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CCS 江 65.020.01 B 05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562—2021 山茶花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tting orchard establishment of Camellia japonica 2021 - 12 - 31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562—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圃地选择 .......................................................................... 1 5 采穗圃营建 ........................................................................ 2 6 病虫害防治 ........................................................................ 4 7 档案建立 .......................................................................... 4 I DB36/T 156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原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文才、熊璐瑶、左继林、龚春、雷小林、黄文印、王玉娟、幸伟年、高伟。 II DB36/T 1562—2021 山茶花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茶花采穗圃营建技术相关的圃地选择、新造采穗圃、高接换冠采穗圃营建、档案建 立等相关内容条款。 本文件适用于以生产山茶花穗条为主的山茶花采穗圃的营建及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1328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 1935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LY/T 1936 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 LY/T 2446 山茶花盆栽技术规程 DB36/T 755 茶花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造采穗圃 New cutting orchard plantation 采用新造的方式建设采穗圃。 3.2 高接换冠 Crown grafting 在油茶植株主干上嫁接茶花品种,以代替原来品种的技术措施。 4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半阴、土层疏松、厚度60cm以上、排灌良好、微酸性土壤的地块为宜。 5 采穗圃营建 5.1 新造采穗圃 1 DB36/T 1562—2021 5.1.1 品种设计 同一个品种栽植在同一区域,并做好标识。 5.1.2 苗木选择 宜选用2年生、高度为,有2~3个分枝的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容器苗。 5.1.3 栽植密度 根据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密度,宜采用1.5m~2m×3m,待林分郁闭后,再采用疏伐或移栽等方式改 成2m×3m或 3m×3m,对于急需穗条的品种可采用1.5m×1.5m 或1.5m×2m。 5.1.4 整地挖穴 秋末或冬季清除杂灌,石头等,进行翻耕,可根据地势采用全垦、条带垦地等方式整地。整地后挖 穴,规格为50cm×50cm×50cm,同时穴内回填表土及腐殖质。 5.1.5 施基肥 每个穴内施入有机肥(1kg~2kg/株),在穴底与表土充分拌匀,再填土直至高出地面10cm~20cm。 5.1.6 栽植 5.1.6.1 栽植时间 裸根苗在12月下旬到次年3月份植株尚未萌动时栽植为宜,容器苗栽植时间可适当推后到4月底。 5.1.6.2 栽植技术 有花蕾或已开花的应摘蕾或剪掉花朵;栽植时扶正苗木,保持根系舒展,分层踏实土壤,并于苗木 树蔸四周覆土盘高并压紧;栽植后浇透定根水。 5.1.7 抚育管理 5.1.7.1 松土除草 按照LY/T 1936中的规定执行。 5.1.7.2 培蔸 结合松土除草,将清除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 5.1.7.3 追肥 成活后第二年3月~4月施复合肥,每株施复合肥15g~20g,冬季施腐熟的饼肥80g~120g或有机肥 0.5kg~1.0kg,在植株树冠外沿采用直沟或环沟施,施肥沟深15cm~25cm,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培蔸 同步进行。以后施肥量随树体增大逐渐适当增加。 5.1.7.4 水分管理 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雨季要及时排水。 5.1.7.5 整形修剪 2 DB36/T 1562—2021 以冬季为主、夏秋季为辅,定植后植株主干长至50cm~70cm时,在距地面40cm~50cm处定干,之后 采取摘心、抹芽、疏枝,逐年培养主副枝进行树形培育。修剪遵循“去弱留强、去密留疏”的原则,剪 除病虫枝、枯死枝、徒长枝、内膛枝、下脚枝等,改善通风透光;幼树修剪不宜过度,剪除病虫枝、枯 死枝、徒长枝。 5.1.7.6 补植 对于种植未成活的,及时用相同品种的苗木补植。 5.2 高接换冠采穗圃营建 5.2.1 砧木林分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缓、林相整齐、生长旺盛的油茶林分,以壮龄林分为宜,宜选用树体健 壮、每株具有3~5个分枝角度适当、干直光滑、距地面高度50cm~80cm的主枝作嫁接砧木。根据现有 林分树体大小、树势强弱等控制密度,采用2m×3m 或3m×3m,对于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疏伐。嫁接前 开展林地清杂,并将杂灌等移至林地外。 5.2.2 嫁接时间 嫁接时间5月中下旬~7月上旬,穗条达到半木质化后及时嫁接。 5.2.3 穗条的采集与贮藏 采集树冠中上部外围发育良好、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以早晚采穗为宜; 宜随采随用,分品种采集,装袋后及时贴上标签,调运的穗条应做保湿处理,存放阴凉处或于4℃冰箱 保存。 5.2.4 嫁接 采用插皮接或撕皮嵌接进行高接换冠,插皮接按照LY/T 1935中的规定执行,撕皮嵌接按照DB36/T 755中的规定执行;嫁接时宜将同一个品种嫁接在同一区域,并做好标识。 5.2.5 接后管理 5.2.5.1 保湿与遮荫 嫁接后须将遮荫罩保留,直到9月份秋伏天过后解除遮荫罩,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可适当推迟解罩, 其间宜将罩内新梢及砧木喷施多菌灵等灭菌剂1~2次;如保湿袋内积水,需及时松绑将积水放掉;如 保湿袋被虫蚁等弄破,需及时更换;当新梢长高触及保湿袋时,应适当上移保湿袋。解罩前先将保湿 袋开一小口,待新梢适应了外界环境后,于阴天或傍晚除去保湿袋,保留遮荫。 5.2.5.2 除萌 及时抹除砧木萌芽。 5.2.5.3 解绑 当新梢长高触及罩时适当上移遮荫罩,10月底解除遮阴罩,翌年春季拆除胶带,对没有抽梢的接 芽在翌年进行解绑。 5.2.5.4 截干 3 DB36/T 1562—2021 对嫁接后穗条生长良好的大树于当年冬季树体休眠期对其营养枝截干,按照LY/T 1935中的规定执 行,并用油漆或凡士林密封断面,截干后仍需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芽条;对嫁接后新梢生长较差或芽 未抽梢的大树可保留其营养枝至翌年截干。 5.2.6 抚育管理 5.2.6.1 垦复 砍除林地杂草,结合施肥进行林地垦复。 5.2.6.2 施肥 于冬季施肥,每株视植株大小施5kg~10kg有机肥与200g复合肥,距离树干基部30cm或沿树冠投影 地外沿挖环状沟或条状沟进行沟施。 5.2.6.3 整形修剪 以冬季为主、夏秋季为辅,参照执行,剪除病虫枝、枯死枝、交叉枝等,使树冠均衡发展。 6 病虫害防治 以营林措施、生物防控、药物防治结合,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控,其中根腐病、蛀茎虫、茶梢蛀蛾防 控按LY/T 1328中的规定执行,炭疽病、煤污病、花腐病、叶枯病、蚧壳虫、蚜虫等其它病虫害防控按 LY/T 2446中的规定执行。 7 档案建立 建立采穗圃技术档案,包括林地基本情况、圃地设计文件、地形图、品种定植图或嫁接定位图、 品种及其来源、营林或改造时间、措施、抚育管理技术、穗条生产、销售记录等;同时制作电子档 案;做到资料齐全、专人保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6-T 1562-2021 山茶花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3:20: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