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05
4113
南阳市 地方 标准
DB 4113/T 030—2023
香菇定向出菇技术规程
2023 - 05 - 06发布 2023 - 06 - 06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113/T 030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产地环境要求 ................................ ................................ ....... 1
5 栽培季节 ................................ ................................ ........... 1
6 菌种选择 ................................ ................................ ........... 1
7 生产技术 ................................ ................................ ........... 2
8 病虫害防治 ................................ ................................ ......... 3
9 采收 ................................ ................................ ............... 3
DB 4113/T 030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菌类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南阳市农业技
术推广站、西峡县农科所、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瑜、杨玉华、杜如学、张明辉、仵嵩、贾毛毛、李梦春、胡雪竹、张英君、
申坚定、武福华、张志峰、郑明燕、高小峰、郑青焕、李拴柱、时曼丽、源朝政、周晓静、王虹、李小
敏、周冉、孔令亚、方晓红、白明峰、吕彦飞、赵小强、马卓、张秋月。
DB 4113/T 030 —2023
1
香菇定向出菇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香菇定向出菇的栽培场地环境条件要求、栽培季节、菌种选择、菌袋制作、发菌期管
理、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香菇春栽越夏层架式冬季出菇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 19170 香菇菌种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DB41/T 462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DB41/T 463 食用菌菌袋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定向出菇
利用特定的香菇出菇袋使香菇在制定的部 位出菇的栽培模式 。
4 产地环境要求
按NY/T 391 规定执行。
5 栽培季节
2月至3月制作菌袋, 4月至5月转色, 6月至9月越夏, 10月至第二年 4月出菇。
6 菌种选择
DB 4113/T 030 —2023
2 菌种宜选用长菌龄低温型,如 9608、939等。按照 农业部第 62号令《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和NY/T
528进行生产。菌种质量符合 GB 19170 的要求。
7 生产技术
生产工艺流程
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转色→出菇管理→采收。
栽培配方
7.2.1 阔叶硬质木屑 78 %、麸皮20 %、糖1 %、石膏1 %。
7.2.2 含水量50 %~55 %。pH值6.5~7.5。
菌袋制作
7.3.1 培养料选择
按照NY 5099进行材料的选取。
7.3.2 拌料
将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搅拌均匀,加水量可根据原料的干湿,以手握紧成团,渗水不滴下,手
松料微散为宜。
7.3.3 装袋
7.3.3.1 菌袋规格为 17 cm×58 cm×0.007 cm或18 cm ×60 cm×0.007 cm,透明出菇带宽度 7 cm~
8 cm,其余为黑色不透明部分。 塑料袋质量应符合 GB 9687和DB41/T 463 的质量要求。
7.3.3.2 保证塑料袋完整无破损,装袋时培养料要松紧适度,菌袋湿重 2.9 kg~3.1 kg。
7.3.4 灭菌
装袋后尽快灭菌。常压灭菌, 4 h~6 h料袋中心温度应达到 100 ℃,保持 12 h~15 h,停火焖 5 h
左右。高压灭菌,袋中心温度应达到 118 ℃,保持 4 h~6 h,焖置3 h左右。
7.3.5 冷却
灭菌后的菌袋放入消毒后的接种室或大棚内冷却降温,袋温降到 28 ℃左右及时接种。
接种
7.4.1 消毒
接种箱 (帐) 或接种室应于接种前 2天按常规消毒进行消毒; 料袋、 菌种和接种工具装入接种箱 (室)
后,用气雾消毒盒(每立方米空间一包),点燃密闭熏蒸 30 min消毒。
7.4.2 接种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操作,接种部位为菌袋透明部位,接种 3~4穴,孔径 1.5 cm,深2 cm,
菌种一定要将接种孔塞满,并高出接种穴 2 mm~3 mm。然后套上外袋或分层摆放与地膜上。接种后要及
时通风。
DB 4113/T 030 —2023
3
发菌期管理
7.5.1 码堆
接种后的栽培袋按“井”字形横竖交叉,前期每行排四袋,可堆码 10层。菌丝需在暗处培养,发菌
前期控温至 25 ℃,使其菌丝早萌发,早定植。以后适温培养,料温控制在 22 ℃~24 ℃。
7.5.2 翻堆
每7d~10d翻一次堆,共翻堆 4~5次。里外侧面都要对调,使菌袋均衡发菌。当菌落直径达到 5 cm
时,认真检查,剔除杂菌污染的菌袋。
7.5.3 刺孔
菌丝满袋 7d~10d后刺孔。刺孔部位在透明出菇带上,数量 40个左右。
7.5.4 转色
保温保湿, 减少通风, 当菌袋表面形成大量绒毛状气生菌丝时及时通风, 给以 100 Lx以上的散射光,
控制温度 18 ℃~25 ℃,保持昼夜温差 10 ℃~12 ℃,空气相对湿度 70 %~80 %,促使菌丝转色。
越夏
采取双层遮阳网遮阴,加强通风管理为主,如遇高温可采取水帘、喷雾等方式降温,控制棚室内温
度在32 ℃以下。发现菌袋吐黄水较多时,应及时刺孔放出。并且在所有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棚内每
2m左右间隔悬挂 黄板诱杀害虫。
出菇期管理
7.7.1 出菇棚规格
出菇棚宽 4.5 m~5 m,中间一排高柱,柱高 2 m~2.5 m,两边两排立柱,高 1.5 m,柱与柱间隔 2
m,高低柱之间相距 2.2 m~2.5 m,棚上部覆盖一层塑料膜和遮阳网。
7.7.2 层架出菇
剥去菌袋透明部位,将菌袋顺码排放在 5~7层层架上,菌袋之间留 5 cm左右间距。
7.7.3 出菇环境调控
菌袋含水量不低于 50 %,出菇温度 10℃~25 ℃,相对湿度 70%左右,光照强度 200 Lx~5000 Lx,二
氧化碳浓度低于 0.08 %。
7.7.4 出菇数量控制
每个菌袋出菇数量控制在 10~15个。
8 病虫害防治
按DB41/T 462 执行。
9 采收
DB4113-T 030-2023 香菇定向出菇技术规程 南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5-19 13:50: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