生物防病为主;药物防治应 符合NY 5071的规定。 7.7 成鳖捕捞 捕捞时间11月下旬当水温下降到15 ℃以下时,排干沟中水,应及时捕捞销售。 8 生产记录 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季节茬口安排等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 载,生产档案保存两年以上。 4

pdf文档 DB3210-T 1109-2022 稻鳖虾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扬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0-T 1109-2022 稻鳖虾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1 页 DB3210-T 1109-2022 稻鳖虾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2 页 DB3210-T 1109-2022 稻鳖虾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04:1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