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293—2004 主要树种采种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 2004-03-01发布 2004-04-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1293-200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采种林.·· 3林木种子结实量预测预报 4林木种子采集· 5林木种子调制 6种批划分· 7种子现场检验 8种子调运 9主要树种种子成熟、采集和调制表 附录A林木结实预测预报方法 附录B林木种子预测预报表· 附录林木种子预测预报内容.. 附录D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 12 附录E林木种子生产临时标签 13 附录F林木等种登记表· 附录G林木种子产地标签 15 附录H林木种子现场检验质量证书 16 附录」种子人库登记表 17 附录K主要树种种子成熟、采集和调制表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 DB21/T1293—2004 前言 净度、优良度、气干含水量等方面有了详尽的技术标准。 此表示感谢。 本规程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 本规程由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贾斌、姚、飞、杜风霞、 贾雪松、沈夫钧、李洪波、李成新、 务平台 马树森、陆秀君、梁德军、苗春生、 关铁明。 DB21/T1293-2004 主要树种采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采种林的类别:采种林的认定:种子产量预测预报;种子的采集:林木种子调制:种子 现场检验:种子调运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有、集体和个人造林、绿化树木种子、经营管理等技术和措施。 2采种林 2.1采种林类别 2.1.1种子园 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的、实行集约经营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种子林。 2.1.2母树林 选择优良天然林或种源确知的优良人工林,经去劣留优、疏伐改造、抚育管理,以生产优良种子为目 的而营建的种子林。 2.1.3一般采种林 选择中等以上林分去劣疏伐,以生产合格种子为目的的采种林。 2.1.4临时采种林 根据用种需要,在采种当年临时确定的,以生产合格种子为目的的采种林。 2.1.5群生或散生的优良母树亦可采种。 2.2采种林的认定 2.2.1种子园、母树林由国家林业局或省林业主管部门认定。 2.2.2一般采种林、临时采种林和优良母树有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认定。 2.2.3临时采种林以外的各种采种林,其四周边界与权属要清楚,采种母树要有标记,并以县为单位登记造 册,种子园要设立永久标志,由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登记造册。 2.2.4未经认定的林分、树木种类(或品种)不清,或未能明确树木种类(品种),但有2个以上的相近似 树木种类(品种)混生的林分,又难以保证分别按树种(品种)分别采集的林分和劣树、劣质林分禁止采 种。 2.2.4.1劣树 a)树势衰退、生长缓慢; b弯曲树干,尖削度大; e)树冠不规整,侧枝粗大: d)有明显的病虫害感染; e)主要经济产品,产量低、质量差: f)特殊树木除外。 2.2.4.2劣质林分 劣树占50%以上的林分。 3林木种子结实量预测预报 3.1林木种子结实量预测在果实近熟期进行:根据需要, 3.2林木种子结实量预测可选用目测分级法、实测法、平均标准、标准枝法、可见半面树冠估测法,见 附录A 3.3林木结实量预测极结果按树种、采集地区、采种林类别填人林木结实量取测预报表,见附录B。 3.4林木结实预测预报内容:树种(或品种)、面积、采种林类别、采种地点、开花、幼果形成和种实成熟 情况及结实量,种子可采收量等。见附录C。 3.4每饮结实预测预报工作结束后,将结果逐级上报 DB21/T1293-2004 4林木种子采集 4.2采种前的准备工作 附录D),无证不准采收。 4.3采种作业 皮、树干、枝条和翌年结果枝等。 E)。分别装在(或拴在)包装容器内外。 和调制单位各存一份备查。 5.林木种子调制 5.1林木种子调制作业包括:脱粒、干燥、净种、分级、包装等。 5.2林木种实调制方法 后(GB7908一1999的要求),采用风选、手选、筛选去杂净种。 5.2.2裂果类 5.2.2.1自然干燥脱粒: 将果实摊放在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晾晒,经常翻动,根据种子的特性,可以增加外力促进脱粒,直至 果实全部开裂,种子脱出。 5.2.2.2人工加热干燥脱粒: 多用于球果类。即对含水量较高的球果,先在25℃-35℃条件下预干后,再置入烘干室或烘干机。