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浙 江 DB3311/T 62―2017 DB3311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T 62―2017 曼地亚红豆杉栽培技术规程 2017- 05 -25 发布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06 -25 实施 发 布 DB3311/T 6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丽水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丽水市曼地亚红豆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慧,梁朔,李苏珍,周大云,丁敏,孟海燕、陆丽萍。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DB3311/T 62―2017 曼地亚红豆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曼地亚红豆杉人工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立地选择、扦插育苗、种植、栽 后管理、采收、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曼地亚红豆杉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Rehd.)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灌木,树皮微红或红褐色,具鳞片;分枝不规则轮生,老枝 条绿橄榄色,上方常微红;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 1cm~ 2.5cm,宽 2mm~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 2 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芽 鳞钝,微骨质。花腋生,雌雄异株,雄花靠近枝条端部,雄蕊 6~14 枚,各具 5~9 花粉 囊;雌花具多数覆瓦状鳞片,胚珠顶生,具基盘,种子卵形,微角形,被肉质杯状红色假 种皮。树形紧凑,枝条直立。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 3.2 茶园式采收 在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季节,按采收茶叶的方法采收植株当年新萌蘖嫩枝叶为主的一 种采收方式。 DB3311/T 62―2017 4 立地选择 4.1 产地环境 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性生产和发展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土壤、空气、水质量环境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二级(类)标准(要求)。 4.1.1 空气 产地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空气环境指标与污染物浓度的限值 序号 项目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1 总悬浮颗粒物 0.30 2 二氧化硫 0.15 0.50 3 氮氧化物 0.10 0.15 4 氟化物 植物生长季平均 3 mg/m (标准状态) g(dm •d) 2 2.0 4.1.2 灌溉水 产地灌溉水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2 灌溉水标准 指标 mg/L 项 目 氯化物 ≤ 250 总 汞 ≤ 0.001 总 镉 ≤ 0.005 总 砷 ≤ 0.1 总 铅 ≤ 0.1 氟化物 ≤ 3.0 氰化物 ≤ 0.5 pH 值 4.1.3 土壤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3 规定。 4.2 土质选择 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pH 值 5.5~6.5 为宜。 单位 5.5~7.5 DB3311/T 62―2017 表 3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指标 mg/kg 指标 mg/kg pH<6.5 pH 6.5~7.5 项 目 镉 ≤ 0.3 0.3 汞 ≤ 0.3 0.5 砷 ≤ 40 30 铅 ≤ 250 300 铬 ≤ 150 200 铜 ≤ 150 200 六六六 ≤ 0.5 0.5 滴滴涕 ≤ 0.5 0.5 5 扦插育苗 5.1 圃地选择 苗圃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环境质量符合要求的地方。 5.2 整地施肥 5.2.1 整地 育苗前必须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 地平土碎。山地在主要杂草种籽成熟前开垦,育苗前整地;育苗地前茬是农作物的,先浅 耕灭茬再整地。 5.2.2 施肥 2 结合整地,每 666.7m 施腐熟农家肥 600kg。将肥料翻拌入土,平整作畦。 5.3 作苗床 苗床宽 1.2m,高 0.25m,沟宽 0.3m。 5.4 苗床消毒 2 结合作苗床整地,每 666.7m 拌入生石灰 80kg~100kg,并用薄膜覆盖待扦插。 5.5 搭建大棚 按田块走向搭建单体钢架大棚或毛竹大棚,高度 1.8m~2.0m。外盖 70%遮光率的遮阳 网。 DB3311/T 62―2017 5.6 安装管道 管道由水管、支撑杆、喷头组成,用于控制苗床弥雾。 5.7 扦插 5.7.1 扦插时间 10 月上旬~11 月下旬,或 2 月下旬~3 月上旬。 5.7.2 插穗制作 选取母树上 1 年~3 年生饱满、健壮的枝条,剪成 10cm~15cm 的插穗,保留上部 1/2 枝叶,抹去下部 1/2 枝叶。插穗末端斜剪,切口应平滑,不破皮。 5.7.3 诱根处理 -6 -6 使用 200×10 ~250×10 的 IBA 溶液浸泡插穗下端。浸泡深度为 3cm~5cm,浸泡时间 2h~3h。 