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2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134—2016 广东鲂 亲鱼和苗种 Guangdong black bream-Broodstock,fry and fingerling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2-23 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SC/T1134—2016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德博、洪孝友、郑光明、朱新平、刘毅辉、陈昆慈、赵建、刘书贵、马丽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1134—2016 广东鲂亲鱼和苗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miHerreetMyers,1931)亲鱼和苗种的来源、质量要 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苗种计数方法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鲂亲鱼和苗种的质量检验和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4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1075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1118 8广东鲂 SC/T2039 海水鱼类鱼卵、苗种计数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3亲鱼 3.1来源 3.1.1采自自然水域的亲鱼或苗种经人工培育而成。 3.1.2由省级及省级以上广东鲂原(良)种场培育的亲本。 3.2质量要求 3.2.1种质要求 应符合SC/T1118的规定。 3.2.2年龄 允许用于人工繁殖的最小年龄,雌鱼、雄鱼均为3龄;允许用于人工繁殖的最大年龄,雌鱼、雄鱼均 为6龄。 3.2.3外观 体形、体色正常,体表光滑,体质健壮,肥满度较好,无疾病、伤残和畸形。 3.2.4体长和体重 适用于繁殖的雌鱼体长为28.0cm以上,体重为460g以上;雄鱼体长为25.0cm以上,体重为 300g以上。 3.2.5繁殖期特征 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雄鱼体形瘦长,鳃盖、胸鳍上有“追星”,轻压腹部有乳白 色精液流出。 4苗种 4.1来源 1I SC/T1134—2016 4.1.1鱼苗 由符合第3章规定的亲鱼繁殖的鱼苗。 4.1.2鱼种 由符合4.1.1规定的鱼苗培育的鱼种。 4.2鱼苗质量 4.2.1外观 95%的鱼苗卵黄囊消失、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鱼体呈灰黑色,鲜亮,有光泽,集群游动,规格 整齐。 4.2.2可数指标 畸形率小于2%,伤残率小于2% 4.2.3鱼苗规格 95%个体全长达到 7CT 4.3鱼种质量 4.3.1外观 体形、体色正 4.3.2可数指标 畸形率小于 于1% 4.4全长和体重 2.50cm~ 格(全长)的苗种体重及每 9.9 1的规先 1 东鲂苗种的规格 全长 本重 千克尾数 cm 2.50~2.99 386~480 3.00~3.49 309~398 3.50~3.99 00 248~300 4.00~4.49 156~200 4.50~4.99 132~159 5.00~5.49 72大0 94~134 5.50~5.99 88~126 6.00~6.49 1.8 4.5病害 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规定的鱼类常见疾病 服务平台 4.6禁用药物 不得检出。 5检验方法 5.1亲鱼检验 5.1.1来源查证 查阅亲鱼培育档案和繁殖生产记录。 5.1.2种质 按SC/T1118的规定执行。 5.1.3年龄 2 SC/T1134—2016 依据鳞片上的年轮数鉴定,按GB/T18654.4的规定执行。 5.1.4外观 肉眼观察体形、体色、性别特征和健康状况 5.1.5全长和体重 按GB/T18654.3的规定执行。 5.1.6繁殖期特征 肉眼观察体形,用手轻摸或轻压鱼体的腹部,检查性腺发育状况。 5.1.7病害 按鱼病常规诊断的方法检验,参见附录A 5.1.8禁用药物 不得检出。 5.2苗种检验 5.2.1外观 把样品放 人便 器川 肉眼观察 5.2.2全长和体 重人 186693 按GB 的规定执 5.2.3畸形率 和伤残 肉眼观察 5.2. 4 病害 按鱼病 规诊 方法检验,参见附 5.2.5 禁用 药物 不得检 CULI 6检验规则 6.1亲鱼检 6.1.1检验 6.1.1.1出场 亲鱼销售交货或 行检验 项目包括外观、病害、年 本长和体重,繁殖期还包括 触摸检验。 6.1.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3章规定的全部项目,在非繁殖期可 亲鱼的繁殖期特征。有下列情况之 服务平台 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更换亲鱼或亲鱼数量变动较大时; b) 养殖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到亲鱼质量时; 正常生产满两年时; c) d) 出场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时。 e) 6.1.2 组批规则 个销售批或同一催产批作为一个检验批。 6.1.3抽样方法 出场检验的样品数为一个检验批,应全数进行检验;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法按GB/T18654.2的规定 3 SC/T 1134—2016 执行。 6.1.4判定规则 经检验,有不合格项的个体判为不合格亲鱼。 6.2苗种检验规则 6.2.1检验分类 6.2.1.1出场检验 苗种在销售交货或出场时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为外观、可数指标和可量指标。 6.2.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4章规定的全部内容。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建养殖场培育的苗种; b) 养殖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到苗种质量时; c) 正常生产满一年时; (P 出场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时。 6.2.2组批规则 以同一培育池苗种作为一个检验批。 6.2.3抽样方法 每批苗种随机取样应在100尾以上,观察外观、伤残率、畸形率。苗种可量指标、可数指标每批取样 应在50尾以上,重复2次,取平均值。 6.2.4判定规则 经检验,如病害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苗种为不合格,不得复检。其他项不合格,应对原检验批取样 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7苗种计数方法 按照SC/T2039的规定执行 8运输要求 8.1亲鱼 随捕随运,活水车或塑料袋充氧运输。运输前应停止喂食1d以上,装鱼、运输途中换水和放养的 水温温差应小于2℃。运输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要求 8.2苗种 慈服务平台 运输方法按SC/T1075的规定执行,苗种运输前应停止喂食1d 4 SC/T1134—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广东鲂常见病害及诊断方法 广东鲂常见病害及诊断方法见表A.1。 表A.1广东鲂常见病害及诊断方法 病名 病原体 症状 流行季节 诊断 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 水温20℃~28℃。主要危 显微镜检查体表、 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鳃部常呈 害鱼苗、鱼种阶段 鳃丝黏液,可见车轮 车轮虫病 车轮虫 现暗红色和分泌大量黏液,鳃丝边缘 虫 发白腐烂 病鱼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 水温为15℃~25℃。多在 显微镜检查体表、 点状分布,病情严重时体表似覆盖 初冬、春末发生。主要危害鱼 鳃丝黏液,严重时肉 小瓜虫病 多子小瓜虫 层白色薄膜,鱼体游动迟钝,食欲不 苗、鱼种阶段 眼可见白色小点 振,体质消瘦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 主要流行于冬、春季 根据症状可做出 物。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 初步的诊断 水霉病 水霉或绵霉 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 裸露。病鱼食欲不振,虚弱无力,漂浮 水面而终至死亡 病鱼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鳃丝黏 一般在水温20℃以上开始 根据症状可做出 柱状纤维 烂鳃病 液增多,肿胀,末端腐烂,缺损,鳍的边 流行,春末至夏秋为流行期 初步的诊断 黏细菌 缘色泽变淡,甚至软骨外露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5
SC-T 1134-2016 广东鲂 亲鱼和苗种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