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宜 DB4205 昌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5/T 73—2020 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ng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2020 - 10 -30 发布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30 实施 发 布 DB4205/T 73—2020 目  次 前  言························································································································ II 引  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2 5 生产技术管理··············································································································· 2 6 采收与贮运·················································································································· 4 7 生产档案管理··············································································································· 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鱼腥草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5 I DB4205/T 73—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宜昌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当阳市两河镇农业服务中心、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当阳市长坂坡农业专业合作社、三峡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起草人:谭澍、吴方华、徐小燕、廖文月、杨孔涛、韩玉萍、尚淼、黄聪、刘建玉、牟愔、 林建新、李念祖、胡淼、朱林、谈兵、闫潇、邵明珠、杨杰、郑继东、易礼美、彭金波、周家武、何明 华、张鹏、刘姝、陈义。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宜昌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 联系电话:0717-6777961,邮箱:[email protected];或者反馈至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系电话: 0717-6671246,邮箱:[email protected]。 II DB4205/T 73—2020 引  言 鱼腥草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的药食两用中药材品种之一,富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生 物碱、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作为宜昌地区重要的特色蔬菜品种,鱼腥草具有适应性广、 产量高、效益稳等特点,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宜昌地区的鱼腥草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产出效益相差较大,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指导生产。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我市鱼腥草主产区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在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及总结多年生产 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文件,对我市鱼腥草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II DB4205/T 73—2020 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鱼腥草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采收与贮运、生产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宜昌地区的鱼腥草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鱼腥草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别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蕺菜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高达60cm。 叶薄纸质,密被腺点,宽卵形或卵状心形。具根茎,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无毛或节被柔毛,有时紫 红色。 3.2 种茎 Seed stem 作为繁殖材料的根茎。 3.3 摘心去蕾 Removing bud tips and flower buds 去除植物的顶芽和花蕾,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 1 DB4205/T 73—2020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疏 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种茎繁殖 采取无性繁殖方式。每年2月至3月,选取粗壮无病斑的成熟根茎,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成10 cm-12 cm 长的茎段,每个茎段留2个以上根节,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30min后晾干。按20 cm-25 cm行距在苗 床上开挖深度为4 cm-5 cm的浅沟,将晾干后的节段按8 cm-10 cm的株距摆植于浅沟内并覆土6 cm-10 cm, 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9月以后可根据种植需要挖取根茎作种茎用。 5.2 茬口安排 全年均可种植,最佳种植时间为12月至次年1月,高山地区可根据海拔适当延迟。不宜连作。若连 2 作,可使用“棉隆”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虫卵及草籽,具体方法:土地旋耕后浇水保持湿润,每667 m 撒施棉隆(98%-100%微粒剂)20 kg-30 kg后旋耕均匀,盖膜密封20天以上,揭膜敞气15天后播种。 5.3 整地 选好地块后,彻底清除杂草、碎石,深耕晒垡。栽植前耕翻耙平,使土壤疏松、平整。因地制宜带 墒作畦,低洼地和冷浸地做成高畦,高地做成低畦或平畦,畦宽2 m-3 m。 5.4 基肥 2 结合整地,每667 m 施腐熟农家肥2500 kg-4000 kg(或商品有机肥160 kg,微生物菌剂5 kg)、 30%硫基复合肥80 kg、硫酸钾15 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 5.5 5.5.1 栽植 种茎准备 选择新鲜、粗壮、无病虫害的种茎,用消毒好的剪刀剪成10 cm-12 cm长的茎段,每段保留2个以上 根节,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30min后晾干备用。 5.5.2 定植 按行距20 cm-25 cm在畦面开15 cm宽、10 cm深的栽植沟,顺沟两侧交错摆植两行种茎段,株距5 cm2 8 cm,每667 m 用种量80 kg-100 kg。土壤含水量低于30%时浇定根水,畦面覆盖一层玉米秸秆或稻草, 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温,促进萌发。 5.6 5.6.1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2 前期主要采取化学方式除草。在定植后出芽前,每667 m 用96%精异丙甲草胺60 ml-90 ml兑水喷雾, 2 防止一年生禾本科及部分阔叶杂草萌芽;在杂草2叶-3叶时,每667 m 用5%精喹禾灵乳油50 ml-60 ml兑 水喷雾除草。中后期主要采取人工方式除草。 2 DB4205/T 73—2020 5.6.2 水分管理 保持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及时灌溉,以喷灌方式为宜,灌溉水应符合NY/T 391要求。 雨季及时排水,保证田间排灌畅通。 5.6.3 追肥 2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前期以氮肥为主,齐苗后至封行前,每667 m 追施尿素10 kg; 2 中期每667 m 追施40%以上的高磷高钾硫基复合肥10 kg;后期可采用沼液进行根外追肥4次-5次,每7 d-10 d喷施1次。不应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尿和硝态氮肥,采收前30 d不应施肥。 5.6.4 摘心去蕾 及时摘心去蕾。茎叶生长过旺时摘心,抑制长高,促发侧枝;开花现蕾时摘蕾,避免养分消耗,促 进地下茎生长。 5.7 病虫害防治 5.7.1 主要病虫害 鱼腥草主要病害有白绢病、根腐病、茎腐病和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红蜘蛛 等。 5.7.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采收前30 d禁止使用农药。 5.7.3 防治方法 5.7.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和密植,提高通透条件,清洁田园,及时清除枯枝和病株并集中处理。 5.7.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2 a) 灯光诱杀。每 1hm 安装一支 20W 黑光灯,在春夏成虫羽化盛期诱杀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 b) 毒饵诱杀。在成虫发生期,在质量比为 6

pdf文档 DB4205-T 73-2020 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 宜昌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05-T 73-2020 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 宜昌市 第 1 页 DB4205-T 73-2020 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 宜昌市 第 2 页 DB4205-T 73-2020 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 宜昌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48: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