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40 CCS B 61 四 DB51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710—2020 代替 DB51/T 710—2007 油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0—12—17 发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1—01 实施 发 布 DB51/T 710—2020 目 前 次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种质选择 .............................................................................1 5 苗木繁育 .............................................................................1 6 栽培技术 .............................................................................5 7 林分管理 .............................................................................6 8 釆叶技术 .............................................................................6 9 病虫害防治 ...........................................................................7 10 建立档案 ............................................................................7 附 录 A (规范性) 油樟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8 附 录 B (规范性) 油樟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9 附 录 C (资料性) 禁限用农药名录 ..................................................10 I DB51/T 710—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51/T 710—2007《油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与 DB51/T 710—2007 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了栽培技术; ——增加了林分管理; ——调整了采叶方式; ——增加了病虫害防治; ——增加了建立档案。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宜宾市叙州区林业局、四川省林 业和草原科技推广总站、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晨、莫开林、郑仁红、练东明、周成强、余天宇、周鑫、武华卫、宋鹏、毛毳、 刘偲、黎俊、袁川。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首次发布为 DB51/T 710—2007,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51/T 710—2020 油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樟(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N.chao )丰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包括种质选择、苗木繁育、栽培技术、林分管理、采叶技术、病虫害防治、建立档案等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油樟栽培和经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868—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51/T 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DB51/T 380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DB51/T 705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51/T 2583—2019 油樟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种质选择 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所用的种质,宜采用通过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的林木 母树林或种子园。 5 苗木繁育 5.1 播种育苗 5.1.1 种子采集 1 DB51/T 710—2020 选择15年生以上油樟母树林或种子园采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当果皮由青变紫转至黑色且柔软多 汁时即可采收。 5.1.2 种子处理 采种后应将果实在清水中浸泡2天~3天(每天换水1次),待果皮吸水软化后搓去果皮、洗净种子, 再拌草木灰脱脂12h~24h,洗净摊开阴干,阴干后即可播种或沙藏。沙藏时沙子保持一定含水量,以手 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种子与沙子体积比为1:2即可。沙藏后每5天翻动1次,每月换1次新沙。沙藏时 应注意防止鼠害和霉变。 5.1.3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要求交通便利、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半阴半阳的厚层沙壤质平缓土地,土层厚度50cm 以上,土壤结构良好,肥力水平中等以上的微酸性壤土。 5.1.4 播种期 春播或秋播(即随采随播)。 5.1.5 种子催芽 沸水冷却至40~50℃后,间歇浸种催芽2天~3天,可促使发芽提前10天左右,且出土整齐、出苗均 匀。 5.1.6 育苗方法 可采用“两段式”育苗,第一段是沙床育小苗,第二段是苗床上或容器中二次育苗。 5.1.6.1 沙床育小苗 沙床准备:取河沙或打细红色沙石过筛(筛孔尺寸约0.3mm)后作沙床,厚15~20cm、宽80~100cm, 面积视种子多少而定(以种子不重叠为度)。 撒播种子:种子均匀撒播床面后,覆盖沙2cm~3cm,秋播或早春播种应加盖薄膜,保温保湿。待 种子发芽出土后,应及时揭盖薄膜,避免“烧苗”。苗高达8cm~12cm或具有3片真叶时,开始小苗移 栽。 5.1.6.2 二次育苗 苗床准备:每亩施复合肥(N:P:K=1:1:1)50kg作为基肥,拌匀筑床,长度依地形条件而定,宽100cm, 床间留步道宽30~50cm。 2 DB51/T 710—2020 小苗移植:移栽苗床上,以株行距各10cm移栽小苗,阴天、雨天或晴天早晚栽植,随起随栽,栽 后浇透定根水,保持苗床湿润,遇烈日应遮荫。移栽到营养袋育苗,采用10×12cm规格的无纺布营养 袋,装满配置好的移栽基质,有序排列,每袋移栽1株,排栽株行距10cm×10cm。 施肥管理:成活后,春季每10~15天用10%~15%的清粪水追肥1次,以苗床浇透2cm~5cm为度。 5.2 扦插育苗 5.2.1 扦插季节 夏季扦插为主,秋季扦插为辅。夏插时间为5月~6月,秋季扦插时间为9月~10月。 5.2.2 插床准备 扦插基质选用岩砂或河砂,要求清洁、通气、排水、保持湿润;床厚25cm~30cm,长10m~20m, 宽100cm,步道宽30cm~50cm,并设排水沟,避免积水。砂床消毒:3%硫酸亚铁溶液, 每平方米用4.5Kg 溶液,于扦插前7天均匀浇在土壤中;70%五氯硝茎苯,每平方米用药4g~6g,混拌50~100倍细土, 制成毒土,均匀撒于土壤中。 5.2.3 插条制取 从幼年母树(10年生以下)上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带顶芽的枝条,插条直径0.3cm~0.8cm,长度 10cm~15cm,枝条顶端保留2片~3片半叶。 5.2.4 插条处理 插条下切口为斜切面,并在插条底部划2~3道刻伤,插条基部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消 毒处理后,再将插条基部放入500mg.L-1的萘乙酸水溶液浸5秒速蘸方式处理。 5.2.5 扦插方法 扦插前应将插床翻松,再将床面平整,按10cm行距开出浅沟,沿浅沟按6cm株距将插穗插入土中, 插穗入土1/2,从浅沟两边复土、压实,使插穗与土壤密接,随后浇一次透水。苗床内,空气相对湿度 保持在85%以上,气温20℃~30℃,插壤含水量保持在10%~15%,注意通风透气。 5.2.6 扦插苗床管理 5.2.6.1 扦插后前期管理 插穗上部发芽、展叶,下部生根,扦插苗能独立进行营养时视为扦插成活。 3 DB51/T 710—2020 夏插时,应架设荫棚或遮阳网,棚高80cm,透光度10%左右,每天浇水1次~2次,使床面保持湿 润,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温度保持在22℃~26℃之间。 秋插时,用塑料薄膜低棚封闭覆盖(棚高约50cm),每天喷水一次,使床面保持湿润,相对温度保持 在85%以上;当气温高于25℃时,应掀开两头薄膜,通风降温。 5.2.6.2 插条生根后苗床管理 夏插生根后,应及时追施适量10%~15%的清粪水和少量氮肥以促进苗木生长。荫棚透光度应加大 到30%~40%,直至当年9月中旬撤去荫棚。10月停止生长以后,移植定株。 秋插苗一般在次年3月下旬生根,4月中旬长出吸收根时进行移植。 扦插育苗期间,应进行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 5.2.7 扦插苗移植 5.2.7.1移植时间 夏插同年10月上旬移栽;秋插翌年4月下旬移栽。 5.2.7.2沟植法移植 采用沟植法移植,移植苗床应为壤土,按25cm行距、沿沟15cm株距定植,定植时应做到苗正、根 舒,苗木栽植深度比原根际深度深1cm~2cm。 5.2.7.2营养袋移植 直接移栽到营养袋育苗,采用10cm×12cm规格的无纺布营养袋,装满配置好的移栽基质,有序排 列,每袋

pdf文档 DB51-T 710-2020 油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710-2020 油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710-2020 油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710-2020 油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3:43: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