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浙 江 DB3301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1/T 1090—2018 覆盖出笋早竹林种竹留养技术规程 2018 - 06 - 20 发布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20 实施 发 布 DB3301/T 109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余杭区竹业协会、杭州市余杭区林业工作站、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 中心、杭州市余杭区质量计量监测中心、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 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杭州绿丰竹笋专业合作社、杭州余杭区径山镇张树峰家庭农场、杭州余杭区余杭 街道戴家家庭农场、杭州余杭区上湖明山竹笋专业合作社、临安中木桥家庭农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军、李辉、邵香君、童志鹏、刘彩凤、任超、史磊、吴惠英、张建军、张树 峰、张燕萍、周亚娟、黄建明。 I DB3301/T 1090—2018 覆盖出笋早竹林种竹留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覆盖出笋早竹林种竹留养的术语和定义、 种笋留养前管理、种笋留养管理、种竹培 育管理、种竹后期管理、其他抚育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覆盖出笋早竹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834 早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LY/T 2138 早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等级 DB33/T 224-2015 菜竹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早竹 又名雷竹、早园竹,隶属禾本科刚竹属,学名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Carr) A.et. C.Riv。 自然出笋期为3月上旬~4月中旬。 3.2 覆盖出笋 用竹叶、稻草、砻糠等生物材料覆盖于丰产早竹林地中,通过覆盖物发酵、增温和保温,促使笋芽 萌动生长,提早出笋的一种措施。 3.3 种竹 覆盖出笋早竹林在去掉覆盖物后留养的种笋,经培育长成的竹株。 3.4 早竹配方肥 以早竹林土壤测试为基础,按照早竹生长特性及其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用单质的肥料为原料, 配制成的适于早竹笋生产,平衡和调节土壤养分的特定肥料。 3.5 钩梢 用弯刀等工具钩去或者削掉竹株上部枝梢的方法。 3.6 露头笋 1 DB3301/T 1090—2018 去除覆盖物时,笋尖露出地面的竹笋。 4 种笋留养前管理 4.1 去覆盖物 2 在2月下旬~3月中旬,把覆盖物清除出竹林外堆放。清理出来的稻草、竹叶可作有机肥,1亩(667m ) 竹林的稻草、竹叶可分到3亩~4亩的自然出笋竹林中。 4.2 挖露头笋 去覆盖物后,全部挖除露头笋。 4.3 删竹 2月下旬~3月中旬,伐密留疏,删除4年以上的老竹,清理残次、倒伏、病虫害较重的竹株。保持 立竹密度在800株/亩~900株/亩。从竹株基部挖除,不应伤及竹鞭。 4.4 施生石灰 2月下旬~3月中旬,删竹后即可撒施生石灰,用量为对土壤 pH值4.5以下500kg/亩~700kg/亩); 对土壤pH值4.5~6.0为300kg/亩~500kg/亩。 5 种笋留养管理 5.1 时间与数量 3月上旬~4月上旬,优先留用径级为3cm~4cm生长良好的竹笋作种笋,留种笋数量为300株~400 株/亩;当竹林中发笋数量少,长势弱时,应当少留种笋,可留养径级为3cm以下竹笋。 5.2 种笋保护 5.2.1 防“倒春寒“ 5.2.1.1 套袋防护 3月下旬~4月上旬,寒潮来临前 ,用牛皮纸或废报纸制成管状物,将种笋全部套入袋中。 5.2.1.2 堆烟防护 3月下旬~4月上旬, 寒潮来临前 ,在远离城乡集聚地的覆盖出笋竹园周边,选择冷空气容易沉降 的山岙、水旁,或者竹园中空旷处,用林间枯枝落叶、废弃的砻糠等堆放点燃,并覆盖林间腐殖质土壤, 制造缓燃焖烟。 5.2.2 防松鼠 防范松鼠为害,种笋梢头套塑料袋,并及时回收。 5.2.3 防笋期害虫 按照DB 33/T 224-2015 9.4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附录A 执行。 2 DB3301/T 1090—2018 6 种竹培育管理 6.1 除笋清萌 4月上旬~5月上旬,去除林中退笋、后期笋、萌梢。 6.2 抹枝 4月中旬~5月上旬,种竹展枝后,抹除该植株1.5 m以下的侧枝。 6.3 钩梢 5月上旬~下旬,新竹停止高生长完成展枝后,进行钩梢,保留枝盘数量12 盘~16 盘。 6.4 挖竹 5月中旬~6月上旬,挖除4年生的老竹,以及残次竹、倒伏竹、开花竹、病虫害竹株。立竹密度控 制在800株/亩~1200株/亩。 6.5 施生物菌肥 5月上旬~下旬,撒施含量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等有效活菌数≥0.2亿/克的生物菌 肥,用量200kg/亩~300kg/亩,并翻入土壤中。 6.6 垦复 5月上旬~6月上旬,翻垦竹林,深15cm~25cm,清理浅鞭、老鞭、残次鞭、病虫害鞭,清沟并作畦。 6.7 施早竹配方肥 在翻垦竹林一周后,撒施养分总含量为40%以上,N:P205:K2O配比为3~5:1:2~3,添加≥0.2% 硼砂、≥ 3%硫酸镁的复合肥。根据竹林生长情况施用,施用量为50kg/亩~75kg/亩。而竹林生长比较 弱时,应当少施,用量25kg/亩~50kg/亩。 7 种竹后期管理 7.1 施生石灰 9月~10月,撒施生石灰100kg/亩~200kg/亩。 7.2 清理竹林 7.2.1 采挖秋笋 8月中旬~10月中旬,及时采挖出土竹笋。 7.2.2 浅削林地 9月下旬~11月上旬,清理残次竹、病虫竹、萌梢竹、开花竹,浅削竹林、清除跳鞭、浮鞭,并完 成清沟。 7.3 施肥 3 DB3301/T 1090—2018 清园前,施生石灰一周以后,撒施同本标准6.5 生物菌肥含量肥料,用量为100kg/亩~200kg/亩。 清园后,撒施早竹笋配方肥25kg/亩~50kg/亩。 8 其他抚育管理 病虫害防控等抚育措施按照LY/T 1834、LY/T 2138、DB33/T 224-2015执行。 9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见附录A。 4 DB3301/T 1090—2018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3301-T 1090-2018 覆盖出笋早竹林种竹留养技术规程 杭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1-T 1090-2018 覆盖出笋早竹林种竹留养技术规程 杭州市 第 1 页 DB3301-T 1090-2018 覆盖出笋早竹林种竹留养技术规程 杭州市 第 2 页 DB3301-T 1090-2018 覆盖出笋早竹林种竹留养技术规程 杭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0:20: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