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65.020.20 CCSB05 4116 周口市地方标准 DB4116/T048—2023 周麦38号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23-10-12发布 2023-11-11实施 周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16/T048—2023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周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华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 大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楠楠、邹少奎、张倩、董欣、李帅、王丽娜、杜晓宇、吕永军、李顺成、于 仕佳、李韵唱、韩玉林、王静、于海飞。 DB4116/T048—2023 1周麦38号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周麦38号小麦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主要性状指标、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 虫草害防控、非生物胁迫灾害防控、收获。 本文件适用于周口区域内周麦38号小麦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4260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作业规程 DB41/T1027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防控技术规程 DB41/T1403冬小麦晚霜冻害防御技术规程 DB41/T1500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DB41/T1570小麦干旱防控技术规程 DB41/T1804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T2015小麦田间杂草防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周麦38号 DB4116/T048—2023 22022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一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品种来源周麦22号/周麦24号 矮,审定编:国审麦20220041。 3.2 出苗期 田间50﹪以上幼苗胚芽鞘露出地面1厘米时的时期。 3.3 抽穗期 田间50﹪以上麦穗顶部小穗(不算芒)露出叶鞘,或在叶鞘中上部裂开见小穗时的时期。 3.4 成熟期 大多数麦穗的籽粒变硬,大小及颜色呈现本品种固有特征的时期。 4主要性状指标 4.1壮苗指标 4.1.1越冬期指标 越冬期主茎叶龄6叶1心,单株分蘖4~5个,单株次生根8~10条。 4.1.2返青期指标 返青期主茎叶龄7叶1心,单株分蘖5~7个,次生根10条以上。 4.1.3拔节期指标 拔节期主茎叶龄9叶1心,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 4.2群体动态指标 每667m2基本苗14~18万头,越冬期群体75~85万头,春季最高群体不超过95万头,成穗数40~42 万穗。 4.3产量结构指标 每667m2成穗数40~42万穗,穗粒数36~38粒,千粒重44g~46g。 5播前准备 5.1种子准备与处理 5.1.1种子质量 DB4116/T048—2023 3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5.1.2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按照GB/T15671的规定执行。药剂防治按照DB41/T1500的规定执行。拌种量在50kg 以下采用人工拌种,拌种量在50kg以上采用机器拌种。 5.2整地 5.2.1土壤肥力和墒情 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有机质含量≥12g/kg,全氮(N)含量≥1.0g/kg,速效磷(P2O5)含量≥15mg/ kg,速效钾(K2O)含量≥120mg/kg。播前耕层土壤适宜相对含水量为70%~80%,墒情不足时,应灌水 造墒。 5.2.2深耕细耙 深耕深度25cm以上、旋耕(2遍)深度15cm以上,做到不漏耕。深耕或旋耕后耙磨2~3遍, 耙实耙透,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 5.2.3秸秆处理 秸秆还田质量应符合NY/T500的规定。 5.2.4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和吸浆虫严重发生地块,每667m2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3kg拌细土25kg,耕地前均匀 撒施于地面,随犁翻入土中。 5.3施肥 肥料施用按照NY/T496的规定执行。 6播种 6.1播期 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20日。 6.2播量 适期播种播量10kg~12kg。10月20日后每推迟播种3d播量每667m2应增加0.5kg,但每667 m2播量最多不应超过15kg。 6.3播种方法 采用20cm~25cm等行距播种,播种深度以3cm~5cm,播后及时镇压。 DB4116/T048—2023 47田间管理 7.1出苗期-越冬期管理 7.1.1查苗补种 出苗后对缺苗断垄超过10cm以上的地方,用浸种至露白后的种子及早补种;或在小麦3叶期至4叶 期时带土移栽,移栽时覆土深度为上不压心,下不露白。补苗后压实土壤再浇水。 7.1.2冬季灌溉 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喧虚不实或缺墒的麦田应进行冬灌。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日平均气 温达到3℃以上,土壤状态为夜冻昼消时,选择晴暖天气上午9点至下午3点进行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 灌。 7.1.3中耕除草 降雨或浇水后土壤出现板结时要适时中耕,破除板结,灭除杂草,促根、蘖健壮生长。对群体偏大、 生长过旺的麦田,可采取深中耕断根或镇压措施,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 7.2返青期-抽穗期管理 7.2.1追肥浇水 正常生长的麦田,追肥应推至拔节期,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对于晚播群体在70万头以下的麦 田,应在返青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尿素12kg~15kg;旺长麦田追肥推迟至拔节后期,每667m2追 施尿素8kg~10kg。 7.2.2化控防倒 在小麦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每667m2用10%的抗倒酯·烯效唑微乳剂20ml~30ml,加水50kg 进行叶面喷雾。 7.3灌浆期-成熟期管理 灌浆期每667m2用尿素0.5kg~1kg和磷酸二氢钾0.15kg~0.2kg加水50kg进行叶面喷洒。 促进小麦籽粒灌浆,防止干热风灾害。 8病虫草害防控 8.1主要病虫害防控 主要病害防控按照DB41/T1804的规定执行;主要虫害防控按照DB41/T1500的规定执行;农药 合理使用按GB/T8321的规定执行;安全使用按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 8.2杂草防除 小麦田间杂草防除按照DB41/T2015的规定执行。防除时间宜选择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麦 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时进行。若冬前未喷施除草剂,应在返青期进行,拔节之后不能再 DB4116/T048—2023 5使用化学除草。 8.3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按照DB41/T1500的规定执行。 8.4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 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按照NY/T4260的规定执行。 9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防控 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防控按照DB41/T1027的规定执行。 10小麦干旱防控 小麦干旱防控按照DB41/T1570的规定执行。 11冬小麦晚霜冻害防御 冬小麦晚霜冻害防御按照DB41/T1403的规定执行。 12收获 12.1田间去杂 收获前10d~20d进行田间去杂,拔除田间杂草、异品种植株。 12.2机械收割 完熟初期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防止机械混杂。及时收获,防止籽粒遇水发芽霉变。

pdf文档 DB4116-T 048-2023 周麦38号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周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6-T 048-2023 周麦38号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周口市 第 1 页 DB4116-T 048-2023 周麦38号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周口市 第 2 页 DB4116-T 048-2023 周麦38号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周口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1-16 22:07: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