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01 B 0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645—2014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高粱 Regulations for the trial technology of crop varieties-Sorghum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264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厅、辽宁省种子管理 局、内蒙古种子管理站、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 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世贤、何艳琴、邹剑秋、王艳秋、高广金、王洪山、宋国栋、李霞、陈宝光、丁国 祥、焦少杰、张福耀、高士杰、成慧娟。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2645—2014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星高粱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高梁品种试验技术方法与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高梁品种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5009.8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 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质测定 GB/T 6433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GB/T 6434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GB/T6435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测定 GB/T13084 饲料中氰化物的测定 GB/T 1568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5686 高粱单宁含量的测定 NY/T3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测定 NY/T4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 NY/T9谷类籽粒赖氨酸的测定 NY/T11谷物籽粒粗淀粉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示准信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区域试验regional varietytrial 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鉴定参试品种 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特征特性的试验。 3. 2 生产试验yield potential trial 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品种在较大面积上进行的多 点验证试验。 3. 3 试验品种testingvariety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品种。 1 NY/T2645—2014 3. 4 对照品种checkvariety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参照品种,已通过审(鉴、认)定且为本生态区生产上主栽品种。 4试验设置 4.1试验类别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4.2试验区组 根据高梁种植区划、耕作制度、生产类型、生态类型及生产需要,兼顾优势布局划分试验区组。 4.3试验点 4.3.1试验点选择 试验点具有生态和生产代表性,技术力量、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试验条件能满足试验要求。 4.3.2试验点数量 一个试验组别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试验点均不少于5个,试验点数量和地点保持相对稳定。 4.4试验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均勾、前茬作物一致、四周无树木或高大建筑物的具 有代表性的地块。 4.5试验设计 4.5.1区域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小于15m6行~8行区,试验田周边设置不少于2行的 保护行。 4.5.2生产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小于100m²,行数不少于10行,试验田周边设置不少于2 行的保护行。 4.6品种数量 4.6.1区域试验 同一组别内的参试品种数量一般5个~15个(包括对照)。 4.6.2生产试验 同一组别内的参试品种数量一般不多于7个(包括对照)。 信息服务平 4.7对照品种 每个试验组别设置1个~2个对照品种。 4.8试验年限 区域试验一般2年,生产试验一般1年。 5试验种子 按试验方案要求提供足够数量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不应对种子进行拌种、 包衣等处理。 6播种和田间管理 6.1播种方法 采用人工播种、育苗移栽或机械精量播种。 NY/T 2645—2014 6.2密度 依据当地生产实际及育种家提供的密度确定。 6.3播种期 按试验点所在地生产特点确定。 6.4田间管理 管理水平略高于当地大田生产,及时中耕、除草、排灌、治虫,但不防治病害。施肥水平参照大田生 产。