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3.140.10
CCS G 33
团 体 标 准
T/CSTM 00852—2023
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通用技术评价
体系
General evaluation technology system of biodegradable agricultural mulching
films
2023-05-12发布 2023-08-12 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发布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52— 2023
I 前 言
本文件参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 标准化委员会化工材料标准化领域委员会( CSTM/FC05)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 标准化委员会化工材料领域生物基化工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STM/FC05/TC12)归口。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52— 2023
1 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通用技术评价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农作物使用的生物降解地面覆盖薄膜(以下简称:生物降解地膜)的术语和定义和评
价体系概述,规定了农业生产情况与评价小区设置、生物降解地膜选用的评价指标与试验方法、生物降
解地膜应用验证相关的农艺关键技术、地膜应用验证的评价指标与试验方法 和评价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明确无霜期、活动积温、紫外线强度、持续日数、覆膜期平均气温、温度日较差、年
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等气候条件前提下,不同生态区域、不同作物的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评
价与选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37 塑料薄膜与薄片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杯式增重与减重法
GB/T 1040.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 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604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 1533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GB/T 1642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氨弧灯
GB/T 16422. 3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 22047 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或测定
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GB/T 31816 水处理剂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凝胶色谱法
GB/T 35795 —2017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41010 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35795 —2017和GB/T 41010 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降解农用地膜 biodegradab le mulching films
以生物降解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不含聚乙烯等非生物降解材料成分的,用于农作物种植时土壤
表面覆盖的、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薄膜。
注1:生物降解地膜既具有减少水分蒸发,维持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减缓矿物元素浸滤等传统地膜功效,又
可避免残膜对土壤毛细结构的破坏,实现生物降解,且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害矿化物。
[来源:GB/T 35795 —2017,3.2,有修改]
3.2
覆膜期 mulching period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52— 2023
2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借助地膜对其进行保温、保墒、抑草等功能的必要时间。
3.3
诱导期 induction period
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作业开始,到出现小裂缝并影响保温、保墒作用时的总天数为有效使用寿命。
与覆膜初期相比,土壤裸露面积增加值不超过 15%。
3.4
破裂期 fracture period
生物降解地膜在肉眼清楚看到大裂缝的时间为破裂期,每平方米内直径大于 100mm的孔洞大于 20
个。
3.5
崩裂期 breakup period
生物降解地膜已经裂解成大碎块,没有完整的膜面,出现膜崩裂的时间为崩裂期。
3.6
破碎期 crushing period
地面无大块残膜存在,仍有小碎片(碎片长度或直径不大于500mm )建议的时间阶段为破碎期。
3.7
完全降解期 complete degradation period
生物降解地膜在地表和土壤中均基本消失的阶段为完全降解期 (以不影响下一茬作物生长为最终判
定标准)。
4 评价体系概述
生物降解地膜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地膜选用指标评价,地膜应用性能评价以及农机适用性评价,通
过以上几个部分的论证后形成评价报告, 以供不同生态区域、 不同作物所用生物降解地膜的评价与选用。
5 农业生产情况与评价小区设置
5.1 农业生产情况
包括作物区域、经纬度、海拔、 3年~5年的气候特征(降雨特征、紫外线强度、覆膜期平均气温、
温度日较差、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土壤类型、土壤 pH值、作物种类、种植模式、作
物施肥、灌溉信息、作物生育期、覆膜处理、农艺及田间管理措施、选用地膜信息(长度、宽度、厚度、
颜色、每亩用量)等,采集信息 要求见附录A 中表A.1和表 A.2。相关作物农膜的选择可 见附录 B相关内
容。
5.2 评价小区设置
进行农作物覆盖生物降解地膜评价,需设置的具有固定边界、面积,并按特定施肥、灌溉和耕作等
措施进行管理的种植小区,采集信息要求见附录 A中表A.3。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52— 2023
3 5.2.1 处理小区数量
不少于 5个。当评价地膜多于 1种时,试验小区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5.2.2 长度和宽度
每个处理小区长度不少于 20m,宽度根据作物种植模式(垄宽)确定,不低于 3条膜的膜幅。
5.2.3 处理重复次数
每个处理重复不少于 3次。
5.2.4 保护行设置
评价小区四周要求设置保护行,保护行设置不少于两行。
5.2.5 田间管理措施
评价小区的田间管理措施要符合当地作物种植常规技术标准,包括所有整地、施肥、除草、灌溉 等
田间管理措施,如常规农田管理使用滴灌措施,则评价小区也应采用滴灌方式。
6 生物降解地膜选用的评价指标与试验方法
6.1 规格
6.1.1 厚度及偏差
不同气候条件区、不同作物对地膜覆盖的要求不同,按地膜厚度将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分为Ⅰ、Ⅱ、
Ⅲ、Ⅳ类,厚度及偏差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照 GB/T 35795 —2017中6.3的规定执行。
表1 厚度及偏差
类别 公称厚度 d0
mm 极限偏差a
mm 平均偏差
%
I d0<0.008 ± 0.003
+12.5
-12.5 Ⅱ 0.008≤d0<0.010 ± 0.003
Ⅲ 0.010≤d0<0.015 ± 0.003
Ⅳ d0≥0.015 +0.003
-0.002
a允许有20%的测量点超过 公称厚度的极限偏差 ±0.001mm 。
6.1.2 宽度极限偏差
宽度极限偏差与试验方法按照 GB/T 35795 —2017的规定执行。
6.1.3 每卷净质量极限偏差
每卷净质量极限偏差与试验方法按照 GB/T 35795—2017的规定执行 。
6.2 外观
外观要求与试验方法按照 GB/T 35795 —2017的规定执行。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852— 2023
4 6.3 力学性能
生物降解地膜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 的规定。试验方法按照 GB/T 1040.3 的规定执行。
表2 力学性能
项目 I II III IV
拉伸负荷(纵横向) N ≥1.5 ≥2.0 ≥2.2 ≥2.5
断裂标称应变(纵向) % ≥150 ≥180 ≥200 ≥240
断裂标称应变(横向) % ≥250 ≥280 ≥300 ≥350
直角撕裂负荷(纵横向) N ≥0.5 ≥0.8 ≥1.0 ≥1.2
6.4 阻隔性
6.4.1 水蒸气透过量
水蒸气透过量应符合表 3要求,试验方法按照 GB/T 1037 的规定执行。
表3 水蒸气透过量
分类分级 水蒸气透过量 WVP
g/(m2.24h)
A WVP ≤200
B 200<WVP≤400
C 400<WVP≤600
D WVP>600
6.5 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含量应符合 GB/T 35795
T-CSTM 00852—2023 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通用技术评价体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5-19 13:50:0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