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65.150 CCSB51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2111—2021 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海带、牡蛎、海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 in shallow sea-Kelp,oyster,sea cucumb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1-11-09发布 202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SC/T 2111—2021 信 公共服务 食典通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荣成褚岛水产有限公司、威海长青海洋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增杰、房景辉、方建光、王军威、李长青、张岩、毛玉泽、杜美荣、高亚平、凡、白 昌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 2111—2021 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海带、牡蛎、海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带、牡蛎、海参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苗种、日常管理和收 获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黄潮海的海带、牡蛎、海参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海带、扇贝、海参浅海多营养层次 综合养殖可参照执行。 RD 的规荧生引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义中 面构成 文作必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 ■期的开用 文件·其最新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质标液 GB11607 渔业水 GB/T 15807 20 和苗种 GB/T32756 公 SC/T 0004 20 养殖质量女全管理规范 SC/T 2027 苗种 3 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 下列术语和定 3. 1 多营养层次综合 养殖 integrated multi-trophicaquaculiure CIMT 在同一养殖空 戈区域同时养殖 种及以上不同营 物的终 注:在由不同营养 物组成的 饵、类 性养殖单元 养盐等有机或无 亲殖单元 如滤 物或营养物质 系统内多余的营养 机物质成为其他 源 物质转化到养殖生 内,达车 力的同时,提高养殖 品种经济与环境生态 改益,促 产业的可持约 鱼类网箱养殖 生源膜 大型海藻 生源要素 养殖 浮游植物 溶解氧 交换 有机颗 滤食性贝类养殖 有机碎屑 香 生物沉积 沉积食性生物(海参、沙蚕等) 图1 海水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MTA)概念示意图 1 SC/T 2111—2021 3. 2 生态体ecologicalanchor 可以为海参等海珍品提供栖息场所并具有固定养殖筏架功能的钢筋混凝土或石质体 4海带、牡蛎、海参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原理 在海带、牡蛎、海参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生态系统中,牡蛎通过滤水和生物沉积作用降低水体中颗粒 物含量,增加水体透明度,有利于海带和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海带和浮游植物利用牡蛎和海参代谢过 程中释放的游离二氧化碳和氨氮作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溶解氧反馈给牡蛎和海参;海参利用海带碎 屑及牡蛎产生的生物沉积物作为食物来源。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海带、牡蛎、海参综合养殖系统通 过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来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性。这种养殖模式既可以提高水体空间 利用率和养殖设施利用率,又可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中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氮的平衡和稳定,降低养殖环 境的有机负荷,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规模化养殖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图2)。 浮游植物 海带 牡蛎 交换 有机 碎屑 生物沉积 海参 图2海带、牡蛎、海参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原理示意图 5环境条件 选择海水盐度稳定、海流通畅、周围无污水排放源、无大量淡水注人、冬季表层海水不结冰的海域。海 水的流速50cm/s~70cm/s,风浪较小。水深5m~30m,海水的透明度为1m~3m,水质符合GB 11607的要求。海参底播区域为岩礁或泥沙底质。 6养殖设施 6.1筏架的建造 采用筏式养殖方式,筏架建设根据生产季节,提前1个月~2个月准备、建造,每个筱架的有效长度为 60m~100m,筱架间距6m。