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150 B51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2089—2018 大黄鱼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rtificial breeding for large yellow croak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8-12-19发布 2019-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SC/T208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宁德市渔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招坤、刘家富、韩承义、叶启旺、陈庆凯、王承健、韩坤煌、张艺、张建文、柯巧 珍、林丽梅、翁华松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SC/T 2089—2018 大黄鱼繁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Richardson)1846]]繁育的环境与设施、人工繁殖、仔稚 鱼培育、鱼苗出池、鱼苗中间培育和病害防控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黄鱼春季人工繁育,以及海土网箱鱼苗中间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RD 下列文件对于本 反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件 GB/T32755 黄鱼 NY 5071 售食品 绝用药物便用准则 NY5072 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362 公害食品 无 海水养殖中地环境条件 JRAL 3环境与设施 3.1环境条件 讯便利 ,产地环境和水源条件应衍合 场址交通 打和淡水俱应充 规定。 3.2设施设备 CI 3.2.1育苗室 具保温、通 调光性 七泡育 风 能,朝向宜坐北朝南 等,池子可统 筹兼用。池子长 圆角 :面积30m 100m m;池壁光滑,池 底向排水口倾斜 3.2.2饵料培养设旗 包括用于单胞藻 央的培 上类的暂养等水泥池 或活动水槽。总水体占育苗室水体的30 其中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的 养池水体比例为1:2, 且相互隔离。 3.2.3配套设施 3.2.3.1供电系统应配置备用发电设施 务平台 3.2.3.3供气系统每分钟供气量为育苗水体的1%~2%。 3.2.3.4供热系统按每1000m²育苗水体约1t/h的蒸汽量配置。 3.2.3.5配置水质分析和生物检测实验室。 4人工繁殖 4.1亲鱼培育 4.1.1亲鱼 4.1.1.1来源 从大黄鱼原种场、良种场或人工养殖群体中筛选 1 SC/T2089—2018 4.1.1.2质量要求 种质应符合GB/T32755的规定。2龄鱼,雌鱼体重800g以上,雄鱼500g以上;3龄鱼,雌鱼体重 1000g以上,雄鱼600g以上。体形匀称,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无明显应激反应症状。 4.1.1.3性比 雌雄鱼比例2:1。 4.1.1.4数量 每生产10°尾全长25mm~35mm的鱼苗,约需1000g/尾左右的雌鱼30尾。 4.1.2运输 选择晴好天气时运输。运输前应停止投喂。运输时间2h~3h的停喂1d~2d,超过5h的停喂 3d。活水船运输,密度120kg/m²以下,时间可达48h以上;活水车或水桶、帆布箱充氧运输,密度30 kg/m²以下,时间不超过10h。 4.1.3室内强化培育 4.1.3.1环境条件 用水经24h以上暗沉淀及沙滤处理后,用250目以上网袋过滤。适宜水温21℃~22℃,盐度23~ 30,光照度500lx~10001x。每1.5m²~2.0m²池底布设散气石1个,连续充气,溶解氧≥5mg/L。保 持环境安静。 亲鱼运输到育苗室后,按2℃/d3℃/d的幅度升至适宜水温。 4.1.3.2放养密度 3. 0 kg/m3~5. 0 kg/m²。 4.1.3.3饲料投喂 饲料种类为杂鱼、沙蚕等鲜活饵料或大黄鱼亲鱼专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鲜饲料切成适口块状,洗 净、沥干后投喂,活饵料用淡水浸泡5min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规定。 每日早晨与傍晚各投饵1次。鲜活饵料日投饵率5%左右或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率1.5%左右。 4.1.3.4吸污与换水 每天傍晚投饵2h后吸污,换水50%左右,并冲水刺激。换水温度差<2℃,盐度差2。 4.2人工催产 4.2.1环境条件 适宜水温23℃~24℃,其他条件符合4.1.3.1给出的要求。 4.2.2成熟亲鱼选择 V 雌鱼上下腹部均较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腹部朝上时,中线凹陷,用手触摸有柔软与弹性感,吸出的 卵粒易分离、大小均匀。