促 使果实开裂,烘干温度要严格控制 5.2.2.3净种采用风选、手选、筛选等方法。 5.2.3肉质果类: 5.2.3.1堆区淘洗:将果实堆这后,及时方益净、 去杂、阴干。 信息服务 5.2.3.3净种采用水选、手选、筛选等方法 5.3调制出的种子必须达到CB7908-1999的要求。 6种批划分 6.1种批划分 DB21/T1293-2004 b)采种林林龄、树龄大致相同; e)采种时间大致相同: d)种子的调制和贮存方法相同 e)重量不超过下列限额:特大粒种子(核桃、板栗等)为10000公斤;大粒种子(栋、山否等)为 5000公斤:中粒种子(红松、沙枣等)为3500公斤:小粒种子(油松、落叶松、刺槐等)为1000公 斤:特小粒种子(桑等)为250公斤: 如超过限额应另划种批。但种子集中产区可以适当加大种批限额。 6.2林木种子产地标签 6.2.1种子调制后要分别种批填写产地标签。 6.2.2根据《林木种子生产临时标签》的记载,按种批填写黄色的《林木种子产地标签)(样式见附录C) 式两份。 6.2.3产地标签分别附在包装容器内外。此标签自种子分解使用时,由分解人复制产地标签,每份种子仍为 一式二份,原标签由分解人员留存。直至苗木出画时,由苗面技术负责人按苗批分别附以种子产地标签, 为造林提供种源资料。 6.3每个种批都应填写一份《林木采种登记表》。采种登记表上的批号应同产地标签一致。 7种子现场检验 7.1种子现场检验,是在种子收购或种子调制时,采用简易的方法检验种子。检验项目有:种子净度、优良 度、生活力、含水量和病虫害感染度等。 7.2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在无任何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判断种子是否达到气干程度,可用下列方法: A手摸法:用手直接插入种子中,感到非常散落,容易插入。手握种子有刺手感觉,无潮湿感,为气 干种子。如手握种子感觉软和潮,手伸开时,种子又不能立即散开,为潮湿种子。 B牙咬法:根据用牙咬碎种粒的用力大小及软、硬程度,来判断种子的水分。气干种子,咬碎用力 大,种子硬和脆。反之,种子发软、不碎成角形,为湿种子。 C耳听法:在手握摇动或搅拌种子时,根据种子发出的声音大小来判断种子水分情况,干燥种子声音 大而清脆。反之,声音低或无声音为潮湿种子。 7.3现场种子检验人员,在检验种子的同时,随即填写《林木种子现场质量检验证书》,见附表H,此证随 种批交付给种子接收单位。 8种子调运 8.1种子调拨区域,要执行GB8822.1—8822.13—1988《中国林木种子区》的规定,对规定种子区以外的 区域所产的种子不得大批量调人使用。 8.2种子调拨,要实行种子质量跟踪,种子调出单位要付给用种单位《林木种于质量检验证书》和《林木种 子产地标签》,经核实无误后方地收, 如对种子质量有异议时,双方可共同抽样复验。 8.3种子包装,同一种批种子包装,真众志物, ,容器要相同,并要坚固、严密,防止散落种子,每件重量要 相等。 8.5种子调运过程中,要注意防雨、防霉、防盗,要指派专灭负责调拨和押运。 8.6种子调运入库时,库管员要核实数量、质量,将其记人账薄内,格式见附录J。 9主要树种种子成熟、采集和调制表。见附录K。 DB21/T1293—2004 附录A 林木结实预测预报方法 1自测分级法 目测采种林分的花、幼果和近熟果实数量,评定开花、结实等级,参考历年结实情况和采收量,估测 该林分结实量。 评定开花、结实等级。采用丰、良、平、欠四级制,各等级标准如下: 丰年:开花、结实多,为历年开花结实最高量的80%以上。 良年:开花、结实较多,为历年开花结实最高量的60一80%; 平年:开花、结实中等,为历年开花结实最高量的30一60%; 欠年:开花、结实少,为历年开花结实最高量的30%以下。 2实测法 在采种林分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标准地。标准地内应有30-50株林木,测定标准地面积,采 收每木种实称重。 随机抽取10株,进行第二次采收,计算采收率。标准地第一次采收量除以采收率,即为标准地的结实 量,并以此推算全林分结实量。 3平均标准木法 在采种林分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内应有30-50株林木,测量标准地的面积, 每木编号测其胸径,机械抽取10%林木,测其树高、冠幅,计算出平均值。在标准地内(也可在标准地附 近)选择近似平均值的3—5株标准木,采收全部果实,求出单株结实量,乘以标准地母树株数,即得出标 准地的结实量,根据历年采收率和出籽率,以此数据推算全林分的结实量或种子产量。 4标准枝法 在采种林分内随机抽取10一15株样木,在每株样木树冠的阴、阳两面的上、中、下三层,分别随机选 历史上丰年、平年、款年标准枝的花朵、果实数,评估结实等级和种子收获量。 地方 5可见半面树冠估测法 在采种林分内,随机抽取样本50株以上,个 实数,乘以全株数可得全林果实数。根据历年采收率和出籽率武秒子收获量。 用此法时,要先建立该树种可见半面树冠结实数与全树冠结实数的关方程。
DB21-T 1293-2004 主要树种采种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39: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