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4104 平 顶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04/T 118—2021 架冬瓜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12 - 31 发布 2022 - 02 - 28 实施 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04/T 11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平顶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平顶山市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平顶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舞钢市蔬菜 产业服务中心、宝丰县农技中心、郏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国强、李奇山、栗 杨、王丽英、陈丽、高新菊、常俊阳、赵彦博、李红娟、 潘文杰、孟帅磊、张红云、王志宾、余 涵。 I DB 4104/T 118—2021 架冬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架冬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和生产 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平顶山市行政区域内架冬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架冬瓜 指在普通露地冬瓜栽培的基础上,采用竹竿、木棒、钢管等材料搭设篱架,使冬瓜枝蔓离开地面在 篱架上生长结瓜。 4 产地环境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0~7.0,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产地环境应符 合GB 3095、GB 5084的要求。 5 栽培技术 5.1 茬口安排 5.1.1 春播 1 DB 4104/T 118—2021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小拱棚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定植,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收获。 5.1.2 夏播 5月上中旬露地育苗,6月上中旬定植,8月中下旬至9月底收获。 5.2 品种选择 选用果型大、肉厚、髓心小、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青皮或黑皮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 的要求。 5.3 穴盘育苗 5.3.1 苗床准备 选择开阔通风、地势高、向阳、排水良好、靠近种植大田的地方作苗床,长15 m~20 m,宽1.5 m, 埂高10 cm~15 cm。 5.3.2 营养土的配制 使用商品基质,质量符合NY/T 2118的要求,或按草碳、蛭石、珍珠岩3:1:1自行配制。 5.3.3 穴盘 选用32孔或50孔穴盘。 5.3.4 装盘 将搅拌好的基质装入穴盘内,刮去多余基质,使基质与穴面齐平。压穴,穴孔深2 cm。 5.3.5 种子催芽 5.3.5.1 没有包衣的种子,播种前,晒种 2 小时,然后用 55℃温汤浸种,搅拌 15 min,捞出沥干水分, 用棉布包裹,在 30℃~32℃保湿通气的条件下催芽 36 h~48 h,每天冲洗 1 次~2 次。 5.3.5.2 包衣种子可不用催芽,干籽直播。 5.3.6 播种 种子胚根长0.3 cm~0.5 cm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每穴播1粒,种子平放,胚根朝下,盖基质或蛭 石2 cm,喷(灌)水至穴盘下有水渗出。播种后,将穴盘整齐摆放至苗床上,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 5.3.7 幼苗期的管理 5.3.7.1 苗床温度调节与炼苗 5.3.7.1.1 春播, 播种后至出苗前温度保持 25℃~32℃。出苗后日间温度 22℃~28℃, 夜间温度 16℃~ 18℃。当长至 2 片真叶时开始炼苗。 5.3.7.1.2 夏播,育苗期间遇到高温,用遮阳网覆盖。 5.3.7.2 水肥管理 5.3.7.2.1 保持基质湿润,齐苗后及时揭去地膜。缺水时,10 时淋水。 2 DB 4104/T 118—2021 5.3.7.2.2 2 片真叶时叶面喷施 1 次~2 次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等。 5.4 田间管理 5.4.1 整地作畦 定植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 kg,NEM菌肥100 kg,复合肥N:P:K(15:15:15)50 ㎏,深耕细耙, 整平。畦宽1.8 m~2.0 m。畦面宽1.3 m,高0.5 m,沟宽0.5 m~0.8 m。春栽覆盖白色地膜,夏栽覆盖 黑色地膜。 5.4.2 定植 5.4.2.1 壮苗标准 春播苗龄35 d~40 d,夏播苗龄25 d~30 d,3~4片真叶时,茎粗0.5 cm,高10 cm~15 cm,叶片 整齐,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5.4.2.2 栽培密度 行距0.9 m~1.0 m,株距1 m,每亩种植700株左右。 5.4.2.3 移苗定植 定植前,按株距打孔,将苗从穴盘提出,移入定植穴中,按穴浇水,下渗后培土至基质上1 cm,轻 压覆土。 5.4.3 定植后的管理 5.4.3.1 搭架引蔓 采用人字架,上横一条龙骨,高度1.0 m~1.2 m。进入抽蔓期后,在垄面引蔓打圈,植株长至15 片~16片叶时引蔓上架,引蔓的同时应绑蔓,摘除全部侧蔓。 5.4.3.2 人工辅助授粉 上午8时~9时,摘取当天早晨开放的雄花,将花粉涂在当天的雌花花蕊上,使柱头粘有黄色粉即可, 每朵雄花可授1朵~2朵雌花。