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080.01 A 00 DB3311 浙 江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T 34.1—2019 代替 DB3311/T 34.1—2015 食养行业产品与服务管理规范 第 1 部分:养生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管理 2019 - 08 - 27 发布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9 - 27 实施 发 布 DB3311/T 34.1—2019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植业产品生产 .................................................................... 2 4.1 基本要求 ...................................................................... 2 4.2 其他要求 ...................................................................... 2 5 畜禽养殖 .......................................................................... 3 5.1 基本要求 ...................................................................... 4 5.2 其他要求 ...................................................................... 4 6 蜂产品生产 ........................................................................ 4 6.1 基本要求 ...................................................................... 4 6.2 其他要求 ...................................................................... 5 I DB3311/T 34.1—2019 前 言 《食养行业产品与服务管理规范》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养生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管理; ——第2部分:养生食品的加工管理; ——第3部分:食养服务管理。 本部分为DB3311/T 34-2019的第1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3311/T 34.1-2015《食养行业产品与服务管理规范第1部分:养生食用农产品的生产 管理》。本部分与DB3311/T 34.1-201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合并粮油蔬果类产品生产、粮油蔬果类产品生产和食用菌栽培为种植业产品生产;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6549、GB/T 18407、NY 5013、NY/T 5020、NY 5138、NY 5358,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 2761、GB 2762、GB 2763、NY 5010、NY/T 5018和NY 5030的标准名称。 本标准由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由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丽水 市商务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促进会、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委 员会办公室、丽水市食品药品与质量技术检验检测院。 本部分起草人:柯乐芹、应跃跃、程晴、何国庆、张龙、王喜周。 本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 3311/T 34.1—2015,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II DB3311/T 34.1—2019 引 言 为适应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和发展模式,指导和规范食养行业经营管理,提高食养行业服务管理水平,推动食养行业区域品牌 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III DB3311/T 34.1—2019 食养行业产品与服务管理规范 第 1 部分:养生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管理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丽水市内生态休闲食养行业中养生食用农产品生产业的术语和定义、种植业产品生 产、畜禽养殖以及蜂产品生产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丽水市内各类生态休闲食养行业养生食用农产品类的粮油蔬果类产品、茶叶、食用菌、 畜禽肉和蜂产品的生产管理。 未列入的其他涉及养生食材的生产参照本部分的要求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9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139 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 NY/T 5336 无公害食品 粮食生产管理规范 NY/T 5337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管理规范 NY/T 53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屠宰加工生产管理规范 NY/T 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363 无公害食品 蔬菜生产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3311/T 34.1—2019 3.1 食养 根据人的不同体质、年龄、性别以及气候、地理等环境因素的差异,选择适宜的饮食以调节人体脏 腑功能、滋养气血津液、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养生保健方法。 3.2 养生 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活动。 3.3 食用农产品 可供食用的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包括鲜食、加工和餐饮用的各种食品原 料。 4 种植业产品生产 4.1 基本要求 4.1.1 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2761、GB 2762 和 GB 2763 的相关规定。 4.1.2 种植业产品的灌溉用水质量和土壤质量等应符合 NY 5010 的要求。 4.1.3 粮食作物和蔬菜瓜果类产品等的生产基础设施、生产管理、收获、包装、运输和贮藏、档案管 理等应符合 NY/T 5336 的要求。 4.1.4 茶叶的生产管理应符合 NY/T 5018 、NY/T 5019 和 NY/T 5337 的要求。 4.1.5 食用菌的生产管理应符合 NY/T 2375 和 NY 5099 的要求。 4.1.6 种植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应使用任何基因工程产品。 4.1.7 应建立且实施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 以确保能够识别食用种植产品的生产基地与交付记录的 关系。应按规定的期限保持可追溯性记录。 4.2 其他要求 4.2.1 作物种类与品种的选择 4.2.1.1 应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市场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作物种类及 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4.2.1.2 食用菌的菌种应采用经相关机构鉴定的菌种。 4.2.2 土壤培肥 4.2.2.1 宜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进行土壤的培肥。 4.2.2.2 在土壤培肥计划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肥维持土壤的肥力和其中的生物活性。 4.2.2.3 使用的所有肥料应对作物和环境无害。 2 DB3311/T 34.1—2019 4.2.3 病虫草害防治 4.2.3.1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时宜选用以下方法: a) 选用抗性植物品种; b) 制定合适的肥水管理、作物轮作和多样化间作套作计划; c) 建树篱、筑巢等方法保护害虫的天敌。 4.2.3.2 病害 病害防治时宜选用以下方法: a) 使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醋等; b) 使用纯活性微生物产品。 4.2.3.3 虫害 虫害防治时宜选用以下方法: a) 释放天敌如寄生蜂; b) 使用软皂、植物性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植物提取剂等; c) 使用视觉性(如黄粘板)和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 4.2.3.4 草害 草害防治时宜选用以下方法: a) 使用作物栽培技术(如轮作、绿肥、休耕等); b) 使用秸秆覆盖; c) 使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 4.2.4 食用菌培养基 食用菌生产用的培养基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配制: a) 不使用合成肥料或杀虫剂之类的辅助剂; b) 不使用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成分不清的混合型培养料添加剂以及植物激素; c) 菌棒表面和接种部位不使用石油炼制的涂料、乳胶漆和油漆等有害物质。 4.2.5 食用菌害虫和杂菌的防治 依据以下原则进行食用菌害虫和杂菌的防治: a) 应采用预防性的管理,保持清洁卫生,进行空气交换,去除受感染的菌簇; b) 在非栽培期,可使用低浓度氯溶液对培养场地进行淋洗消毒; c) 宜采用物理方法(诱捕和设置物理障碍,可加外激素或性诱剂,喷洒硅藻土、杀虫皂液及经无 公害认证机构认可的天然杀虫剂)、生物方法(天敌和寄生虫)防治害虫。 4.2.6 食用菌生产场地 直接与常规农田毗邻的
DB3311_T 34.1─2019 食养行业产品与服务管理规范 第1部分:养生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管理 丽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0:59: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