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7.200.20 B 33 江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353—2020 双季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防控 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trolling the los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y runoff from double-rice cropping field 2020 - 12 - 29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353—2020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稻田排灌系统管理 .................................................................. 2 5 前茬作物秸秆管理 .................................................................. 2 6 氮、磷肥料管理 .................................................................... 2 7 水分管理 .......................................................................... 3 I DB36/T 1353—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静蕊、刘佳、徐昌旭、王惠明、涂香明、秦文婧、张鸿燕、吴火亮、刘宏斌。 II DB36/T 1353—2020 双季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不影响双季稻产量的情况下防控双季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 件、术语和定义、稻田排灌系统管理、前茬作物秸秆管理、氮、磷肥料管理、水分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操 作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双季稻田,南方其他省份双季稻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TD/T 10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述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田地表径流 paddy-field surface runoff 降水落到或灌溉水灌到农田土壤后,除了植物截留、蒸发、土壤下渗以及田埂蓄流在田块的那部分 外,其余漫过农田田埂或者田块排水口的水流。 3.2 泡田期 ponding period 水稻移栽或播种前7d~10d,为整平土地和软化土壤而维持稻田田面持续淹水的时期。 3.3 田埂排水口 outfall field ridge 田埂上用于控制稻田田面水高度的开口。 3.4 生态沟渠 ecological ditch 1 DB36/T 1353—2020 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由水、土壤和生物组成,具有自身独特结构并发挥相应生态功能的农田沟渠 生态系统。 4 稻田排灌系统管理 4.1 田面要求 田面接近水平,高差应控制在2cm内。 4.2 田埂要求 田埂高度和宽度应符合TD/T 1033的要求,并不漏水、不漏肥,不易垮塌。 4.3 田埂排水口要求 稻田排水口应操控方便、高度可控;排水口地面与田面齐平,保证蓄水高度高于田面10cm以上。 4.4 稻田排水沟 稻田排水沟应符合TD/T 1033中排水沟的要求外,宜采用生态沟渠,提高稻田径流水在排水沟中水 力停留时间。 5 前茬作物秸秆管理 5.1 秸秆还田 水稻、油菜等前茬作物收获时要将秸秆粉碎,粉碎长度小于10cm,并均匀抛撒于田面。采用机械深 埋或旋耕混埋秸秆。 5.2 绿肥 在早稻栽插前5d~15d,紫云英等绿肥在盛花期进行翻压。采用机械干耕,晒垡2d~3d后灌水沤田。 6 氮、磷肥料管理 6.1 氮、磷投入限量 6.1.1 限量标准 2 2 氮磷肥料的用量参照NY/T 496确定。早稻氮磷养分投入限量,氮(N)150kg/hm ~180kg/hm ,磷(P2O5) 2 2 75kg/hm ~90kg/hm 。冬季种植紫云英的早稻田块应根据紫云英鲜草产量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晚稻 2 2 2 2 氮磷投入限量,氮(N)180kg/hm ~210kg/hm ,磷(P2O5)75kg/hm ~90kg/hm 。 6.1.2 限量标准优化 6.1.2.1 6.1.2.1 6.1.2.3 6.1.2.4 2 秸秆还田情况下,氮、磷限量标准不下调。 施有机肥情况下,氮、磷限量标准下调10%~20%。 紫云英翻压还田情况下,氮限量标准下调20%~30%。 施用缓控释肥情况下,氮限量标准下调15%~20%。 DB36/T 1353—2020 6.2 氮磷肥运筹 6.2.1 早稻 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以4:3:3为宜,绿肥还田或者施用有机肥后,适当减少基施氮比 例。磷肥:全部做基肥施用。 6.2.2 晚稻 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以5:3:2为宜,施用有机肥后,适当减少基施氮比例。磷肥:全 部做基肥施用。 6.3 施肥方法 6.3.1 撒施 将肥料均匀撒于田面。 6.3.2 机施 采用机械将肥料按照农艺要求均匀施于稻田。 7 水分管理 7.1 泡田期水分管理 7.1.1 直播 整个泡田期,将灌、排水口均加固至田埂高度,不主动排水至直播或插秧前1d~3d。直播前2d~ 3d,先施基肥、后旋耕整地,再灌水泡田,灌水深度至耕层湿润且田面无积水,然后直播。 7.1.2 人工移栽 移栽前1d~2d,先施基肥、后旋耕整地,再灌水泡田,保持田面水层2cm~3cm,然后移栽。 7.1.3 人工抛秧 抛秧前1d~2d,先施基肥、后旋耕整地,再灌水泡田,保持田面水层1cm~2cm,然后抛秧。 7.1.4 机插秧 插秧前,先灌水至田面水层6cm~8cm,再旋耕,沉实2d~3d,自然落干至田面水层为1cm~2cm,然 后施基肥、耙田、插秧。 7.2 生长期水分管理 7.2.1 分蘖前 7.2.1.1 直播水稻:水稻播种后,保持田面湿润即可,田面不宜积水。 7.2.1.2 移栽水稻:实行浅水间歇灌溉,每次灌水后,待田面水自然落干,再灌浅水,一般灌水 1d~ 2d,通气 2d~3d。不主动排水。 7.2.2 分蘖期 3 DB36/T 1353—2020 要浅水勤灌,一般维持在田面2cm~3cm。关注天气情况,如果有中雨及以上级别降雨,应提前2d~ 3d停止灌水,并将排水口高度调整至最高。 7.2.3 施肥后 每次施肥后前7d是氮磷流失的关键管控期,这段时间内田面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因此应将排水口排 水高度调至最高(10cm),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不宜排水。 7.2.4 晒田期 当田间分蘖数达到要求时,自然落干晒田。 7.2.5 拔节孕穗至成熟期 实行浅水间歇灌溉,保持干干湿湿的状态,直至收获前10d。每次灌水3cm~4cm,待自然落干1d~ 2d后,再灌新水。但当扬花期遇高温天气时,要深水降温,保持田面水8cm~10cm。 7.2.6 收获前 收割前10d开始不再灌溉,自然落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6-T 1353-2020 双季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防控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1353-2020 双季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防控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1353-2020 双季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防控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1353-2020 双季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防控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3:56: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