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05 DB3310 浙 江 省 台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0/T 49—2018 设施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8 - 11 发布 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9 -01 实施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 则起草。 本标准由台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台州市博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台州市黄岩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海忠、顾江波、金罗漪、林媚、李迪、林太赟、江景勇、陈辉、 徐婉玲、王伟玲、史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10/T 49—2018 设施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草莓基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果实采收、 包装、标签、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草莓基质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787 草莓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05 无公害食品 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施草莓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它设施来改变或控制草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 肥料、二氧化碳等)进行调控栽培的草莓。 3.2 基质 利用无机物(如珍珠岩、蛭石、泥炭等)、有机物(如农作物秸秆、菇渣、椰衣纤维等)一种或几种 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一个对根际生长环境相对稳定并具有缓冲的栽培介质。注意有机物要经过充分发 酵或高温处理。 3.3 基质栽培 利用基质固定草莓根系,并利用滴灌设施提供植株生长发育所需水肥的一种栽培技术。 4 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地块建立集中连片的草莓种植基 地,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1 DB3310/T 49—2018 5 品种选择 设施草莓宜选用休眠浅、成熟期早、抗病性强、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型整齐、风味佳、优质丰产的 品种,如红颊、越心等。 6 栽培管理 6.1 大棚消毒 充分利用七、八月份晴热高温天气,闷棚一个月进行杀菌消毒。 6.2 栽培床准备 6.2.1 离地高架栽培床规格 栽培槽用钢架固定,离地 80 cm~100 cm,宽26 cm~30cm、深18 cm~20 cm,宽窄行布设(宽行距 90cm, 窄行距 40 cm)。 6.2.2 非离地栽培床规格 栽培槽槽宽 30 cm、深 20 cm,行距 50 cm~60 cm,栽培槽底部及四周铺一层 0.1mm聚乙烯塑料薄膜, 使之与土壤完全分离。 6.3 基质管理 一般选用椰糠作为草莓栽培的基质。椰糠加水浸泡直至均匀且无明显结块。基质混匀后进行淋水洗 3 盐,pH为中性。将混合好的基质装入栽培槽中,每m栽培槽铺设基质约0.065 m 左右,铺设基质要呈龟 背形,注意排水通畅。基质每两年更换一次。 6.4 定植 6.4.1 种苗选择 草莓苗宜采用穴盘苗,其特点是适合远距离运输,定植时省工、省力,没有缓苗期,成活率高,便 于规范管理。 选用60天~100天苗龄,根系发育良好,具4片~5片叶的无病虫种苗。 6.4.2 定植时间 根据花芽分化程度判断,在花芽分化时开始定植。台州地区一般在九月中下旬开始定植。 6.4.3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摘除老叶、病叶,浇透水,根据草莓苗的粗壮程度分类定植。基质定植种苗前,洗掉种苗带 的泥土有较高的成活率,长势会比带泥定植的要好。 6.4.4 定植方法 定植时挖一个深度约为 10cm,直径为 5cm~6cm的穴,然后将草莓苗沿着槽架斜度弓背朝外放入穴 中,上不埋心下不露根。采用双行三角形种植方式,株距 18cm~20cm。 6.4.5 定植密度 2 DB3310/T 49—2018 2 定植时按照草莓的品种特性而合理安排株数。一般生长势旺盛的品种如红颊要适当稀植,每 667m 2 种植(6000~6500)株;生长势中等或偏弱的品种如越心等定植株数要适当增加,每 667m 种植(6500~ 7000)株。 6.5 盖膜 用厚度0.03mm的地膜在草莓谢蕾后进行覆膜。