在进行田间操作时,保证同一试点、同一组别管理措施一致并在同一天完成。 71 调查记载项目 调查记载项目和标准见附录A。 8收获和计产 区域试验:试验小区两侧各去掉1行后收获计产。 生产试验:全区收获计产。 8.1粒用高梁 籽粒达到完熟期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风干、称重,折合14%含水量计产,单位为千克 (kg),保留1位小数。 8.2能源/青贮高粱 根据方案要求适时收获,及时计量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单位为千克(kg),保留1位小数。 8.3饲草高粱 两次或多次刘割,刘割留茬高度15cm,刘割后及时计量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单位为千克(kg),保 留1位小数。 9抗性鉴定和品质测定 抗性鉴定由试验主管部门指定专业机构进行鉴定,所用种子从参试种子中分取。品质检测由试验 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定点采集样本,送交指定的机构检测。 10试验总结 试验总结时,如果汇总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做出以下处理: 10.1试验点异常情况的处理 a)田间设计未按试验方案执行; b)试验缺苗率达15%以上; c)试验点产量数据误差变异系数达15%以上; d)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试验误差较大,影响试验正常进行 10.2试验品种异常情况的处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该品种数据不纳人汇总。 a) 试验品种2次以上重复的缺苗率达20%以上; b)粒用高梁试验品种籽粒遭鸟害,损失率达10%以上; 试验品种在霜前不能正常成熟; d)试验品种种子纯度不达标; 在有效试验点中,试验品种20%以上试验点数据报废。 3 NY/T 2645—2014 10.3其他 a)试验汇总点数为试点总数2/3以下时,该组别试验不汇总; b)试验主管部门在品种试验考察中,应对出现异常情况的试验点、试验品种提出处理意见。 11区域试验产量比照标准 产量比照时,应以对照品种产量为标准,当对照品种产量低于该组2/3试验品种的产量时,以该组 所有试验品种(含对照)平均产量作为比照标准。 12 2试验报告 料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及时向试验主管单位和主持单位报送,试验主持单位审核汇总,编制试验总结报 告。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4 NY/T2645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全国高梁品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 A.1物候期 A.1.1播种期:指播种当日。 A.1.2出苗期:指幼苗出土“露锥”(即子叶展开前)达75%的日期。 A.1.3抽穗期:指全区75%的植株穗部开始突破叶鞘达50%的日期。 A.1.4开花期:指全区有75%的穗开花占全穗50%的日期。 A.1.5成熟期:指75%以上植株的穗背阴面下部第一枝梗籽粒达蜡状硬度的日期。 A.1.6生育期: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日数。 A.2主要农艺性状 A.2.1芽鞘色:幼芽刚出土时芽鞘的颜色,以实际颜色表明,一般分绿色、紫色、无色。 A.2.2幼苗色:幼苗的颜色,以实际颜色表明,一般分绿色、红色、紫色。 A.2.3叶脉色:抽穗期观察,一般分白、黄、棕、蜡 A.2.4株高:成熟期由植株基部到穗顶的长度,以厘米(cm)为单位。 A.2.5植株整齐度:按植株高度一致性分整齐、中等、不整齐三种。同等株高占95%以上为整齐, 90%95%为中等,90%以下为不整齐。 A.2.6穗长:成熟期自植株穗下端枝梗叶痕处到穗尖的长度,以厘米(cm)为单位。 A.2.7穗型:成熟期按穗子的松紧程度,分紧、中紧、中散、散四种。枝梗紧密、手握时有硬性感觉者为 紧穗型。枝梗紧密、手握时无硬性感觉者为中紧穗型。第一、第二级分枝虽短,但穗子不紧密,向光观察 时枝梗间有透明现象者为中散穗型。第一级分枝较长,穗子一经触动,枝梗动摇且有下垂表现者为散穗 型。其中,枝梗向一个方向垂散者为侧散穗型,向四周垂散者为周散穗型。 A.2.8穗形:成熟期按穗的实际形状记载,如纺锤形、牛心形、圆筒形、棒形、杯形、球形、伞形、帚形等。 A.2.9茎粗:成熟期基部往上1/3处节间的大径为准。 A.2.10壳色:成熟期按壳的实际颜色记载,如红、黑、褐、黄、白等。 A.2.11粒色:成熟期按籽粒的实际颜色记载,如红、黑、褐、橙、黄、白、灰白等。 A. 2. 12 2粒形:成熟期按籽粒的实际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卵形、长圆形等。 A. 2. 13 3穗粒重:成熟籽粒含水量达到14%时,单穗脱粒后的籽粒重量,以克(g)表示。 A.2.14千粒重:成熟籽粒含水量达到14%时,1000粒完全粒的重量,以克(g)为单位。 A.2. 15 5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1000。 A.2.16籽粒整齐度:以籽粒大小整齐度分整齐、中等、不整齐三种。同等粒占95%以上为整齐, 90%~95%为中等,90%以下为不整齐。 A.2.17着壳率:按籽粒着壳的多少,分少、中

pdf文档 NY-T 2645-2014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高粱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645-2014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高粱 第 1 页 NY-T 2645-2014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高粱 第 2 页 NY-T 2645-2014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高粱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