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 B 52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1272016 刀鲸 Japanesegrenadieranchovy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7-04-01实施 2016-11-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SC/T112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天翔、曲宪成、宋娜、刘璐、钱晓明、刘大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 SC/T 1127—2016 刀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刀(Coilia nasusTemminck Schlegel,1946)的名称与分类、主要形态特征、生长与 繁殖特性、遗传学特性、检测方法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刀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4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18654.6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 18654.1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18654.1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 3名称与分类 3.1学名 刀(CoilianasusTemminckSchlegel,1946)。 3.2分类地位 脊椎动物门(Vertebrate),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鲱形目(Clupeiformes),科(Engraulidae), 行业校 属(Coilia)。 43 主要形态特征 4.1外形 体形长且侧扁,尾部延长,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头大,吻短而圆,口大而斜、下位。上颌骨较长,向 后延伸超过鳃盖膜,部分个体达胸鳍基部,下缘有锯状细齿,眼中等偏小,侧位;鼻孔一对,位于眼吻之 间。体侧两边被圆鳞,鳞小而薄,极易脱落,鳞纹排列整齐自圆心至鳞顶部有成束的辐射沟。腹具棱 鳞,十分锐利,排列在腹中线上,起于喉下,止于泄殖腔前方,无侧线。背鳍短,位于身体前部,距尾较远。 腹鳍较小,位于胸鳍和泄殖腔之间;胸鳍上部有丝状游离鳍条6根,如麦芒状,一般可达臀鳍;背鳍、臀鳍 各1个,臀鳍长至尾尖与尾鳍相连,尾鳍小而成尖刀形,上叶长,下叶短,属次生性歪尾型。头及背部浅 蓝色。体侧微黄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基部均呈米黄色,尾鳍边缘黑色。 刀外部形态见图1。 图1刀外部形态 SC/T1127—2016 4. 2 可数性状 4.2.1背鳍鳍式:D.—13~14;臀鳍鳍式:A.98~109。 4.2.2纵列鳞数:70~82。 4.2.3 鳃粑数:17~19+23~25。 4.2.4棱鳞数:18~22+21~24。 4.3 可量性状 见表1。 体长/头长 头长/上颌长 体长/胸鳍长 头长/眼径 体长/体高 头长/吻长 6. 44±1. 11 6.85± PUB 12±0.56 5.98±0.74 833 体长/腹鳍起点车 体长 腹鳍基长 头长/眼间距 头长/眼后头长 臀鳍起点长 1.56±0.14 5.53± TAND 00± 3.01±0.31 5 生长与繁殖 5.1 体长与体重关 不同年龄刀 重实测值见表2 表2不同年龄刀的体长体 本重实测值 年龄 体长.mm 本重,g 5~35 234 140~362 ~135 2 3~225 3 400 50~235 4 80~145 5 502 5.2繁殖 5.2.1性成熟年 品 般为2龄 5.2.2繁殖期 繁殖期在4月~11月,盛期在5 24℃~ 5.2.3怀卵量 服务平台 绝对怀卵量0.13万粒~7.75万粒,相对怀卵量每克体重114 5.2.4卵的性质 浮性卵。 6遗传学特性 6.1细胞遗传学 6.1.1染色体数目 体细胞染色体数:2n(雌鱼)=47,2n(雄鱼)=48。 6.1.2染色体核型 核型公式:2m(雌鱼)=47t(SAT),2m(雄鱼)=48t(SAT)。染色体核型见图2。 2 SC/T1127—2016 40 nn on an 00 M 00 On 00 5μm m 5μm a)雌鱼 b)雄鱼 图2刀染色体核型 6.2生化遗传学 肝脏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见图3,表现为5条带。 LDH-I' LDH-2' LDH-3' LDH-4' LDH-5' 图3肝脏LDH同工酶电泳图谱 6.3分子遗传学 线粒体COI片段的碱基序列(实验方法见附录A)。 GCCTGAGCAGGAATAGTAGG AACAGCATTA AGCCTCTTAA TTCGAGCAGA 50 ACTCAGCCAA CCGGGGGCCC TCTTAGGAGA CGACCAGATC TACAACGTCA 100 TTGTTACTGC CCACGCATTC GTAATAATTT TCTTTATAGT TATACCGGTC 150 ATAATCGGAG GTTTCGGAAA TTGACTAGTT CCTCTAATAC TTGGAGCACC 200 CGACATGGCA TTCCCCCGAA TAAACAATAT AAGCTTTTGA CTCCTGCCCC 250 CCTCATTTCT TCTTCTTTTA GCCTCATCTG GGGTAGAAGC AGGAGCAGGA 300 ACAGGATGAA CAGTCTACCC GCCCTTGGCA GGAAACCTAG CTCACGCGGG 350 GGCTTCGGTA GACCTAACAA TCTTTTCACTTCACCTGGCC GGAATCTCAT 400 CCATCCTAGG GGCTATCAAC TTTATCACAA CAATCATTAA CATAAAACCG 450 CCTGCAATTT CACAATACCA AACACCCTTA TTTGTCTGAGCCGTATTAAT 500 TACAGCAGTA CTTTTACTTC TATCCCTCCC AGTTTTAGCT GCCGGAATCA 550 CAATGCTCCT TACAGACCGA AACCTAAACA CTACTTTTTT CGACCCTGCA 600 GGAGGAGGTG ACCCCATTCT CTATCAACAC TTA 633 7检测方法 7.1抽样 按GB/T18654.2的规定执行。 3 SC/T 1127—2016 7.2性状测定 按GB/T18654.3的规定执行。 7.3年龄鉴定 按GB/T18654.4的规定执行。 7.4怀卵量的测定 按GB/T18654.6的规定执行。 7.5染色体和核型检测 按GB/T18654.12的规定执行。 7.6同工酶电泳分析 按GB/T18654.13的规定执行。 8判定规则 格样品。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SC/T1127—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线粒体COI序列分析方法 取肌肉组织剪碎并用10%蛋白酶K消化后,按照标准的酚一氯仿抽提法或者使用试剂盒进行总 DNA的提取。扩增引物序列为COI-F(5'-GGTCAACAAATCATAAAGATATTGG-3')和COI-R (5-TAAACTTCAGGGTGACCAAAAAATCA-3)。反应体系为50μL,每反应体系包括1.25U的 TaqDNA聚合酶;各种反应组分的终浓度为200nmol/L的正反向引物;200μmol/L的每种dNTP,10 XPCR缓冲液[200mmol/LTris-HCl,pH8.4;200mmol/LKCl;100mmol/L(NH,)2SO4;15mmol/ 测是否存在污染。PCR参数包括94℃预变性4min,94℃变性40s,52℃退火30s,72℃延伸1min,循环 35次,然后72℃后延伸7min。所有PCR均在热循环仪上完成。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经测序仪直接测 序。为了保证序列的准确性,对所有样品均进行双向测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5
SC-T 1127-2016 刀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