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65.020.20 CCSB05DB1306 保定市地方标准 DB1306/217—2023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2023-08-10发布 2023-08-30实施 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06/T217—2023 I前  言 本文件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定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定市农业科学院,博野县绿博农作物种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义平,滑帆,霍捷,刘富强,徐海娜,孙金恒,李文平,郭雪涛,梁欣, 柳红霞,于明友,张广元,李淑娟,李小虎。 DB1306/T217—2023 1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大球盖菇生产的栽培场地条件、栽培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建立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保定市林下大球盖菇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栽培场地条件 林地要求土壤肥力中上等、富含腐殖质、中度以上郁闭度的阔叶林。林地靠近水源,给水排水方便, 且无污染源。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规定。对于郁闭度低的林地,需要在初秋发菌期和春季5-6月份 高温期林间搭建遮阳网,降低培养料温度。 5栽培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6栽培技术 6.1播种时间 林下最高气温稳定在30℃以下时达到安全栽培时间,即可进行林下栽培。各地根据当地常年7月份、 8月份日最高气温结合当年具体天气情况确定栽培时间。 6.2培养料 6.2.1培养料选择 DB1306/T217—2023 2主料为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玉米芯、小麦秸秆、稻壳等,辅料为麦麸、玉米面等。玉米秸秆、 玉米芯等培养料需粉碎处理。培养料符合NY5099的规定。 6.2.2培养料配方 (1)玉米秸秆70%,稻壳27%,麦麸3%。 (2)玉米秸秆50%,稻壳25%,玉米芯22%,麦麸3%。 (3)小麦秸秆50%,木屑30%,玉米芯17%,麦麸3%。 各配方均加入配方总量2%~3%的生石灰调节pH值到7.5~8.0。培养料含水量调节在60%~65%。 6.3培养料堆积发酵 6.3.1发酵时间 根据栽培季节不同,培养料需要5d~7d的发酵期。7月份至9月份培养料发酵一般5d~6d,10月份、 11月份培养料发酵需要6d~7d。 6.3.2发酵方法 将秸秆铺到底层,厚约1m~1.5m,秸秆上面铺洒稻壳、玉米芯、麸皮、石灰等,使用木屑的配方 木屑提前1d~2d预湿,几种配料简单翻拌,然后喷水,边喷水边翻拌,直到含水量达到70%左右后, 堆成1.8m~2m宽、1.5m高、长度不限的堆。 发酵堆里面温度达到65℃~70℃后,维持24h,进行翻堆,同时检测、调整培养料水分含量和pH值, 重新堆料。 发酵料堆中心温度达到65℃~70℃,维持24h后,散堆降温。发酵好的培养料尽快起垄栽培。 6.3.3培养料标准 发酵好的培养料颜色黑褐,有弹性,放线菌量适中,水分65%左右,pH7.0左右。避免过度发酵大 量消耗营养导致后期产量下降,避免发酵不均匀导致栽培中杂菌大量发生。 6.4播种方法 6.4.1做畦 栽培方式采用垄式栽培,垄宽80cm,垄间距50cm,垄高10cm~15cm。 6.4.2播种铺料 菌种要求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菌龄合适、无杂菌感染、无病虫、无吐黄水等现象。菌种质量符合 NY/T1742标准。 采用单层菌种点播法。第一层培养料厚度10cm~15cm,播种时将菌种掰成2cm~3cm大小的块,菌 块间距10cm。每平方米使用菌种0.5Kg~0.6Kg。第二层培养料的厚度为10cm左右。 6.4.3覆土 播种完成后林下空气湿度小需及时覆土,如果林下空气湿度大可在7d~14d后进行人工培土或培土 机覆土,覆土厚度3cm左右。覆土选择质地松软、肥力中上等、保水透气的壤土,不宜选择沙土和黏 土。最后覆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草帘等)3cm~4cm。 DB1306/T217—2023 36.5菌丝体阶段管理 6.5.1温度 播种后,培养料温度控制在5℃~32℃,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温度偏低时可以加盖覆盖物如 塑料膜。温度过高时,可通过喷水、打孔、掀去塑料膜等措施来降温。 6.5.2湿度 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湿润。 6.6子实体阶段管理 6.6.1催蕾 菌丝长满培养料、出土、满足品种菌龄后,浇大水,使水渗透培养料,诱导菌丝体扭结出菇。 6.6.2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 6.6.2.1温度 现蕾后,即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子实体阶段温度保持在5℃~32℃之间,最适温度范围15℃~20℃。 6.6.2.2湿度 子实体阶段加大喷水量,使培养料湿度保持在60%左右,保持露土层湿润,水不渗入料层为宜。 增加喷水次数,提高空气相对湿度。 6.6.3子实体生长时间 子实体生长时间为当年秋冬季的9月下旬到11月中旬,和翌年春夏季的3月到6月中旬。 6.6.4越冬管理 冬季11月中旬,当夜晚最低温度稳定在0℃以下停止生长,停水,垄上覆盖薄膜或树叶,菌丝体自 然休眠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气温升高,微雾少量给水,使表层覆草和覆土湿润,促进菇蕾形成,进入 子实体管理阶段。 6.7采收 6.7.1采收标准 当子实体长至6~7分熟、菌柄与菌盖之间出现白色菌幕残片、内菌幕尚未破裂前及时采收。 6.7.2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手拿住菌柄基部,轻轻晃动旋转拧下。采后清除留在菌床上的残菇、及时填平料面。 6.8转潮 采收结束后,停止浇水,按菌丝生长阶段管理3d~5d。喷水催菇按第一潮菇出菇阶段管理。 7建立生产档案 DB1306/T217—2023 4建立大球盖菇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场地情况、品种来源、栽培措施及过程、采收时间、潮次、每潮 菇产量及销售情况。

pdf文档 DB1306-T 217-2023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保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6-T 217-2023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保定市 第 1 页 DB1306-T 217-2023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保定市 第 2 页 DB1306-T 217-2023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保定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05 13:04: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