如遇雨天,授粉后采用透光袋,剪角套花防水护花,雨过天晴即除袋。 5.4.3.3 留瓜 在主蔓第18节位~25节位上留瓜。初次授粉留1个~2个幼瓜,等幼瓜长到200 g左右选留果形正、 瓜柄粗的幼瓜,其余摘除。 5.4.3.4 吊瓜和盖草护瓜 当幼瓜长至1 kg左右时用绳子套住瓜柄,缚在棚架上,吊挂后在果蒂处用草把或报纸盖住。 5.4.3.5 打顶 留瓜后保留瓜上8节~10节打顶,及时摘除侧蔓。 5.4.3.6 肥水管理 3 DB 4104/T 118—2021 5.4.3.6.1 追肥 5.4.3.6.1.1 采用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复合肥。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5.4.3.6.1.2 在定植成活后施催苗肥, 每亩随水冲施尿素 20 ㎏。果重约 5 kg 时,每亩冲施水溶肥 N:P:K (20:20:20)5 ㎏,或 N:P:K 三元复合肥 20 ㎏,果重约 10 kg 时,每亩冲施水溶肥 N:P:K(12:8:40)5 ㎏,在收获前 20 d 停止追肥。 5.4.3.6.1.3 在生长中后期,喷施叶面肥 3 次~4 次。 5.4.3.6.2 水分管理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成活后浇一次缓苗水。抽蔓期,保持土壤湿润。开花至座果期,不浇水或少浇 水。果坐稳后及时浇水。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果实收获前10 d~15 d应停止或减少灌水。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冬瓜的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蔓枯病、霜霉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美洲斑潜蝇等。 6.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植物检疫,提倡使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 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 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防治 用抗病品种和无病虫苗,及时清理田园、去除病残叶等病害组织。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合 理密植,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时搭架、引蔓、整蔓、吊瓜、除侧蔓等农业综合措施。 6.3.2 物理防治 采用温汤浸种,悬挂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糖醋液等诱杀害虫,夏季采用高温晒垡,冬季采用深 翻雪冻。 6.3.3 生物防治 利用和保护害虫天敌,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目等害虫,用宁南霉素、中生菌素、木霉素、苦皮藤 素等防治多种病虫害。 6.3.4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 7 果实采收 4 DB 4104/T 118—2021 开花后35 d~45 d,果实停止生长,果毛脱落,叶片开始枯黄,瓜皮茸毛渐稀,果皮变硬,皮色由 浅变深时采收。采收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带一小段茎一片叶剪下。 8 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5 DB 4104/T 118—202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见表A.1。 表A.1 名称 防治适期 剂型剂量 用量 施药方法 安全间隔期 氰霜唑 100 g/L悬浮剂 50 ml/亩~70 ml/亩 喷雾 7~10 吡唑醚菌酯 30%悬浮剂 30 g/亩~45 g/亩 喷雾 7~14 啶酰菌胺 50%水分散粒剂 35 g/亩~50 g/亩 喷雾 5 甲基硫菌灵 70%可湿性粉剂 300倍液 苯醚甲环唑 10%水分散粒剂 50 g/亩~80 g/亩 喷雾 7~14 病 戊唑醇 430 g/L悬浮剂 15 g/亩~18g/亩 喷雾 14 炭 苯醚甲环唑 10%水分散粒剂 50 g/亩~80 g/亩 喷雾 7~14 疫 病 发病初期 枯 萎 疽 发病初期 发病初期 涂抹病部 5~7 吡唑醚菌脂 250 g/L乳油 20 ml/亩~40 ml/亩 喷雾 7~14 病 甲霜灵锰锌 58%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600倍液 喷雾 5 白 氟菌戊唑醇 35%悬浮剂 5 ml/亩~10 ml/亩 喷雾 10~14 甲基硫菌灵 36%悬浮剂 800倍液 喷雾 5~7 病 吡唑醚菌脂 250 g/L乳油 20 ml/亩~40 ml/亩 喷雾 7~14 蔓 甲基硫菌灵 36%悬浮剂 300~500倍液 涂抹病部 5~7 苯醚甲环唑 10%水分散粒剂 50 g/亩~80 g/亩 喷雾 7~14 病 氟菌戊唑醇 35%悬浮剂 5 ml/亩~10 ml/亩 喷雾 10~14 霜 噁铜霜脲氰 52.5%水分散粒剂 23 g/亩~35 g/亩 喷雾 7~10 氰霜唑 100克/升悬浮剂 50 ml~70 ml 喷雾 7~10 吡唑醚菌酯 30%悬浮剂 30 g/亩~45 g/亩 喷雾 7~14 噻虫嗪 25%水分散粒剂 8 g/亩~15 g/亩 喷雾 5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5 g/亩 喷雾 3~5 啶虫脒 3%乳油 1500倍液 喷雾 10~14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5
DB4104-T 118-2021 架冬瓜生产技术规程 平顶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1:57: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