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577—201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测试指南 灯盏花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Erigeronbreviscapus [Erigeron breviscapus(Vant. Hand.-Mazz.]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03-24发布 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 2577—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4 5 繁殖材料的要求 6 测试方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8 性状表 分组性状 9 10 技术问卷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灯盏花性状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灯盏花性状表的解释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灯盏花技术问卷格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577-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 所、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华、张金渝、管俊娇、杨美权、金航、张惠、杨晓洪、王元忠、刘艳芳、邱晓燕、 王江民、杨建文、王平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577-201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灯盏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灯盏花(又名短掌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新品种特异 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灯盏花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3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群体测量single measurement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 2 个体测量measurement of a numberof individual plants orparts of 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3.3 群体日测visual assessment by a single observation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 4 个体目测visual assessmentbyobservation of individual plants orparts of plants 服务平台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目测,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G:群体测量。 MS:个体测量。 VG:群体目测。 VS:个体目测。 QL:质量性状。 QN:数量性状。 PQ:假质量性状。 (a)~(b):标注内容在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NY/T 2577—2014 (+):标注内容在B.3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5繁殖材料的要求 5.1繁殖材料以种子或种苗形式提供。 5.2提交的种子数量至少为10g;种苗数量至少120株。 5.3提交的繁殖材料应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种子的具体质量要求如下:精选饱满的种子, 发芽率≥60%,净度≥90.0%,含水量≤14%。种苗的具体质量要求如下:叶片数为6~10,茎基部有1 个~2个腋芽,苗高10cm~15cm。 5.4提交的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种子包衣处理)。如果已处理, 应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 5.5提交的繁殖材料应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测试方法 6.1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至少为1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6.2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 进行观测。 6.3田间试验 6.3.1试验设计 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相邻种植。 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方式,保护地栽培。直播按1g/m²播种,适度间苗。移栽采用作睦定植,高 25cm~30cm,两哇间沟宽30cm,每个小区不少于50株,株距15cm,行距20cm,共设2个重复。 6.3.2田间管理 可按当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各小区田间管理应严格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应当日完成。 6.4性状观测 6.4.1观测时期 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和表A.2中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生育阶段描述见表B.1。 6.4.2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表A.2中规定的观测方法(VG、MG、MS)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法见B.2 和B.3。 6.4.3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VS、MS)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3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 每个植株取样数量应为1个。群体观测性状(VG、MG)应观测整个小区。 6.5附加测试 必要时,可选用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1总体原则 特异性、-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特异性的判定 2 NY/T2577-—2014 申请品种应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申请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近似品种具有 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即可判定申请品种具备特异性。 7.3一致性的判定 一致性判定时,采用10%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当样本大小为100株时,最多可以 允许有15个异型株。 对于群体品种,其一致性不超过同类型品种变异水平。 7.4稳定性的判定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必要时,可以种植该品种的下一代种子,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可 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8性状表 根据测试需要,将性状分为基本性状、选测性状,基本性状是测试中必须使用的性状。灯盏花基本 性状见表A.1选测性状见表A.2。 8.1概述 性状表列出了性状名称、表达类型、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观测时期和方法等内容。 8.2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3种类型 8.3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 8.3.1每个性状划分为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 数字代码,以便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 8.3.2对于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所有的表达状态都应当在测试指南中列出;对于数量性状,为了缩 小性状表的长度,偶数代码的表达状态可以不列出,偶数代码的表达状态可描述为前一个表达状态到后 一个表达状态的形式。 8.4标准品种 性状表中列出了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可参考的标准品种,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 和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9分组性状 本文件中,品种分组性状如下: a)植株:株型(表A.1中性状1)。 b) 花掌:上部花青武显色(表A.1中性状 c) 花:基部颜色(表A.1中性状18)。 d)舌状花:舌片内侧颜色(表A.1中性状23)。 e)现蕾期(表A.1中性状26)。 10技术问卷 申请人应按附录C给出的格式填写灯盏花技术问卷。 3 NY/T 2577—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灯盏花性状表 A.1灯盏花基本性状 见表A.1。 表A.1灯盏花基本性状表 序号 性状 观测时期和方法 表达状态 标准品种 代码 植株:株型 30 直立 1 PQ VG 披散 (+) 2 叶:数量 30 少 3 QN MS 中 2 5 (a) (+) 多 7 叶:绿色程度 30 浅 1. QN VG 3 中 (a) (+) 深 3 叶:形状 30 阔卵形 1 PQ VG 卵形 2 (a) 匙形 4 3 (+) 长条形 4 倒披针形 5 叶:先端形状 30 锐尖 1 PQ VG 钝尖 2 5 (a) 平 3 (+) 凹 4 叶:茸毛 无或极疏 1 QL 疏 2 6 (a) 密 3 4 叶:长度 30 短 3 QN MS 中 7 5 (e) 长 7 (+) 叶:宽度 30 窄 3 QV MS 8 中 5 (a) 宽 7 (+) 叶柄:花青拭显色 30 无或极弱 1 QN VG 弱 2 9 (a) 中 3 (+) 强 4 4

pdf文档 NY-T 2577-201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灯盏花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577-201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灯盏花 第 1 页 NY-T 2577-201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灯盏花 第 2 页 NY-T 2577-201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灯盏花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