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运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408/T 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22 - 03 - 30 发布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 1408/T 030—2022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播前准备 .......................................................................... 2 6 播种 .............................................................................. 3 7 田间管理 .......................................................................... 3 8 病虫草害防控 ...................................................................... 4 9 收获与贮藏 ........................................................................ 6 I DB 1408/T 03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运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运城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运城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娜、孙聪敏、徐隽铭、张成荣、石建军、祁祥、秦喜彤、郭欢、韩云生、张 文丽、 张广敏、张文娟、荀立波、薛苏霞、吕芬、张飞朋、任照国、刘青、严梅毓、王碧霞、吴治国、 李峰潮、高青莲、石鹏、 杨泽奇、杨小波、吕超朋、张勉、赵姣盼、郑谦、曹建明、王国华、柴建侠。 II DB 1408/T 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 草害防控、收获与贮藏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运城地区范围内强筋、中强筋冬小麦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17320 小麦品种品质分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1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强筋小麦 选用符合GB/T 17320小麦品质分类指标为强筋品种种植的小麦。 3.2 中强筋小麦 选用符合GB/T 17320小麦品质分类指标为中强筋品种种植的小麦。 4 产地环境 3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851规定的要求。同时应选择土壤耕层厚25cm以上、土壤容重1.1g/cm ~ 3 1.3g/cm ,土壤耕层(0cm~20cm)有机质含量10g/kg~12g/kg,全氮(N)含量≥0.9g/kg,有效磷(P) 含量≥10mg/kg,速效钾(K)含量≥100mg/kg中等肥力以上地块。 1 DB 1408/T 030—2022 5 播前准备 5.1 种子 5.1.1 品种选用 选用适宜运城市生态条件的抗逆、抗病、抗倒伏优质品种。品质性状应符合3.1和3.2的规定。种子质 量应符合GB 4404.1规定的要求。 5.1.2 种子处理 应选用包衣种子,种衣剂的选择应符合GB/T 15671的要求。未包衣种子应在播种前选用安全高效的 杀虫剂、杀菌剂进行拌种。杀虫剂和杀菌剂的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 5.2 秸秆还田 水浇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秸秆长度应小于5cm。旱地前茬小麦收获后 高茬覆盖还田。 5.3 播前造墒或浇蒙头水 2 水地播种时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时,应适时浇灌底墒水或播后浇蒙头水,每 666.7m 浇水 3 3 量 40m ~60m 。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5.4 整地 a) b) 秸秆还田的地块:播前应旋耕 2 遍,旋耕深度 12cm~15cm。连续旋耕播种 2 年~3 年的麦田深 耕或深松一次,深耕深度不小于 25cm,深松深度不小于 30cm; 一年一作旱地麦田:夏闲期在高茬免耕覆盖基础上,做好秋后耙耱等保墒工作,每 2 年~3 年 伏前深耕或深松一次,土壤扩蓄增容,纳雨蓄墒。 5.5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全蚀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等重发区,选择对靶标活性强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土壤处 理。土壤处理药剂应符合 NY/T 1276 的要求。 5.6 施用基肥 基施化肥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5.6.1 水浇地 5.6.1.1 高等肥力地块 2 整地前每 666.7m 施用腐熟有机肥 3000kg~4000kg 或商品有机肥 150kg~250kg、氮肥(N)8kg~ 10kg、磷肥(P2O5)7kg~9kg、钾肥(K2O)3kg~5kg。施肥深度 8cm~12cm。 5.6.1.2 中等肥力地块 2 整地前每 666.7m 施用腐熟有机肥 2000kg~3000kg 或商品有机肥 100kg~150kg、 氮肥(N)7kg~9kg、 磷肥(P2O5)6kg~8kg、钾肥(K2O)2kg~3kg。施肥深度 8cm~12cm。 5.6.2 旱地 2 DB 1408/T 030—2022 2 深耕整地时每666.7m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kg~3000kg或商品有机肥100kg~150kg。基肥在播前 2 一次性施入,每666.7m 施用氮肥(N)8kg~10kg、磷肥(P2O5)6kg~8kg。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60mg/kg 的地块施硫酸钾7kg~10kg。 6 播种 6.1 播期 运城水浇地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25日,旱地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5日~10月20日。具体 播期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品种特性和土壤墒情来决定。 6.2 播量 2 2 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水浇地每666.7m 播量7.5kg~10kg,旱地每666.7m 播量7kg~9kg。整地质量较 2 差或晚播的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适播期后每推迟1d,666.7m 应增加播量0.5kg,最大播量不宜超过 25kg。 6.3 播种方法 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播深3cm~5cm。可灵活选用等行距(15cm~20cm),或宽窄行(宽行20cm~25cm、 窄行10cm~12cm),或宽幅(行距25cm,播幅6cm~8cm)三种方式播种,播后镇压。 7 田间管理 7.1 冬前管理(出苗~越冬) 7.1.1 及时划锄 小麦播种后遇雨或浇蒙头水后发生板结,墒情适宜时耧划破土。 7.1.2 查苗补种 7.1.2.1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10cm 以上无苗为缺苗、16cm 以上无苗为断垄)的地块, 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至露白后及早补种。 7.1.2.2 如在分蘖期查苗补苗,可就地疏苗移栽补齐。 7.1.2.3 补种或补栽苗需酌情进行肥水偏管。 7.1.3 浇越冬水 7.1.3.1 越冬前水浇地麦田,0cm~10cm 表层土壤墒情不足(相对含水量低于 50%),可进行冬灌补水。 2 3 3 7.1.3.2 灌水时间应在 12 月下旬至 1 月上旬,灌溉量每 666.7m 以 30m ~40m 为宜。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7.1.3.3 灌水后应及时中耕保墒。 7.1.4 冬前防除杂草 于 11 月上中旬、小麦 3 叶期~4 叶期、日均温度 10℃以上时进行化学防除麦田杂草,防治方法见 8.3。除草剂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的要求。 3 DB 1408/T 030—2022 7.2 春季管理(返青~抽穗) 7.2.1 中耕除草 早春浅中耕松土、提温保墒、灭除麦田杂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应在早春返青期日均气 温10℃以上时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防治方法见8.3。 7.2.2 镇压控旺 对长势过旺的麦田宜采用镇压、深中耕断根或化控剂控制旺长。 7.2.3 肥水调控 2 拔节期,水浇地麦田可结合灌水追施氮肥,高肥力地块每666.7m 追施氮肥(N)7kg、中肥力地块每 2 3 3 666.7m 追施氮肥(N)6kg,浇水量以40m ~50m 为宜。但对于早春土壤偏旱且苗情长势偏弱的麦田,灌水 施肥可提前至起身期。 7.2.4 病虫害防控 重点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及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麦叶蜂、 粘虫,防治方法见8.1.1。用药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对病虫混合重发区应采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 使用。 7.2.5 预防晚霜冻害 7.2.5.1 小麦拔节后(4 月上中旬),根据天气预报,若出现日最低气温降至 0℃~2℃的寒流天气, 且日降温幅度较大时,应在晚霜来临前及时浇水或喷施抗冻制剂预防冻害发生。 2 7.2.5.2 发生冻害的麦田应及时追肥浇水,每 666.7m 宜追施尿素(缩二脲不高于 0.5%)5kg~10kg, 或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7.3 后期管理(抽穗~成熟) 7.3.1 肥
DB1408-T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运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48: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