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DB32 B 61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3886—2020 桂花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Osmanthus fragrans Germplasm resources bank 2020 - 10 - 13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13 实施 发布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规划与选址......................................................................... 4 4 收集保存对象和方法................................................................. 4 5 资源圃营建......................................................................... 5 6 管理............................................................................... 6 7 观察与记载......................................................................... 6 8 基础设施建设....................................................................... 6 9 档案管理........................................................................... 7 附录 A(规范性) 桂花种质资源基本信息表 .............................................. 8 附录 B(规范性) 桂花种质资源圃调查登记表 ............................................ 9 附录 C(规范性) 桂花种质资源性状观测记录表 ......................................... 12 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南京林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景古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良桂、杨秀莲、岳远征、施婷婷、华小兵、陆群。 3 桂花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桂花种质资源圃规划与选址、基础设施、收集保存对象和方法、种质信息 记载、资源圃营建、资源圃管理、资源观测与评价、及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地区桂花资源圃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1910 食用桂花栽培技术规程 桂花品种测试指南 3 规划与选址 3.1 原则 按照自然生态分布区域,分区异地保存资源。 3.2 选址 3.2.1 地点选择 资源圃适宜长期保存。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缓、背风向阳、排灌条件良好,周围花粉 污染、灾害因子较少的地点建圃。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风口处。 3.2.2 土壤与立地条件 土壤要求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pH 值为 5.5~6.5,通气性良好,土层厚度不小于 80 cm。 3.2.3 规模 核心区面积不小于 3 hm2,保存资源应≥120 份。 4 收集保存对象和方法 4.1 收集保存对象 包括桂花品种、种源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种质资源。 4.2 收集方法 4.2.1 种源收集 在种质的自然分布区域内,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确定种源的采种地。在树龄 10 年以 上的单个或多个天然林分中,采集 20 株以上优良单株的种子。 4.2.2 家系收集 在品种群、品种上,采集自由授粉的种子或杂交试验获得的家系的种子。 4 4.2.3 无性系收集 在品种群、品种上,采集穗条,用扦插或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培育的苗木。 4.3 保存数量 种源、品种等广域分布每份资源 8 株~20 株,窄域分布每份资源 3 株~5 株。 4.4 种质信息记载 接受种质时记载种质名称、学名、收集方法、收集材料类型、收集数量、资源用途、来 源地地理信息、原保存单位编号、采集号或引种号、提供人、收集人、收集日期、收集数量 等(见附录 A)。 4.5 检疫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国内各种检疫对象名单进行严格检疫, 发现有检疫对象的材料要立即销毁,对于特殊种质则要慎重处理。 5 营建 5.1 分区 种质资源按物种、种源、品种、无性系等分区种植。