雄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精液流出,精液在水中呈线状且能很快散开。 4.2.3亲鱼麻醉 采用30mL/m~40mL/m²的丁香酚溶液麻醉,直至亲鱼侧卧水底。 4.2.4催产注射 催产剂可用LRH-As(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3号)激素。注射剂量雌鱼为0.5μg/kg~ 5.0μg/kg,雄鱼为雌鱼的1/2。采用胸腔注射法,可1次注射或2次注射。 4.3产卵和孵化 4.3.1环境条件 按4.2.1给出的要求执行。 4.3.2产卵 催产后亲鱼放入产卵池,经吸污、换水后待产。待产期间避免惊扰。在临近产卵时适量冲水。 SC/T 2089—2018 4.3.3受精卵收集 产卵结束5h内收集受精卵。停气5min~10min后用捞网捞取。捞网结构参见附录A。 4.3.4受精卵筛选 在底部呈漏斗状、0.5m3~3.0m的水槽中加人海水,保持充气状态。将收集的卵置于水槽中,停 气静置5min~10min后,用80目捞网捞取表层卵,用20自滤网滤除杂物,经冲洗后孵化或外运。沉于 底部的坏卵弃用。 4.3.5受精卵孵化 密度6.0X101ind/m3以下 微充气,避免环境突变与阳光直接照射。在仔鱼将孵出前,停气吸 污,并换水50%以上。 5仔稚鱼培育 5.1环境条件 适宜水温23℃ 随仔租 其他条件符合 4.1.3.1给出的要 5.2培育密度 初孵仔鱼 5.3饵料投喂 迎Br 无节幼体、桡 数颗粒配 足类(Copepod) 客种饵料的出 表大黄鱼仔稚鱼培育饵料投喂方法 饵料种类 寸间日龄 的小球藻液强化 d/m 投喂前需经浓度 褶皱臂尾轮虫 剩茶量 计数后补充投喂 培养6上以上 投佰前 nd/d 2h内摄食完 卤虫无节幼体 -20目筛网筛选适口 度 mL 桡足类 8~30 个体少量多次均匀泼酒 投饵前需对剩余量取 后补充投喂 30日龄之前搭配板类,每天 微颗粒 投喂2次; 0日龄后单独投喂, 用水喷洒变软后 爱慢投喂,亦可加人鱼用多维和鱼油 ≥15 配合饲料 每天4次。 每次投喂至鱼苗吃饱等 喂时减小充气量 散开为止 2种及以上饵料交替混合使用时,应按微颗粒配合饲料-桡足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的先后顺序投喂。 5.4.日常操作管理 5.4.1吸污 从5日龄开始,每天换水前吸污,并适时刮除池壁附着物。 5.4.2换水 10日龄前,日换水1次,日换水率30%~50%;10日龄后,日换水1次~2次,其中稚鱼前期的日换 水率50%~80%,稚鱼后期的日换水率100%以上。 5.4.3添加单胞藻 10日龄之前,每天按5×101cell/mL~10×10cell/mL的浓度添加小球藻。 3 SC/T2089—2018 5.4.4其他 监测水温、盐度、酸碱度、溶氧量、氨氮、亚硝酸氮等理化因子。观察仔稚鱼的摄食情况、数量变化及 发育情况。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鱼苗出池 6.1规格 全长≥25mm。 6.2准备 调节鱼苗培育池和中间培育海区海水的温盐差,温度差<2℃,盐度差<3。温度调幅<2℃/d,盐度 调幅<3/d。出池前12h停饵,并彻底吸污与换水。 6.3诱集起捕 遮暗育苗池3/4左右,使鱼苗趋光集群,可采用水桶带水或塑料软管虹吸等方法起捕搬运。 6.4运输 根据运输方式、时间和运苗量,选择以下运输方法: a)活水船运输:运输时间2h3h的,密度25×10尾/m;运输时间3h~10h的,密度25×10 尾/m²~10×104尾/m;运输时间10h以上的,密度10×10尾/m²以下。运输时间24h以 上的,中途可少量投喂。该方式适合大批量长途海上运输; b)开放式容器充气运输:运输水温20℃左右,密度10×104尾/m²以下。该方式适合6h以内的 陆上运输; c)薄膜袋充氧运输:运输水温15℃左右;每个40cm×70cm薄膜袋装海水10L;运输时间10h 以上的,每袋200尾~300尾,小于10h的密度可酌量增加。该方式适合小批量运输。 7鱼苗中间培育 7.1海域选择 选择可避大风浪,水深10.0m以上,潮流畅通,流速小于2.0m/s,流向平直、稳定的海区。海区水 质应符合NY5362的规定,海水盐度13~32,溶解氧≥5mg/L,水温稳定在13℃以上。 7.2网箱设置 7.2.1规格 网箱长(4.0m~8.0m)×宽4.0m×深(4.0m~6.0m),网衣规格见表2。 表2网箱网衣规格 鱼苗全长,mm 网衣网目长,mm 25~35 5 35~45 8 50~60 10 7.2.2渔排设置 每个渔排面积2000m²以下。渔排两端沿退涨潮方向设置,四周固定在海底或岸边,并设置挡流网 片,使网箱内流速控制在0.1m/s左右。渔排的结构与设置参见附录B。 7.3放养准备 7.3.1网箱张挂 在鱼苗放养前1d~2d张挂,张挂前检查无破损。每口网箱中心区域设置投饵框。投饵框的结构 与设置参见附录C。网衣网目设置应符合7.2.

pdf文档 SC-T 2089-2018 大黄鱼繁育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2089-2018 大黄鱼繁育技术规范 第 1 页 SC-T 2089-2018 大黄鱼繁育技术规范 第 2 页 SC-T 2089-2018 大黄鱼繁育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