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05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6092019 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9-02-12发布 2019-05-12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64/T1609—2019 前言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灵武市佰川菌菇专业合作社、银川市银西 生态防护林管理处。 本标准起草人:王海霞、王春良、岳海英、冯学梅、安冬梅、张丽娟、沈甜、李阿波、黄岳、陈艳 玲、邓杰中、邓泽锋。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64/T1609—2019 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温室选择、栽培季节、平菇发酵 料栽培工艺流程、平菇菌种选择、栽培培养料、消毒、栽培培养料配方配制、栽培培养料发酵、发酵料 装袋接种、菌丝体培养阶段管理、子实体形成阶段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平菇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 等生产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温室平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5099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5358-2007食用菌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地方标准信息 3. 1 发酵料 利用经过堆积发酵处理的培养料。 4产地环境 5温室选择 选择适宜宁夏地区栽培食用菌的温室。可采用日光温室、智能温室等。 6栽培季节 1 DB64/T1609—2019 可周年生产,春季2月~4月,夏季5月~6月,秋季在9月~10月,冬季11月~翌年1月。 7平菇发酵料栽培工艺流程 平菇菌种选择一→备料一→栽培培养料配方配制→培养料预湿、拌料→建堆→发酵→装袋接种→菌丝体 阶段管理→子实体形成阶段管理→出菇管理→采收 8平菇菌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可选用农平4号、印第安纳、灰1等。 9栽培培养料 平菇培养料符合NY5099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要求新鲜、洁净、干燥(含水量低于10%)、 无虫、无霉、无霉、无异味。 9.1主料 平菇栽培主料为玉米芯、木屑、棉籽壳、禾谷类作物秸秆等含碳较高的营养物质。 9.2辅料 平菇栽培主料中需添加少量麦麸、油饼、玉米面等含氮量较高的营养物质作辅料。 9.3水 平菇拌料用水应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 10消毒 堆料场地打扫干净,并喷洒0.1%的克霉灵溶液进行消毒。装袋接种工具及盛放菌种的容器清洗干净, 使用前用75%酒精擦拭或用0.1%的克霉灵溶液消毒。 11 栽培培养料配方配制 11.1栽培培养料配方(按质量配比) 11.1.1配方一 量达65%左右。 11.1.2配方二 玉米芯84%,麦麸8%,玉米面3%,生石灰3%,复合肥1.6%(N:P:K=18:12:4),食盐0.3%,克霉霸 0.1%,含水量达65%左右。 11.1.3配方三 2 DB64/T1609—2019 葡萄枝屑40%,玉米芯40%,麦麸11%,胡麻饼3%,生石灰3%,过磷酸钙2%,尿素0.6%,食盐0.3%, 克霉霸0.1%,含水量达65%左右。 12栽培培养料发酵 12.1拌料场场地要求 地面为洁净的水泥地。 12.2预湿拌料 根据配方,准备好各种原辅材料。先将粉碎好的玉米芯或枝屑转入拌料场,堆成底宽1.5m、顶宽 1.2m、高1m、长度不限的料堆,然后将尿素、过磷酸钙或复合肥均匀撒在料堆上,最后将克霉霸、食 盐、生石灰溶于水槽中(料水比为1:1.6~1.7,使石灰充分溶解,灰渣滤去不用),将其均匀洒在建好 的料堆上,搅拌均匀,使所有原料预湿彻底,无干料存在,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65%左右,进行闷堆。 12.3建堆 闷堆24h后,将麸皮、胡麻饼或玉米面撒在料堆表面,再将打好眼的通气长管(通气长管长度应大 于料堆长度、直径为5cm,通气孔直径0.5cm,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5cm),顺堆长方向,埋入离地20 cm高处的中心位置,边翻堆边将打好眼的通气立管(通气立管长度应大于料堆顶部,长度为1.7m~1.9 m,直径为5cm,通气孔直径0.5cm,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5cm)以每50cm~80cm的间距竖直排放 根,立管底部同长管靠紧,立管上部管头露出料堆顶部,建好堆后,用尖头木棍(长2m,直径5cm~8cm) 在料堆侧坡每隔0.5m打一孔洞至底部,清理地面,整堆成形后随即盖好塑料薄膜, 12.4发酵 建堆后1d~2d料温可升至70℃进行内外翻堆,边翻堆边将通气长管和立管按照建堆的要求进行 排放。 翻堆时,分段进行,每段长约50cm至60cm,将高温区的熟料、热料与地角冷区的冷料交换位置, 同时将料堆顶部约5cm的表皮刮入到翻堆后的热料区,然后进行热料封边,翻堆结束后整堆,侧坡打 眼、清扫地面、覆膜。 一般24h~48h按以上方法翻堆一次,共翻2次~3次,用生石灰将pH调至7.5~8.5,发酵7d左右 即温度达到65℃~70℃之间保持96h~120h,营养料发酵至淡褐色,发酵即可结束。 13发酵料装袋接种 13.1菌袋规格 13.1.1规格一 初春、秋末、冬季选用折径(25~28)cm×长48cm×厚0.03m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 13.1.2规格二 春末、夏季、秋初选用折径(22~24)cm×长42cm×厚0.03m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 13.1.3菌袋处理 3

pdf文档 DB64-T 1609-2019 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1609-2019 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1609-2019 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1609-2019 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03 00:20:4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