5.7.4 扦插 插穗扦插时应直插,不得倒插、斜插。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 1/2 为宜,株行距 3cm× 5cm。扦插后浇透水。 5.8 苗期管理 5.8.1 水分调控 扦插后 3~6 个月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 80%~90%,生根后逐渐减少喷雾量。 5.8.2 通风 气温达 35℃以上时,应及时掀开支起大棚侧面的遮阳网通风,降温降湿。生根后,增 加通风时间,使棚内环境逐步过渡到自然环境。 5.8.3 除草 杂草幼小时及时拔除。 5.8.4 主要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采用 70%甲基硫菌灵 WP800~1000 倍液,每 7d 喷施 1 次,连续 2~3 次。 5.9 苗木出圃 5.9.1 苗木出圃要求 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完整、无检疫性病虫害、1 年生扦插苗。 5.9.2 出圃时间 当年 10 月份~次年 3 月份。 5.9.3 起苗方式 DB3311/T 62―2017 将苗带根成簇挖起,挖掘深度≥15cm,握住主杆底部轻轻抖落泥土。 5.9.4 分级 地径≥0.4cm,高度≥12cm,根系发育正常,为Ⅰ级苗;地径≥0.3cm,高度≥8cm,根 系发育正常,为Ⅱ级苗,其余划分为Ⅲ级苗。 5.9.5 包装 分级后的苗木每 100 株捆成一捆,用纸袋包裹根部以保湿。小苗从起苗后到定植前, 应避免风吹日晒,防止根系失水。 6 种植 6.1 大田种植 6.1.1 整地作畦 2 结合整地,每 666.7m 施腐熟有机肥 800kg。作宽 1.2m、高 0.25m,垄畦长边一般以东 西向为宜,要求土粒细碎,表面平整,上实下松。开好排水沟。 6.1.2 种植时间 10 月下旬~翌年 3 月底。 6.1.3 种植密度 按株行距(15cm~25cm×15cm~25cm)挖好定植穴。小苗剪去过长的根系后放入定植穴 内,做到栽直、压实、不窝根,栽后及时浇(喷)灌定根水。 6.2 容器种植 6.2.1 容器选择 采用塑料营养钵,口径 10cm~12cm。 6.2.2 搭建大棚 参照 5.5。 6.2.3 作畦 规格参照 6.1.1。 6.2.4 配制营养土 3 选择壤土或砂壤土,以 5kg/m 拌入腐熟农家肥。湿度以手捏成团、摊开即散为度。 6.2.5 种植方法 容器中倒入部分营养土,将苗垂直放入,填满营养土。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和土面平齐 为宜。将容器苗在垄畦上摆放整齐,浇透定根水。 6.3 栽后管理 DB3311/T 62―2017 6.3.1 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规定。 6.3.1.1 大田栽培管理 2 每年 5 月追肥 1 次,每 666.7m 施 45%复合肥 50kg;11 月施腐熟农家肥作底肥,每 2 666.7m 施 800kg。6 月和 9 月各喷施 1 次 0.3%磷酸二氢钾。 6.3.1.2 容器栽培管理 2 每年 5 月和 11 月各追肥 1 次,每 666.7m 施 45%复合肥 30kg。6 月和 9 月各喷施 1 次 0.2%磷酸二氢钾。 6.3.2 中耕除草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适时人工除草。 6.4 主要病虫害防治 曼地亚红豆杉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规定。如发现有少量 蜘蛛或蚜虫为害,可在 5 月~6 月喷 1 次乙螨唑 2000 倍液防治蜘蛛;喷吡虫啉 1000 倍~ 1500 倍液,或啶虫脒 1000 倍~1500 倍液防治蚜虫。 7 采收管理 7.1 采收时间 从幼林 3 年~4 年生时(含苗期)开始采收。采收时间以春秋季为好。 7.2 茶园式采收 进行“茶园式”利用,每年采收分枝。 7.3 储藏方式 采收到的新鲜原料,含水量较高,宜及时用于提取。 8 档案管理 栽培单位必须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 投入物品、种植、收货、处理、销售等全过程记录档案,档案至少保存 10 年。 DB3311/T 62―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曼地亚红豆杉标准化栽培模式图 月份 一月 物候期 休眠期 栽培 技术 三月 四月 开花期 扦插育苗 扦插 育苗 管理 要点 二月 种植 栽后 管理 采收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结果期 十一月 十二月 休眠期 地栽苗 土球捆扎 容器苗 2 基地 结合整地,每 666.7m 施腐熟农家肥 600kg。苗床宽 1.2m,高 0.25m,沟宽 0.3m。 2 建设 遮阳网大棚高度 1.8m~2.0m。每 666.7m 拌入生石灰 80kg~100kg 消毒。 10 月上旬~11 月下旬,或 2 月下旬~3 月上旬,选取 1 年~3 年枝条,剪成 10cm~ 扦插 -6 -6 15cm 的插穗。使用 200×10 ~250×10 的 IBA 溶液浸泡插穗下端,深度为 3cm~ 方法 5cm,时间 2~3h。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 1/2 为宜,株行距 3cm×5cm。 苗期 扦插后 3~6 个月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 80%~90%。气温 35℃以上时,及时通风。 管理 根腐病采用 70%甲基硫菌灵 WP800~1000 倍液,每 7d 喷施 1 次,连续 2~3 次。 当年 10 月份~次年 3 月份,将苗带根成簇挖起,挖掘深度≥15cm

pdf文档 DB3311-T 62─2017 曼地亚红豆杉栽培技术规程 丽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11-T 62─2017 曼地亚红豆杉栽培技术规程 丽水市 第 1 页 DB3311-T 62─2017 曼地亚红豆杉栽培技术规程 丽水市 第 2 页 DB3311-T 62─2017 曼地亚红豆杉栽培技术规程 丽水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1:07: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