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150 B 52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027—2016 代替SC1027—1998 尼罗罗非鱼 Nile tilapia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2-23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SC/T102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SC1027—1998《尼罗罗非鱼》,与SC1027—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可量性状比值增加了体长19.6cm~34.9cm,体重256.0g~1603.0g实测性状比例值; 不同年龄组鱼的体长和体重的实测值中,修订了1+龄的实测值,增加了2+龄的实测值,删除 了鱼体长、体重生长关系式与附录C; 怀卵量增加了1+龄实测值; 更换了染色体组型; 更换了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与扫描图; 检验方法按引用标准执行; 增加了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 强制性改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光明、洪孝友、赵建、陈昆慈、李凯彬、朱新平、马丽莎、尹怡。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C1027—1998。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1027—2016 尼罗罗非鱼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的名称与分类、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和繁殖 特性、细胞遗传学特性、生化遗传学特征、检测方法、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尼罗罗非鱼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 养殖色类种质检 GB/T18654 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长的测定 GB/T18654 殖鱼类种质检验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18654 GB/T1865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12 GB/T 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 865 3名称与分类 3.1学名 CEN 尼罗罗非鱼 Oreolh 2 3.2分类 eitcbh 硬骨鱼纲Ost 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罗 hromis)。 NTE 4.1外部形态特征 4.1.1形态特征 体高,侧扁。头部平直或稍隆起 。体板椅鳞。一线断折 ,呈不连续的两行。 尾鳍末端为钝圆形,不 分叉。 成鱼身体两侧有与体轴垂直的黑带9条。背鳍、臀鳍及尾鳍人的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在背鳍、臀鳍 上呈斜向排列,在尾鳍上的斑点呈线状垂直排列,成鱼17条以。成鱼背鳍边缘黑色。性成熟雄鱼的 尾鳍、臀鳍及背鳍边缘呈红色。性成熟雌鱼背鳍边缘黑色。幼鱼阶段背鳍有 个大而显著的斑点,随着 成长而逐渐消失。 尼罗罗非鱼的外部形态见图1。 1 SC/T 1027—2016 图1尼罗罗非鱼外部形态 4.1.2可数性状 4.1.2.1背鳍鳍式 XV~XVIl-10~14。 4.1.2.2臀鳍鳍式 Ⅲ—8~11。 4.1.2.3侧线上鳞 13~26。 4.1.2.4侧线下鳞 13~20。 4.1.2.5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粑数 27~32。 4.1.3可量性状 体长10.0cm~17.8cm、体重26.8g~218.3g的个体和体长19.6cm~34.9cm、体重256.0g~ 1603.0g的个体实测性状比例值见表1。 表1不同体长和体重组实测性状比例值 项目 体长小于18cm 体长大于18cm 体长/体高 2.407±0.159 2.315±0.115 体长/头长 3.202±0.209 3.289±0.156 头长/吻长 3.077±0.710 2.860±0.237 头长/眼径 4.263±0.438 5.270±0.795 头长/眼间距 2.182±0.348 2.401±0.176 体长/尾柄长 10.020±1.349 7.516±0.455 尾柄长/尾柄高 0.679±0.079 0.924±0.053 4.2内部构造特征 4.2.1 二室,前室较后室大,无管。 4.2.2脊椎骨 2 SC/T1027—2016 脊椎骨总数为31~33。 4.2.3腹膜 浅黑色。 5生长和繁殖特性 5.1生长 不同年龄组尼罗罗非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体长、体重的实测值见表2。 表2池养条件下尼罗罗非鱼体长、体重实测值 年龄,龄 0+ 1+ 2+ 实测体长,cm 12.5±0.6 20.3±1.3 31.4±1.34 实测体重.g 74.3±11.8 344.3±59.4 1117.8±121.7 5.2繁殖 5.2.1性成熟年龄 在适温条件下,雌、雄鱼初次性成熟约为120日龄 5.2.2产卵类型 性腺一年成熟多次,分批产卵,每年产卵3次~5次,雌鱼口孵。 5.2.3怀卵量 初次性成熟及1+龄个体平均怀卵量见表3。 表3初次性成熟及1+龄个体平均怀卵量 年龄 120日龄 1+龄 体重,g 141.8±54.9 349.9±45.9 1335.7±456.4 绝对怀卵量,粒 4342.2±587.1 相对怀卵量,粒/g体重 10.5±5.1 12.4±3.2 6 细胞遗传学特性 体细胞染色体2倍数,2n卡44,核型公式:6sm十24st+14t,染色体臂数(NF)50,染色体组型见图2。 AA n W AA AA W AA um 图2 尼罗罗非鱼染色体组型 3 SC/T 1027—2016 7 生化遗传学特征 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有2个位点,其电泳图谱与扫描图见图3,多态位点比例为 11.8%,平均杂合度为0.040。 0 LDH2 LHDI 图3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与扫描图 8检验方法 8.1抽样 按GB/T18654.2的规定执行。 8.2性状测定 按GB/T18654.3的规定执行。 8.3年龄鉴定 以背鳍基部下方鳞片为鉴定材料,方法按GB/T18654.4的规定执行。 8.4繁殖性能的测定 按GB/T18654.6的规定执行。 8.5染色体检测 按GB/T18654.12的规定执行。 8.6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谱 样品为背部肌肉组织,按GB/T18654.13的规定执行。酶带扫描图利用生物电泳图像分析系统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获得。 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 按GB/T18654.1的规定执行。 SC/T 1027—2016 7 生化遗传学特征 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有2个位点,其电泳图谱与扫描图见图3,多态位点比例为 11.8%,平均杂合度为0.040。 0 LDH2 LHDI 图3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与扫描图 8检验方法 8.1抽样 按GB/T18654.2的规定执行。 8.2性状测定 按GB/T18654.3的规定执行。 8.3年龄鉴定 以背鳍基部下方鳞片为鉴定材料,方法按GB/T18654.4的规定执行。 8.4繁殖性能的测定 按GB/T18654.6的规定执行。 8.5染色体检测 按GB/T18654.12的规定执行。 8.6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谱 样品为背部肌肉组织,按GB/T18654.13的规定执行。酶带扫描图利用生物电泳图像分析系统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获得。 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 按GB/T18654.1的规定执行。

pdf文档 SC-T 1027-2016 尼罗罗非鱼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1027-2016 尼罗罗非鱼 第 1 页 SC-T 1027-2016 尼罗罗非鱼 第 2 页 SC-T 1027-2016 尼罗罗非鱼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