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汕 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05/T 244—2022 代替 DB 440500/T 244-2014 杂交水稻“振优 1993”晚造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2-03-08 发布 2022-03-08 实施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405/T 24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文件与DB 440500/T244—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已失效的“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新增“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新增“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新增“有效穗”、“千粒重”定义(见3); ——修改了“生育进程”的内容(见5); ——修改了“土壤”的内容 (见6.1); ——修改了“整地作畦”的内容(见6.3.1); ——修改了“秧苗管理”的内容(见6.3.3); ——修改了“用药”的内容(见6.4.4);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的内容(见6.4.5); 本文件由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建林、王新、廖学群、黄广平、张泽佳 本文件首次发布时间2015年1月,2021年9月第一次修订 I DB 4405/T 244—2022 杂交水稻“振优 1993”晚造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杂交水稻“振优1993”的定义和术语、产量指标、生育进程、栽培技术、收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杂交水稻“振优1993”在汕头市辖区晚造的栽培与生产管理,亦可供其它栽培条件相近 的地方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振优 1993 “振优1993”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水稻恢复系“汕恢1993”与不育系“振丰A”(广东省农科 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组配而成的晚籼型杂交稻组合。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粤审稻2010030)。 3.2 有效穗 每穗实粒数多于 5 粒者为有效穗。 3.3 结实率 饱满谷粒数与总颖花数的百分比。 3.4 千粒重 以克(g)为单位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 4 产量指标 4.1 产量 每667m2产量530kg~580kg。 4.2 产量构成 每667m2插植1.4×104~1.5×104科,有效穗16.0×104~18.0×104 穗,每穗总粒数150粒~165粒,结实率 82%~92%,千粒重24.0g~24.8g。 1 DB 4405/T 244—2022 5 生育进程 秧苗期18d~20d,播种至移栽。 返青期3d~5d,移栽至恢复正常生长。 分蘖期24d~27d,返青至拔节。 拔节孕穗期28d~31d,幼穗分化至始穗。 开花结实期38d~42d,始穗至谷粒成熟收获。 全生育期118d~123d。 6 栽培技术 6.1 土壤环境要求 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 6.2 用种 选用的“振优1993”种子必须符合GB4404.1的有关规定。 6.3 秧苗期管理 6.3.1 整地作畦 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杂草少、没有前茬落粒谷的田块作秧田,经深耕碎土后于播种前3d起畦, 畦宽160cm(包沟),畦高20cm,略呈龟背形。每667m2秧田用60%丁草胺乳油100ml兑水50kg喷雾除草, 保持湿润3d后播种。秧田四周用浸过杀鼠醚的毒饵毒杀老鼠。 6.3.2 播种 播种期安排在7月15日~20日,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每667m2本田用种量0.7kg ~0.8kg,秧田播种量每 667m2播9kg种子。每9kg种子用40%强氯精可湿性粉剂30g兑水15kg浸种10h,再用清水洗净并继续浸种 10h,捞干后催芽12h。播种前,每667m2施复合肥12.5kg作种肥,播种后压芽。 6.3.3 秧苗管理 秧苗2叶1心时,每667m2秧田施尿素5kg,5d后每667m2施尿素7.5kg,培育多蘖壮秧。移栽前4d,每 667m2施尿素5kg作“送嫁肥”。移栽前1d~2d喷“送嫁药”,每667m2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2%阿 维菌素乳油100ml、20%噻菌铜悬浮剂100ml兑水50kg喷施。 6.4 本田期管理 6.4.1 耕整稻田 水稻移栽前10d左右稻田灌水浸泡4~5d后采用旋耕或梨耕翻地后继续浸泡2~3d,移栽前2d耙田,让 泥浆沉实,移栽前田面保持浅水层。 6.4.2 移栽 秧龄18d ~20d,6叶1心时移栽。移栽前1d每667m2施尿素9 kg、12%过磷酸钙25 kg、氯化钾5kg作基 肥。插植规格:20.0cm×23.3cm,每667m2插1.4×104~1.5×104科,2粒谷秧,每667m2基本苗6.4×104~7.5×104 科,并做到浅插匀插,插后3d内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6.4.3 施肥 插后3d~5d每667m2施尿素8kg;插后10d~12d每667m2施尿素6kg、氯化钾7.5kg;插后30d~32d(幼 穗分化Ⅰ期~Ⅱ期)每667m2施尿素4kg、氯化钾7.5kg;插后42d~44d(幼穗分化Ⅳ期~Ⅴ期)每667m2施 尿素3kg。齐穗后根据禾色和天气情况,可酌施粒肥。 6.4.4 用水 6.4.4.1 水质要求 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6.4.4.2 水分管理 薄水插秧,浅水促蘖,插后18d~20d,每667m2总苗数达17×104 ~18×104时,排水晒田,晒田由轻而 重。第一次晒田,当田面出现小裂痕时立即灌一次“跑马水”,然后继续晒田,晒至田表面轻度发白时再 2 DB 4405/T 244—2022 灌水,以后浅湿交替。抽穗前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湿润灌溉,保持浅湿交替,防止过早断水, 收割前7d,排水并自然落干。 6.4.5 用药 按GB/T8321.9规定使用化学农药。 6.4.6 病虫害防治 6.4.6.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治同一种病 虫害的不同药剂要交替使用。 6.4.6.2 主要病害 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等。 6.4.6.3 病害防治 a) 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 当田间出现病斑时每667m2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ml兑水60kg喷施及 时防治; b) 稻瘟病 每667m2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20g或30%稻瘟灵·己唑醇乳油60ml~80ml兑水60kg喷 施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当田间出现病斑时喷药防治,破口期喷药防治穗瘟,间隔5d~7d天在齐穗期 再喷药一次; c) 纹枯病 在破口期和齐穗期每667m2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ml或30%爱苗乳油15ml兑水60kg喷施 防治。 6.4.6.4 主要虫害 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6.4.6.5 虫害防治 a) 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在二、三龄幼虫盛期每667m2用2%阿维菌素乳油100ml或20%氯虫 苯甲酰胺乳油10ml兑水60kg喷施防治; b)稻飞虱在二龄若虫盛期每667m2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45g或1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g兑水 60kg喷施防治,喷药时保持田中有浅水层。 6.4.7 草害防治 移栽后3d~5d,结合施肥每667m2用60%丁草胺乳油120ml拌尿素撒施,田间保持3cm左右水层5d~7d。 6.4.8 鼠害防治 晒田前、乳熟期田块四周用浸过杀鼠醚的毒饵毒杀老鼠。 6.4.9 螺害防治 插秧前或分蘖期为福寿螺害发生期,每667m2可用25%杀螺胺可湿性粉剂120g~160g或茶籽麸5kg ~10kg拌细土10kg~15kg均匀撒施,防治福寿螺。 7 收获 始穗后38d~42d,85%实粒黄熟时,选择晴好天气收割。 3

pdf文档 DB4405-T 244-2022 杂交水稻“振优1993”晚造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汕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05-T 244-2022 杂交水稻“振优1993”晚造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汕头市 第 1 页 DB4405-T 244-2022 杂交水稻“振优1993”晚造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汕头市 第 2 页 DB4405-T 244-2022 杂交水稻“振优1993”晚造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汕头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41:0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