以物种为大区,大区内按种源、品 种、无性系等划分若干小区;大区以砂石路分界,路宽 4 m ~ 6 m,小区以排水沟分界,排 水沟宽 60 cm,深 30 cm。 5.2 建圃技术 5.2.1 建圃设计 按 LY/T 1607 的规定执行。 5.2.2 基础设施建设 5.2.2.1 生产基础设施 资源圃应根据 GB/T 6001 和 LY/T 1607 规范要求配置生产基础设施。 5.2.2.2 界桩标牌 分类设置标牌,各类标牌按附录 B 执行。 5.2.3 栽植前准备 5.2.3.1 林地清理 整地前 1~2 个月清除林地内杂物,并将清出的杂物外运处理,不得将杂物挖坑深埋在 建圃地里。 5.2.3.2 整地、挖穴 每亩施有机肥 1000 kg ~ 3000 kg 和钙镁磷肥 150 kg ~ 300 kg, 并将基肥与表土充分拌匀。 圃地全垦整地深度≥60 cm。整地完成后,按设计的造林株行距放线、打点,按点挖穴, 规格 60 cm×60 cm×80 cm。 5.2.4 栽植 5.2.4.1 时间 除了炎夏季节和寒冬季节以外,其他时间均可栽植。 5.2.4.2 密度 种植密度宜 4 m×1-3 m。 5 5.2.4.3 方法 参照观 LY/T 1910 执行。对每份种质的每株种苗进行挂牌,牌上注明种质名称。 6 管理 6.1 除草松土 每年除草松土 2 次,分别在 3 月~ 4 月、7 月~ 8 月。行间、穴间全面清除杂草。 6.2 施肥 每年春季(3 月~4 月)或秋季(10 月中下旬~11 月中下旬)施肥 1 次。在树冠外沿下方 挖宽、深各 20 cm 环状沟,每株施入有机肥 5 kg 和复合肥 0.5 kg 后覆土。 6.3 修枝整形 每年在秋末进行 1 次修剪。以疏剪为主,主要剪除枯死枝、病虫枝、过密枝等。 7 观察与记载 7.1 观察 每年应对各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抗性进行观察和调查。 具体观察和调查内容见附表 C。 7.2 记载与评价 资源圃应对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a) 植物学特征:株型、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主要形态特征; b) 生物学特性:物候期、开花结果特点等; c) 抗病虫特性: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 d) 抗逆性:对干旱、寒冷等不良环境的抗性。 e) 适应性评价(不同品种间、原产地特性的比较)。 8 档案管理 8.1 登记、绘图 种质资源定植后,应及时登记造册,现场绘制定植图,标明每份种质在资源圃内的具体 位置。 8.2 档案内容 凡调查、收集、保存的设计方案以及实施计划、试验设计、观测记载、总结报告、生产 管理日志等均应详细记载。图表、图片、照片、标本及技术管理文件等均应归档保存。 8.3 档案要求 档案要有专人记载、整理、审查、归档,长期保存。需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保存。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桂花种质资源基本信息表 表 A.1 桂花种质资源基本信息表 资源圃名称 种质资源名称 种质资源编号 种名(中文、拉丁) 科名(中文、拉丁) 种质资源英文名 种质资源原产地 省 县(市) 乡(镇、林场) 村 种质资源来源地 省 县(市) 乡(镇、林场) 村 种质资源类型 主要特性 1 种源 2 品种 3 无性系 4 其他 1 速生 2 高产 3 优质 4 抗病 5 抗虫 6 抗干旱 7 耐瘠薄 8 耐水湿 9 耐寒 10 抗污染 11 其他 形态特征 照片 生长特征 品质特征 生态习性 具体用途 1 花用 2 生态 3 观赏 保存时间 圃地中位置 保存数量 繁殖方式 收集单位 收集年份 4 其他 种质资源原产地地理气候条件和林分情况 经度 纬度 海拔 坡向 坡位 坡度 林分面积 林相 林龄 土壤类型 立地条件 登记单位 登记时间 登记人员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标牌制作要求表 表 B.1 标牌制作要求 标牌类型 标牌材质与规格 标牌内容和编写要求 标牌数量和用途 种质资源圃 钢筋混泥土、不锈 包括种质圃名称、保存种质数量 一个种质圃设置一个 钢等材料,规格长 和面积、建设年份、主管单位、 标牌,用于介绍种质 300 cm、宽 250 cm 技术支持单位和设计单位等 圃基本情况 大 区 (区 组 钢筋混泥土,规格 大区编号,用罗马数字Ⅰ、Ⅱ、 每个分区、每个区组 或重复) 长 50 cm、宽 20 Ⅲ、Ⅳ、Ⅴ等印刻在标牌上端 1/3 或每个重复设置一块 cm、厚 6 cm 区域内 标牌 小区(种源、 钢筋混泥土,规格 种源、无性系、品种等编号,印 每个种源、家系、无 家 系 、无 性 长 40 cm、宽 12 刻在标牌上端 1/3 区域内 性系、品种的起始端 系、品种) cm、厚 6 cm 栽 植 行( 或 钢筋混泥土,规格 为栽植行或水平条带编号,用阿 每个栽植行或水平

pdf文档 DB32-T 3886—2020 桂花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886—2020 桂花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886—2020 桂花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886—2020 桂花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3:53: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