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B 0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028—2016 梨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top grafting for pear tre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2-23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3028—2016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兴城)、 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霞、聂继云、宋国柱、宣景宏、闫震、李静、匡立学。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3028—2016 梨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接前准备、高接、高接后管理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以品种更新为目的的梨高接换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282梨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 3高接前准备 3.1砖树选择 砧树应健壮、丰产优质,树体完整,病虫害轻,无根部病虫害和烂根现象。可结合冬剪将砧树进行重 回缩修剪,只保留骨干枝,对辅养枝、内膛小枝及结果枝组全部疏除。 3.2品种选择 高接品种应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与贴树有良好的嫁接亲和性。合理配置授粉品种。 3.3接穗准备 宜从无病毒健壮母本树上采集接穗,该母本树应符合NY/T2282的要求。对于春季枝接,接穗可 结合冬剪收集,选择树冠外围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一年生枝,置窖内或在背阴冷凉处储藏,温度控制在 1℃左右。对于夏季绿枝嫁接,接穗随采随用,接穗剪取后立即剪掉叶片,保留叶柄,置阴凉处暂存、保 3.4高接工具 嫁接前检查工具,嫁接刀应锋利、经消毒处理。根据实际需要准备剪、锯、塑料条、石蜡等。 4高接 4.1高接时期 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春季宜在萌芽前后进行,劈接、切接、切腹接在发芽前进行,插皮接和皮下 腹接在萌芽展叶后、皮易分离时进行;夏季宜在6月~7月进行;秋季宜在8月~9月进行。 4.2高接方法 可采用插皮接、切接、腹接、劈接、打洞插皮腹接等方法;也可采用芽接和切腹接,芽接以“T”字形芽 接最为常见。主要梨高接方法参见附录A。 4.3高接部位 根据砧树的树形确定高接部位,疏除过密、过高、过粗的枝条。在骨干枝头2年~4年生枝段直径 2cm~3cm处嫁接为宜。处理好主、侧枝从属关系,中心干应高于主枝,主枝应高于侧枝,侧枝应高于 其他枝组。结果枝组应靠近骨干枝或枝轴,如果没有结果枝组,可在枝干上嫁接。 4.4高接方式 4.4.1主干高接 适用于树龄较小的密植梨园,距地面50cm~60cm截去树干,用插皮接、打洞插皮腹接或劈接法, 1 NY/T3028—2016 接2个~3个接穗,成活后保持一个健壮新梢的生长优势,其余的新梢拧伤压平,并立支柱保护,发生的 副梢及时拉平。 4.4.2主枝高接 适用于树龄较大的中密度梨园,将主枝从基部截去用皮下接或劈接,接2个接穗,1年~2年可恢 复树冠。 4.4.3多头高接 适用于稀植大树冠的成龄梨园,保持原有的树体结构,在主要骨干枝上嫁接多个接穗。有较大伤口 时,注意保护伤口。 5高接后管理 PUBL 5.1补接 补接应将砧桩剪去后再接。夏 季补接后应及时套上塑 里料条绒 即可 5.2除萌藥 嫁接后7d~1 d进 行首汉除 萌菜,以 后每隔1周左右进行 次直 在内膛缺枝处 或接枝、接芽未成活处 若当地阳光过强,易造 成课枝 灼,可在一定 SE 部位留几枝萌藥遮阳 S 5.3绑缚支棍 当新梢生长 时:在接枝对面绑纯支棍 上接两个枝可 支棍,或两个 接枝相互绑缚。 待 至70.cm 术质化时 80.cm、 去掉支棍 5.4解除绑缚物 春季枝接树, 穗新梢 绑缚支棍时解除绑缚物 芽拉树 嫁接部位完全 愈合后解绑。秋季 5.5高接枝修剪 C 梨高接树的 盛,应做好复季修剪 爱后,对部 新梢待 #萌发 长至30cm~ 40cm时,从枝条 对空间较小的 旺文, 摘心:对空间 较大的强旺枝,在 :5月 月采用拉枝枝等方法 的高接延长枝 角度,使其斜生或水 大枝组培养的新梢:拉至40°~ 0角:作为 枝培养的新梢, 拉至70~80角。冬 轻剪门 当疏剪直立枝、过 密枝外,对其余枝不疏 5.6加强肥水管理 高接后及时灌水。枝梢生长 20cm以上 时适量追肥机 株施果树专用肥0.5kg~1.5kg。