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江西省标准化条例 (2020年7月24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 目 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标准的制定 第三章标准的实施 第四章“江西绿色生态”标准特别规定 第五章监督管理与服务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省标准化工作,发挥标准在技术进 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规范、引领及推 动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行政法规 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管理和5 10 15 20服务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 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 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 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级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标准化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 算。 鼓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本级财政资金,用于标准化工 作的扶持、奖励等。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研究制定标准 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解决标准化改革发展中的重 大事项。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标准化协 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标准化工作中的重大事 项。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 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管理本部门、 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5 10 15 20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 加强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国际、国家标 准化技术机构、培训机构落户本省。 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单位及个人,参 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培育和推动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 企业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结合实 际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省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工作 需要参与区域标准化协调合作,协商区域内标准化重大事项, 促进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 调发展。 推进军民标准的衔接转化,提升军民标准的兼容性。 第七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从事标准化专业工 作的人才培养纳入省、设区的市人才发展战略,培养标准化基 础知识扎实、专业水平高、熟悉国际标准化规则的人才。 鼓励并支持高等院校等开设标准化 课程和专业,培养标准 化专业人才。 第八条 建立标准 创新奖励制 度。对在标准化工作中 做出 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予以表彰和奖 励。 第九条 建立技术 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 互通支撑机制, 支持重大科技 成果转化为标准。 对于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5 10 15 20效益、生态 效益的标准 创新成果,纳入本省科 学技术奖励的 评 奖范围。 第二章标准的制定 第十条 为 满足本行政区域自 然条件、风俗习惯、地理标 志产品和生态 文明建设等特 殊技术要求,省人民政府标准化主 管部门可以制定地方标准。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 殊需要,经省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 批 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 符合市场 竞争和创新发展的需要,适 宜由企业、社会团体 等市场主体制定标准的,一 般不制定地方标准。 第十一条 地方标准制定应当 遵循评估立项、 编制计划、 组织起草、征求意见、社会 公示、技术 审查、编号、发布、备 案等程序。 对生态文明、突发公共事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 急需的具有 重要影响的地方标准项目,应当 优先立项并及 时完成。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 向社会免费公 开地方标准 文本。 地方标准制定的 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 组 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承担地方标准的 起草、技术 审查工作。 未 组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应当 成立专家 组,承担地方标准的 起草、技术 审查工作。5 10 15 20第十三条 对暂不具备制定地方标准条 件,又需要统一技 术要求的,省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可以参 照地方标准制定 程序,制定地方标准化指 导性技术 文件,供科研、设 计、生产 和管理等人员参 考使用。 第十四条 鼓励 学会、协会、商会、 联合会、 产业技术 联 盟等社会团体协调 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 满足市场和 创新需要 的团体标准, 由本团体 成员约定采用 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 供 社会自 愿采用。社会团体可以单 独或者联合其他社会团体制定 团体标准。 第十五条 制定团体标准应当保 证各参与主体平等 获取相 关信息,反映各参与主体的共同需求,并应当 组织参与的 成员 对起草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 查分析、实验、论证。 第十六条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 或者与 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 非企业、社会团体的教育、科研机构等单位制定本单位 产 品、服务、管理标准的,可以参 照企业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关 键共性 技术和区域 产业集群等领域, 利用自主 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 准、企业标准。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 相关技术要求、 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第十八条 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5 10 15 20不得低于强制性标准的 相关技术要求。 制定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应当有 利于科学合理 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推 广科学技术成果,增强产品安全 性、通用性和可 替换性,提高经济 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 效 益。 禁止利用标准实施 妨碍商品、服务自 由流通等 排除、限制 市场竞争的行为。 第十九条 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应当 按照国务 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并 公布的编号规则进行 编号。 企业联合制定的企业标准,以企业标准 形式各自编号、发 布。 第三章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条 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的产品,禁止提供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服务。 第二十一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对其提出立 项申请并组织起草的地方标准,应当采 取配套措施,推进地方 标准的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政府采 购、 社会治理等方 面,应当加强推荐性标准引用,促进推荐性标准 实施。 第二十二条 鼓励通过 认证认可等合 格评定活动推动推荐 性标准的实施。 认证认可活动及企业 获得的认证证书、标志的5 10 15 20使用,应当 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推荐性标准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执行 : (一)法律、法规 或者强制性标准引用的; (二)企业在 产品包装、说明书或者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 台上进行了自 我声明公开的; (三)合同当事人 约定作为 产品或者服务交 付的质量依据 的; (四)列入强制性 产品认证目录的。 第二十三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 建立地方标准实施 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根据标准实施 信息反 馈、评估情况,对有关标准 之间重复交叉或者不衔接配套的,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作 出 处理或者通过标准化协调机制 处理。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可以委 托第三方机 构对地方标准进行 评估。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在使用地方标准的过 程中,向 标准化主管部门 或者有关部门提 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四条 社会团体应当 公开其团体标准的 名称、编 号、发布文件等基本 信息。 团体标准 涉及专利的,还应当公开标准 涉及专利的信息。 鼓励社会团体在 全国标准 信息公共服务平 台公开其团体标准的 名称、编号及涉及专利情况等信息。5 10 15 20鼓励社会团体 公开其团体标准 全文和外文版本。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 公开其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推荐性 标准、团体标准 或者企业标准的 名称和编号。 企业执行自行制定 或者其他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的,应当 通过全国标准 信息公共服务平 台向社会公开产品、服务的 功能 指标和 产品的性 能指标及其 对应的试验方法。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 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其生 产的产品、提 供的服务应当 符合企业 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标 准制定主体 宣布废除的标准,企业 继续执行的,应当先转化为 企业标准。 企业研制 新产品,改进 产品,进行技术改 造,应当 符合标 准化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化要求。 企业应当保 证公开执行的标准 真实、准 确。 第二十七条 企业通过 电商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的,应当在商品 信息页面的显著位置标示标准编号。 第二十 八条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主体, 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组织对标准进行 复 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复审并修订的地方标准应当重 新公布;团体标准与企业标 准应当 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重 新公开。 第二十 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开展标准化 试点 示范和宣传工作, 传播标准化理 念,推广标准化经 验,推动 全5 10 15 20

.pdf文档 法律法规 江西省标准化条例2020-07-24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法律法规 江西省标准化条例2020-07-24 第 1 页 法律法规 江西省标准化条例2020-07-24 第 2 页 法律法规 江西省标准化条例2020-07-24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4: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