筱架采用生态砭体固定,生态碗体至少需提前3个月建造,避开冬季,防止 结冰降低混凝土强度,重量3t左右,根据养殖条件以稳固袋架为宜。宜使用PE材质浮漂,使用寿命宜在 10年以上。 6.2养殖区的设置 每个养殖单元由30台~40台筏架组成,单元间距15m~20m。筏架设置方向一般为与水流方向呈 0~45°夹角。 7苗种 7.1来源与质量 苗种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海带苗种体长应大于15cm,苗种质量应符合GB/T15807—2008中4.2的要求; b) 选择适宜于该海区养殖的牡蛎品种,单体牡蛎苗种壳高在2cm以上,长牡蛎苗种质量应符合 SC/T2027的要求; 2 SC/T 2111—2021 c)海参苗种规格不小于200头/kg,刺参苗种质量应符合GB/T32756的要求。 7.2运输 不同种类的苗种运输要求分别如下: a)海带苗运输时应避免干露和强光刺激,放苗季节可常温运输,途中随时泼洒海水,保持幼苗湿润, 防止雨淋; b)牡蛎苗种运输按照SC/T2027的要求进行; 海参苗运输按照GB/T32756的要求进行。 7.3放养 7.3.1放养时间 不同种类的适宜放养时间分别如下: b)牡蛎在水温10℃时放苗,宜在4月~6月进行; c)海参苗种宜在海水水温8℃~18℃时放苗,宜在3月~5月或10月~11月进行。 7.3.2养殖方式 7.3.2.1放养条件 应选择风浪小、日照弱的天气放苗,整个过程中要避免日光直晒,保持苗种湿润,尽量减少操作时间。 7.3.2.2海带 使用海带苗绳夹苗养殖,具体要求如下: a)海带苗绳直径约2cm,长2m~2.5m,每根苗绳夹苗30棵~35棵,海带苗绳间隔1.1m~1.2m; b)每100m筱架苗绳数量83绳~91绳,5.0×10棵/hm²~5.3×104棵/hm; c)海带苗应提前在室内夹在聚乙烯苗绳上,夹苗前应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夹苗时幼苗的基部应夹 于苗绳的圆心深处,整齐地夹在苗绳的同侧;苗种应当天采、当天夹、当天挂,减少海带苗露空时 间;初挂水层为80cm~120cm,透明度1m~3m;挂苗时应轻拿轻放,以防伤苗、脱苗。 7.3.2.3牡蛎 根据牡蛎苗种类型,放养方式如下: a)单体牡蛎使用网笼进行养殖,网笼直径28cm~32cm,网笼一般8层~15层,以10层为宜,每间 大小,以苗种不漏出为宜,1.4×105个/hm~1.6×105个/hm²牡蛎苗; b)以吊绳养殖方式与海带间养每2条海带苗绳间吊挂1绳牡蛎,每绳牡蛎苗种数量在200个 左右; c)将规格相近的苗放在相同的养殖宠中,每层放苗密度一致;吊养深度1.0m~2.5m,苗绳最上端 牡蛎苗比海带苗绳吊挂深度深0.5m左右。 7.3.2.4海参 海参苗种的放养方式如下: a)在生态碗体区域放养,放养密度宜为3.0×10头/hm40×10头/hm。 b) 海参苗种运到后,将盛装容器连同苗种放在目标海区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内外温度一致; 海参苗种由潜水员均匀投放在生态砭体周围;在低潮的平潮期进行。 8日常管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定期清理污损生物,维护生产设施,增加浮漂,防止筏架下沉; b) 单体牡蛎长到6cm以上时,宜分苗,并使用相应规格的网笼进行养殖,当再生长至铺满网笼时 应及时分笼; c)定期监测水温、盐度、透明度、叶绿素a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 3 SC/T 2111—2021 养殖区域编号、记录,做到产品可追溯,记录文件内容按照SC/T0004一2006中附录A的要求 执行。 9收获 9.1海带收获 当水温大于15℃时,可进行海带收获,时间一般在翌年4月~7月。 9.2牡蛎收获 吊绳牡蛎养殖时间为14个月~18个月,收获时间一般在翌年秋冬季;单体牡蛎养殖时间一般为 2年~3年,根据市场需求和牡蛎肥满度确定收获时间。收获后宜及时补充苗种。 9.3海参收获 水温在10℃~20℃,海 息服务平台 SC/T 2111-2021 全国农业金品标准 公共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产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信 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海带、牡蛎、海参 SC/T2111—2021 食典通 *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邮政编码:100125 网址:www.ccap.com.cn) 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mmX1230mm1/16 印张0.75字数15千字 2022年2月第1版 2022年2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6109·8823 定价:24.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SC/T2111-2021 举报电话:(010)59194261

pdf文档 SC-T 2111-2021 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海带、牡蛎、海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2111-2021 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海带、牡蛎、海参 第 1 页 SC-T 2111-2021 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海带、牡蛎、海参 第 2 页 SC-T 2111-2021 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海带、牡蛎、海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