展开覆盖膜,对准中线位置,将地膜盖在草莓苗的床 架上;用手轻压地膜表面,找到草莓苗位置后用小刀将膜撕成“一”型小口。 然后反手两指伸进洞中, 绕草莓苗底部一周将所有茎叶轻轻取出。最后将地膜拉紧,将左右两边垂下的地膜固定在床架上。 6.6 肥水管理 6.6.1 滴灌施肥系统 每槽铺设两条内嵌式滴灌管(带),滴头朝上,滴头间距一般18cm~20cm。施肥罐容积不低于15 升。 6.6.2 肥料选择 肥料的选择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选择全水溶性、全营养性、各元素之间不会发生拮抗反应、不 会引起水pH的剧烈变化、对灌溉系统的腐蚀性较小的配方肥料或液体肥料,或者水溶性专用复合肥料系 列。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选用不同配方肥。 6.6.3 施肥 2 根据草莓不同生育期需肥特性的不同,定植至开花期每天滴灌三次,每 667m 每次3min;开花至膨 2 2 大期每天滴灌两次,每 667m 每次3min;采收前期每天滴灌两次,每 667m 每次3min。开花前以N肥为主, 开花结果期则以K肥为主,生长过程中要根据草莓的生长情况酌情肥水。 6.6.4 水分管理 定植后要浇透基质,保持水分充足。其基质的湿度保持在75%左右,即定植前后一周时间要保持叶 片有水珠。 开花期大棚湿度保持在60%左右,以利于授粉受精;果实膨大期棚内湿度保持在60%~80%为宜,湿 度大时要及时通风除湿。 6.6.5 及时补苗 定植浇水后要及时检查,若出现露根或淤心苗及不符合花序预定伸出方向的植株,应及时调整或重 新栽植,漏栽的应及时补苗补水,以保证全苗。 6.7 温光管理 6.7.1 温度调节 基质温度在 15℃~20℃最佳,不得低于 10℃。若基质温度低于 10℃时,采取收拢遮荫网,关闭外 保温,密闭大棚,打开加温设备等措施进行保温。 生长期棚内温度保持在 25℃~30℃;开花期保持在 25℃左右,果实膨大期白天保持在 20℃~25℃, 夜间 5℃~7℃。若大棚内温度高于 30℃,采取展开遮荫网,打开外保温和通风窗等措施进行降温;若 大棚内温度低于 25℃,采取收拢遮荫网;低于 10℃时,关闭外保温和密闭大棚;低于 5℃时,关闭内 保温并打开加温设备等进行保温。 3 DB3310/T 49—2018 6.7.2 光照调节 栽植后如遇晴天烈日,可用遮阳网进行遮阴,成活后要及时晾苗,注意通风炼苗,以免突然撤除遮 阳物后阳光灼伤幼苗。草莓整个生育期光照强度保持在 20000~50000LX。结果期采用补光灯补光,以 2 利于坐果。冬季为了维持株势,采用电灯延长照明的方法。一般每 667m 装总量为 4 kW 的白炽灯。延长 光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天黑后连续光照(2~3)hr,另一种方法是天黑后每小时照光(10~15)min, 直至天明。 6.8 植株管理 在草莓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及时掰除匍匐茎、病叶、老叶。每株草莓的叶片数尽可能保持在5片~7 片叶,以保证足够的光合面积,同时应避免叶片数太多而影响通风透光。顶花序抽生前保留一个芽,顶 花序抽生后保留左右各一个芽。座果期疏除畸形果、病果。一般情况下,顶花序保留 5个~6 个果,第 一和第二腋花序各留 4个~5 个果,第三和第四腋花序各留 3个~4 个果。 6.9 放蜂管理 2 每667m 放蜂(1~2)箱。一般在第一批花蕾形成时,即可在棚内放养蜜蜂,在放入蜂箱之前,所 有防病虫害工作必须完成。草莓开花后在傍晚将蜂箱搬入大棚内,放置在大棚中部 0.5 m高的箱架上, 蜂巢口朝东或朝南。蜂箱内外覆盖保温材料,将蜂巢口缩小到仅能容(2~3)只蜜蜂进出。 6.10 病虫害管理 综合应用物理防治(如黄、蓝色板)、生物防治技术(如以螨治螨、以虫治虫)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采用化学防治的,其用药管理应符合 NY/T 5105 和 NY/T 393 的规定。也可参照 DB33/T 928 的要求。 7 果实采收与贮运 草莓采收与贮运应符合NY/T 2787的规定。用的容器要浅,底部要平,内壁光滑,内垫柔软衬垫物。 冬季和早春应在果实表面着色达到 90%采收;早春过后气温上升,为防止软化,采收期适当提前。在早 晨露水已干至中午期间或傍晚转凉后采收,采摘的果实要求果柄短,无机械损伤,并分级盛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310-T 49—2018 设施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台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10-T 49—2018 设施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台州市 第 1 页 DB3310-T 49—2018 设施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台州市 第 2 页 DB3310-T 49—2018 设施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台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14:5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