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150 B 51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2088—2018 扇贝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of artificial breeding for scallop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8-05-07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SC/T208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威海圣航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市渔业 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岩、谷杰泉、刘心田、宋宗诚。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 2088—2018 扇贝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扇贝工厂化繁育的环境及设施、亲贝培育、采卵、受精、孵化、幼虫培育、保苗和中间培 育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栉孔扇贝[Chlamys(Azumabecten)farreri(Jo &Presten,1904)、华贵栉孔扇贝 [Chlamys(Mimachlamys)nobilis(Reeve,1852)],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Jay,1857)和海湾 扇贝[Argopectenirradans(Lamarck,1819)的 化素 P 2规范性引用文件 ARD 的 儿是 日期的引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量新 GB/T 18407.4 品安全质 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 农产 稀孔 GB/T21438 栉孔 扇奶 GB/T21442 GB/T21443 湾扇贝 SC/T2033 虾美 贝 亲贝和苗种 SC/T2038 海海 环境及设施 3. 1 场址选择 场址应符合GB/ 3.2设施设备 3.2.1供水系统 包括水泵、沉淀池、 排水管道系 3.2.2生物饵料培育室 包括保种室、一级培育室 级培 培养 饵料池总容量五 为育苗地 量的1/4~1/3。 3.2.3充气系统 包括充气泵(罗兹鼓风机等) 技风机每分钟充气量 为育苗水体的1%~ 5%。 3.2.4育苗室 应能保温、防风雨,可调光,内建有方形或长 形的水泥池, 池深0.8m~1.5m,池底有8%~10% 的坡度。 3.2.5升温系统 需要升温培育的种类还应配备升温送暖系统。 3.2.6其他设施 宜配备水质分析室、生物检查室等。 4亲贝培育 4. 1 亲贝来源和质量要求 1 SC/T2088—2018 华贵栉孔扇贝外形特征应符合相应的生物学分类特征,贝龄1龄以上,壳高60mm以上,体重45g 以上。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的外形特征应符合GB/T21442、GB/T21443和SC/T2033的 要求。亲贝来源和质量要求应符合GB/T—21438.SC/T—2038和SC/T—2033的要求。 4.2亲贝运输 亲贝的运输一般采用保温箱保湿低温干运,不同种类扇贝亲贝的运输温度和时间等见表1;短途运 输亦可采取装袋常温干运,长途运输宜采用水车充气运输。 表1不同扇贝亲贝的运输条件 种类 运输方法 温度 湿度 时间 栉孔扇贝 干运法 5℃~12℃ >90% <12h 海湾扇贝 干运法 5℃~12℃ ≥90% <12h 华贵栉孔扇贝 干运法 14℃~16℃ >90% <12h 虾夷扇贝 干运法 2℃~10℃ >90% ≤12h 4.3培育水温和培育密度 以亲贝促熟开始时海区自然水温为基数,每天升温1℃,逐步将水温提高到亲贝的产卵温度后恒温 培育,在升温过程中最好在中间停止升温稳定3d~4d,不同扇贝的培育温度和培育密度见表2。 表2不同种类扇贝亲贝的培育密度和培育方式 培育密度 种类 培育水温 培育方式 个/m 栉孔扇贝 16℃~18℃ 40~100 雌雄分别培育,网笼吊养或浮动网箱蓄养 虾夷扇贝 5℃~9℃ 15~20 雌雄分别培育,网笼吊养或浮动网箱蓄养 华贵栉孔扇贝 自然水温 20~50 雌雄分别培育,网笼吊养或浮动网箱蓄养 海湾扇贝 20℃~22℃ 80~120 网笼吊养或浮动网箱蓄养 4.4日常管理 4.4.1水质 每日换水100%,彻底清除池底污物,前期也可采用每天倒池的方法。培育期间溶氧量应保持在 4mg/L以上,连续微量充气,及时清理死贝,待产期间减少充气或停止充气。 4.4.2投喂 投喂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Bohlin)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tum) 为主,适量添加叉鞭金藻(Dicrateriaspp.)、等鞭金藻(Isochrysisspp.)、小球藻(Chlorellaspp.)