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101 F01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876-2020 工业企业能耗大数据采集质量评价规程 Evaluation regul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big data adaptation quality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 XXXX - 10 2020 XX - 13 XX 发布 2020 - 11 - 13 实施 发布 DB32/T 3876-2020 目 次 1 2 3 4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质量评价指标 .........................................................................1 4.1 采集数据一致率 .................................................................1 4.2 采集数据及时性 .................................................................2 4.3 采集数据覆盖率 .................................................................3 4.4 采集数据准确率 .................................................................4 5 质量评价等级评价 .....................................................................5 5.1 采集数据一致率评价 .............................................................5 5.2 采集数据及时性评价 .............................................................5 5.3 采集数据覆盖率评价 .............................................................5 5.4 采集数据准确率评价 .............................................................6 5.5 采集数据综合评价 ...............................................................6 6 评价方法及应用范围 ...................................................................7 6.1 评价条件 .......................................................................7 6.2 评价主体 .......................................................................7 6.3 评价方法 .......................................................................7 6.4 应用范围 .......................................................................7 I DB32/T 3876-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 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颖梅、汪晓刚、吴炎、孙洁晶、施健健、张皓源、仇卫文、陈妍珺、朱燕、 李论、陈建、赵沐雯、王卫、刘思佳 I DB32/T 3876-2020 引 言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工业行业全产业链的能耗信息整合,为评价能耗大数据采集质量提供依据, 逐步提升工业行业能耗大数据的总体应用水平。 I DB32/T 3876-2020 工业企业能耗大数据采集质量评价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能耗大数据采集数据质量评价的指标说明、等级评价和应用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内部能耗采集的数据质量查检、评价,行业大数据应用单位查检采集数据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业大数据 industrial big data 工业企业自身及生态系统产生或使用的数据的总和。 3.2 能耗数据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能耗数据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该数据说明单位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 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率的变化。 3.3 数据采集 Data adaptation 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数据信号,发送到上位机 中进行分析,处理。 4 质量评价指标 4.1 采集数据一致率 1 DB32/T 3876-2020 4.1.1 能源采集数据应遵循统一的规范,定义统一的数据量纲,使得数据集合保持统一的格式。能 耗数据采集的对象及能源分类编码按照GB 17167-2006 要求,以常采的煤、电、油、气、蒸汽、水为例, 要求采集的数据项如表1所示,实际采集数据项对比要求采集数据项,以此判断采集数据的一致率。 表 1 能源计量器具需采集数据项 计量器具类别 计量目的 要求采集数据项 进入生产环节的静 衡器 累积流量(kg) 态计量 进入生产环节的动 累积流量(kg)、瞬时流量(kg) 态计量 A 相电流(A 安)、B 相电流(A 安)、C 相电流(A 安)、A 相电压(V 伏特)、 B 相电压(V 伏特)、C 相电压(V 伏特)、A 相无功功率(kvar 千乏)、B 相无功功率(kvar 千乏)、C 相无功功率(kvar 千乏)、A 相有功(kWh 千 电能表 进出用能单位的直 流电能计量 瓦时)、B 相有功(kWh 千瓦时)、C 相有功(kWh 千瓦时)、A 相功率因数 (无量纲)、B 相功率因数(无量纲)、C 相功率因数(无量纲)、正向有功 电能(kWh 千瓦时)、反向有功电能(kWh 千瓦时)、总有功电能(kWh 千瓦 时)、尖值电能量(kWh 千瓦时)、峰值电能量(kWh 千瓦时)、平值电能量 (kWh 千瓦时)、谷值电能量(kWh 千瓦时)、总功率(kW 千瓦)、总功率 因数(无量纲) 油流量计(装置) 重油、渣油 成品油 煤气 气体流量计(装置) 天然气 累积流量(m³)、瞬时流量(m³)、温度(℃)、压力(Pa) 累积流量(m³)、瞬时流量(m³)、温度(℃)、压力、体积(m³)、密度 (kg/m³) 蒸汽 锅炉流量计(装置) 流量计量 累积流量(m³)、瞬时流量(m³)、温度(℃)、压力(Pa)、体积(m³)、 密度(kg/m³) 4.1.2 采集数据一致率是数据集中包含符合标准的数据项数与标准包含的数据项数的比值衡量的采 集数据一致率程度,采集数据一致率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 DCR——采集数据一致率 SDC——数据集中符合标准的数据项数 SD ——标准包含的数据数 4.2 采集数据及时性 4.2.1采集数据及时性是指周期性采集过程中,指待评估数据产生到待评估数据提供的传输时间间 隔,以及相邻两次采集之间数据更新时间间隔的长短。 2 DB32/T 3876-2020 4.2.2能耗数据采集系统一般采用周期性测量方式,数据生产到数据提供的时间间隔一般分为毫秒 级、秒级、分钟级,工业企业能耗数据采集周期一般分为秒级、分钟级、小时级及以上,相应的从数据 生产到数据提供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一般分为毫秒级、秒级、分钟级,采集数据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与采 集时间粒度量化标准见表2。 表 2 数据采集时间粒度和传输延迟时间标准 采集周期类型 采集时间粒度 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10秒 ≦1秒 ≧10秒且<1分钟 ≦10秒 ≧1分钟且≤15分钟 ≦1分钟 >15分钟且<60分钟 ≦5分钟 小时级 ≧60分钟且<24小时 ≦15分钟 日级及以上 24小时及以上 ≦1小时 秒级 分钟级 4.3 采集数据覆盖率 4.3.1采集数据覆盖率是指工业企业实际能耗采集数据集占所有能耗数据集的比例。该指标能够衡 量数据集的完整程度,衡量标准包括采集数据数据范围的完整性和采集数据时间的连续性两个方面。 4.3.2采集数据范围的完整度是实际数据集包含的采集点位数与应涵盖采集点位数的比值衡量的采 集数据覆盖程度,如企业实际能耗采集点位数量占企业全厂采集点位数量的比率,采集数据完整度计算 公式如下: ..........................(2) 式中: RCR——采集数据范围完整度 RTP——数据集包含的采集点位数 TP ——应涵盖采集点位数 4.3.3采集数据时间的连续性是数据集缺失记录数与数据集记录标准总数的比值衡量的数据集缺失 程度。包括数据消息缺失和单条消息数据项缺失。 (1)采集数据消息缺失率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 DSR——采集数据消息缺失率 3 DB32/T 3876-2020 NRS——数据集记录
DB32-T 3876—2020 工业企业能耗大数据采集质量评价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3:42: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