以后根 后期喷施3次~5次约02%的磷酸二氢钾安全越冬。冬季 据土壤状况,再浇水1次~2次、追肥1次 5.7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梨茎蜂、叶螨、蚜虫、卷叶虫等害虫取食嫩梢,可绕树干粘一道6cm宽的塑料胶带或扎一 道涂有黏虫胶的同等或较宽的塑料薄膜,将上树幼虫粘住;若虫害较重,喷杀虫剂防治。在花序分离前 喷一次杀虫和杀菌剂防治梨锈病等;生长季分别喷2遍~3遍杀菌剂和2遍~3遍杀虫剂防治梨黑星 病、梨小食心虫、梨木虱或叶片病害等,所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均应为登记农药且应符合国家规定。此外, 还要注意防治为害接口、切口的枝干害虫。 6记录 对高接技术各环节及高接梨园的生产管理进行记录,保存2年。 2 NY/T3028—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几种梨高接方法的操作程序 A.1劈接 A.1.1适用范围 本方法是春季枝接常用的方法 因而嫁接时期可提前约15d。 家 A.1.2削砧木切 将砧木在树 断用劈接 或切接刀 劈切口 深度4cm~5cm。若砧 Q 木过粗,可劈两 AN A.1.3削接穗 RES 将接穗削成长模形 面长度肉2.5cm 奥形面 边 接穗 削面可适当长些,切 合通力 面要平,角度要 用薄膜密闭接穗顶端 防止失水 A. 1. 4 插入 接穗和绑缚 将削好的 接健插 人切口中,使边形成层 与砖木对齐形削面顶部 em -0.5cm。用大塑 料块蒙住砖 再用塑料条缩紧(图A) 1) 说明: 将接穗削两个马耳形伤 从接穗侧面看两边都 成 用刀在砖木切口中央劈 的砖木要用木植往下敲; 服务平台 用钎子顶开势口后插人接穗,使按 放连接 用塑料条捆严绑紧; 用枝剪剪口: 砧木和接穗同等粗度的嫁接法。 图A.1 劈接示意图 A.2切接 A.2.1适用范围 适于砧木不离皮时和粗度1cm以上的小砧木 A.2.2削砧木切口 将砧木从嫁接部位上端约5cm处剪断,从断面1/3处用切接刀垂直切下,切口的宽度与接穗直径 3 NY/T3028—2016 相等,长度宜为3cm5cm。 A.2.3削接穗 接穗正面削一长削面,长度与砧木劈口相仿。背面削一马耳形小削面,长0.5cm~1cm,切口上面 留2个~3个芽,剪断。 A.2.4插入接穗和绑缚 将削好的接穗插人砧木的垂直切口中,大削面向里,紧贴砧木切口插下,使砧木与接穗形成层的一 边对齐。如果切口与接穗直径相等,结合时最好使左右两边的形成层都对齐,然后用塑料条绑紧(图 A.2)。 · 5 6 说明: 一在接穗正面削一个大斜面: 一在接穗反面削一个小斜面; 2- 一接穗侧面; 3- 将砧木切一纵口,其宽度和接穗大斜面相同; 将接穗插入切口,使它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左右两边相连接: 用塑料条绑紧。 图A.2切接示意图 A.3插皮接 A.3.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于各类枝的嫁接,只要砧木离皮即可。本方法高接后枝梢不抗风,风劈率高,应绑枝棍固 定新梢。 A.3.2切接口 在削平的剪锯口上,切一竖口,深达木质部,长2cm~4cm,用刀向两边轻剥皮部,使之微微翘起。 A.3.3削接穗 接穗长10cm~12cm。在其基部4cm~6cm处,向下斜削,由浅而深,直至削断.削面应长、光、平、 薄,呈马耳形大斜面,在其背面的两侧,各削0.5cm以上的小削面,呈箭头形。 A.3.4插入接穗和绑缚 将削好的接穗尖端对准切口,大削面贴木质部,缓缓下推,慢慢插入,至削面末端露白0.1cm~0.5 cm。如图A.3所示,用塑料条扎紧。若接口横截面太大,先用塑料方块盖严剪锯口断面,再缠以塑 料条。 4 NY/T3028—2016 2 说明: 接穗削切后的背面、正面和侧面; 4——砧木和接穗伤口面愈合组织连接情况; 截断砧木后再树皮光滑处纵切一刀; 5—用塑料条包扎捆紧。 2- 一将接穗插入砧木; 图A.3插皮接(皮下接)示意图 A.4腹接 A.4.1适用范围 本方法用于增加树体内膛的枝量,嫁接速度快。 A.4.2切砧木 大砧木在需要补充枝条的部位自上而下斜切一刀,深入木质部。休眠枝一般需要用锤子敲打刀子 深入切口。苗圃可用枝剪剪在离地4cm~5cm处,左手拿住砧木,右手斜向剪成2cm~3cm长的切口。 A.4.3削接穗 接穗上端留2个4个芽,下端削成两个马耳形斜面,一面长些,约3cm,另一面削成稍短的小削面。 A.4.4插入接穗和绑缚 左手在切口反方向动砧木,使切口张开,右手将接穗插入切口,使大斜面朝上,小斜面朝下,接穗 边形成层和砧木一边形成层对齐。看不清形成层时,可将接穗一边外皮和砧木一边外皮对齐。小砧 木接穗插人时尽量使左右两边形成层相接。如图A.4所示,结合部位用塑料条扎紧,不露伤口。 服务平台 说明: 一接穗切削面; 一左边削面大右边削面小; 2 一用枝剪剪砧木切口; 插人接穗,大面朝里 用塑料条绑严; 较细的砧木接穗插入后将接口上的砧木剪除,然后将伤口用塑料条绑严 图A.4腹接示意图 5
NY-T 3028-2016 梨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