、扁藻 (Platymonasspp.)等单细胞藻类,每日投喂量为(8×105cell/mL30×105cell/mL,随水温升高不断 增加,分8次12次投喂。在单细胞藻不足的情况下,可补充部分螺旋藻粉代替,投喂量为每次 1g/m~2g/m,应根据亲贝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 5采卵、受精与孵化 5.1采卵与受精 亲贝性腺成熟后可采用自然排放采卵,或采用阴干、流水、升温(2℃~5℃)刺激等方法诱导采卵。 产卵前停止倒池,采用流水法换水,当发现扇贝在原池自行排放时,移人预先准备的育苗池中。栉孔扇 贝和虾夷扇贝在产卵结束后加人适量精液受精,以镜检每个卵子周围有2个~5个精子为宜;海湾扇贝 在卵子密度达到50粒/mL~60粒/mL时应及时将亲贝移出,用纱布或筛制成的拖网或捞网将水表 5.2孵化 微泡充气自然孵化,孵化期间每隔30min40min用搅耙搅动池底一次。孵化期的水温,栉孔扇贝 2 SC/T2088—2018 18℃~22℃,海湾扇贝17℃~22℃,虾夷扇贝13℃~17℃,华贵栉孔扇贝22℃~27℃。 6幼虫培育 6.1选优 当幼体发育到D型幼体时进行选优。选优前停止充气,让幼虫自然上浮,采用250目(海湾扇贝)或 300目(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筛做成的网箱放在适当大小的水槽中,用虹吸的方法将上层 幼虫吸人网箱,虹吸过程中视幼虫密度及时将收集的幼虫移人加好水的育苗池。也可以停止充气待幼虫 自然上浮后用250目或300目筛绢做成的手推网或拖网,收集上浮的幼虫移人加好水的培育池中培育。 6.2培育条件 幼体培育条件见表3。 表3扇贝幼虫培育条件 培育密度 水温 光照 种类 盐度 个/mL ℃ Ix 孔扇贝 8~12 18~20 27~32 500~1000 海湾扇贝 10~15 21~25 25~32 500~1000 虾夷扇贝 6~8 14~16 30~35 500~1000 华贵栉孔扇贝 4~6 22~26 26~30 500~1000 6.3培育期管理 6.3.1水质管理 采用沙滤水,对重金属含量高的海水,可加入2g/m~3g/m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 培育期间每天换水2次~3次,前期每次30%,后期增加至40%。培育期间微量充气,保持溶解氧在 5mg/L以上。 6.3.2投喂 从D形幼虫期开始投喂金藻(Dicrateria spp.和Isochrysissp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Bohlin)、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tum)、扁藻(Platymonasspp.)等单胞藻,投喂量 前期每天1×10cell/mL~3×10cell/mL,后期增加至3×104cell/mL~5×104cell/mL,分3次~ 6次投喂,投喂量随种类和幼虫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应根据消化盲囊颜色和发育情况做适当调整。宜多 种饵料混合投喂。 6.3.3倒池 视水质情况适时倒池,通常3d~5d倒池一次。 6.4附苗 6.4.1附着基 附着基可选用直径8mm~10mm的棕绳编成的小帘或者18股或24股的聚乙烯网片。附着基使 用前先用0.5%的NaOH煮沸(棕绳)或浸泡24h(聚乙烯网片)再经过反复捶打、浸泡,使用前再清洗 至基本水清为止。 6.4.2附着基投放 当池内幼虫有30%~50%的幼虫出现眼点时,配合倒池投放底帘,第二天开始投放上帘,可分 2次~3次投放。投放数量根据幼虫密度而定,网片一般1.0kg/m~2.0kg/m,棕帘300m/m~ 500m/m,投帘后加大换水量和投饵量,附苗结束后改用流水方式换水或大换水。 6.5出池 扇贝稚贝壳长生长至300μm~500um时即可出池。稚贝出池前需逐步降低水温,直至接近保苗海 区水温。 3 SC/T2088—2018 6.6稚贝计数 按对角线平均定点取样,一般小型池(6m²~8m²)3点~5点,大型池(8m²以上)5点~10点,分上 中下取样。棕绳附着基分别剪取3cm的苗绳,网片分别剪取2个~3个节扣,所有样品放人烧杯中加人 海水和少量碘液或甲醛,用镊子充分摆动洗下稚贝,在解剖镜下计数,计算平均单位长度(棕帘)或平均 每扣(网片,不规则网衣可用单位重量)附着基的附苗量,根据附着基总长(棕帘)或总扣数(网片)换算出 附苗量。底帘的附苗量应按小型池3点~5点、大型池5个~10个取样点单独取样计数。 7保苗 7.1场地选择 场地选择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宜选择风平浪静、水流通畅、饵料生物丰富、无污水排人、 26℃,盐度25~33,透明度 水温13℃ 600mm~800mm。

pdf文档 SC-T 2088-2018 扇贝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2088-2018 扇贝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 第 1 页 SC-T 2088-2018 扇贝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 第 2 页 SC-T 2088-2018 扇贝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