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01 CCS B 0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529—2021 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 of "Three controls "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rice 2021 - 12 - 14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529—2021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种子准备 .......................................................................... 2 6 培育壮秧 .......................................................................... 2 7 移栽 .............................................................................. 2 8 “三控”施肥 ...................................................................... 3 9 大田水分管理 ...................................................................... 3 10 病虫草害防治 ..................................................................... 4 11 收获及储藏 ....................................................................... 4 I DB36/T 152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崇仁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文喜贤、钟旭华、尹建华、程飞虎、曾勇军、胡翊炜、陈忠平、邓达孙、乐丽 红、刘凯丽、武志峰、李丹、张昊、高春庭、邹珍太、王冠东。 II DB36/T 1529—2021 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种子准备、培育壮秧、移栽、“三控” 施肥、大田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收获及储藏等。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水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0 稻谷(安全储藏与品质)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DB36/T 1077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6/T 1239 双季稻(早直播 晚抛秧)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Three controls”nutri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irrigated rice 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主要内容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控 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氮肥后移,控制无效分蘖和最高苗数,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减少农药用量。 3.2 水稻“三控”栽培技术 "Three control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irrigated rice 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为核心,以壮秧培育、插足基本苗、优化水分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等技术 为配套,组装集成的水稻栽培技术。 3.3 地力产量 Yield without fertilizer input 水稻在不施用某一营养元素肥料的情况下,依靠土壤、灌溉水等供应的养分所获得的稻谷产量。 1 DB36/T 1529—2021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847的要求。 5 种子准备 5.1 品种选择及搭配 选用已通过品种审定或获得引种许可(备案)的米质优、丰产稳产性好的水稻品种。双季稻区,早 稻和晚稻品种在赣北、赣中、赣南地区两季生育期分别控制在215d、220d、230d以内。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的规定。 5.2 用种量 2 每667m 大田用种量分别为:杂交稻早稻2.0kg~2.5kg,晚稻1.75kg~2.0kg,一季稻1.50kg~1.75 kg;常规稻早稻4.0kg~4.5kg,晚稻3.5kg~4.0kg,一季稻3.0kg~3.5kg。用种量根据千粒重大小相应 调整。 6 培育壮秧 6.1 播种期 早稻播种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2℃以后,抢晴播种;一季稻根据品种生育期及特性、秧龄弹 性和前茬作物成熟期,选择适宜时期播种;双季晚稻根据安全抽穗期、早稻收获期和秧龄弹性,适时播 种。 6.2 稀播匀播 2 湿润育秧按秧田:大田=1:10 备足秧田;抛秧每 667m 大田用 434 孔秧盘,早、晚稻 65 片~75 片, 2 一季稻 60 片~70 片;机插育秧按秧田:大田=1:80 备足秧田,每 667m 大田用 58cm×23.5cm×2.5cm 的 秧盘早、晚稻 35 片~38 片,一季稻用 25 片~28 片。播种应均匀,对于抛秧田,早、晚稻杂交稻每孔 2~3 粒谷,常规稻 4~5 粒谷,一季稻杂交稻每孔 1~2 粒谷,常规稻 3~4 粒谷;对于机插田,杂交稻 每盘播种量 50g~70g,常规稻每盘播种量 100g~120g。 6.3 秧田施肥 2 湿润育秧每 667m 秧田施 45%三元复合肥 20kg~25kg 作基肥,2 叶 1 心期施尿素和氯化钾各 2kg~ 3kg 作“断奶肥”,移栽前 3d~4d 施尿素 5kg 左右作“送嫁肥”。秧盘育秧配制了营养土的,看苗补 施“送嫁肥”。 6.4 秧田水分管理 湿润育秧在播种后至 1 叶 1 心期保持沟里有水,水不上畦面。1 叶 1 心至 3 叶 1 心期,保持土壤湿 润。3 叶 1 心期后保持浅水层,不能淹没心叶。秧盘育秧,一般保持田间无水,应避免干旱缺水。灌溉 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7 移栽 2 DB36/T 1529—2021 7.1 秧龄 早稻湿润育秧 25d~30d,抛秧 20d~25d,机插 18d~23d;一季稻湿润育秧 20d~25d,抛秧 18d~ 25d、机插 15d~18d;晚稻湿润育秧 20d~25d,抛秧 18d~25d,机插 15d~18d。 7.2 大田耕整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晒田,双季稻田均可秸秆还田。翻耕或旋耕后上水耙田整地,达到田平、 田面落差不超过3cm。抛秧田,在抛秧前秸秆还田后要翻耕整平,早稻保持浅水泥浆,中、晚稻保持水 层深度2cm左右,以降低漂苗率和死苗率。 7.3 插足基本苗 人工移栽:早、晚稻栽插规格 20cm×16.5cm 或 23.3cm×13.3cm,杂交稻每蔸 2 粒~3 粒谷苗,常 规稻每蔸 4 粒~5 粒谷苗;一季稻栽插规格 23.3cm×16.7cm,杂交稻每蔸 2 粒-3 粒谷苗,常规稻每蔸 3 2 2 粒~4 粒谷苗。抛秧:早、晚稻每 667m 抛 65 片~75 片,抛植 2.2 万~2.5 万蔸;一季稻每 667m 抛 60 片~70 片,抛植 1.8 万~2.0 万蔸。机插:选择 7 寸机,早稻机插规格为 25cm×13cm,中、晚稻为 25cm ×14cm,早、晚稻取最大档取秧量,中稻取中档取秧量。 8 “三控”施肥 8.1 目标产量 一般在前3年区域平均稻谷产量的基础上,增加10%~15%。地力产量是在不施用氮肥条件下收获的 2 2 稻谷产量,一般早稻或晚稻每667m 为200kg~300kg;一季稻每667m 为300kg~400kg。 8.2 确定总施肥量 总施氮量根据目标产量和无氮区地力产量确定:以地力产量为基数,每增产 100kg 稻谷需增施氮肥 5kg 左右;磷、钾肥用量按 N:P2O5:K2O=1:0.3~0.5:0.8~1 折纯计算。对于茎秆纤细、抗倒性差的品种 或组合,要适当降低产量目标,严格控制氮肥总量。 8.3 确定不同时期施肥量及比例 氮肥施用一般按照基肥:蘖肥:穗肥:粒肥为 5:2:2:1 比例确定大田各阶段的施氮量。其中分蘖肥 迟施,早稻在移栽后 13d 左右施用,中、晚稻在移栽后 11d~14d 施用。穗肥掌握在幼穗分化 2 期施用, 并掌握“宁迟勿早”的原则。早稻一般穗粒肥合并施用,中、晚稻苗数偏多、叶色偏深时不施粒肥;优 质稻一般不施粒肥,穗粒肥合并施用,后期视苗情可补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亩用 200g 磷酸二氢钾 兑水 50kg 喷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 50%作基肥、50%作穗肥施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 定。 9 大田水分管理 2 移栽后保持浅水层,促进早返青、早分蘖,当全田苗数达到目标有效穗数 80%时(茎蘖数每 667m 早稻 16 万

pdf文档 DB36-T 1529-2021 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1529-2021 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1529-2021 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1529-2021 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3:33: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