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07.060 CCS A 47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051—2020 气象行政处罚证据规范 Evidence 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ve penalty 2020-12-24 发布 2021-01-24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051—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莹、张亚楠、程有英、曹庆锋、张丽萍、焦蕾、迎春、王海军、武文、辛宁 宁、鲁岩、荆蕾。 I DB15/T 2051—2020 气象行政处罚证据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主管机构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中收集的证据种类、证据收集要求、证据审查方法 以及常见气象行政处罚案件取证指引。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受其委托的执法机构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时的调查取证 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QX/T 398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行政处罚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当事人 party 涉嫌违反气象法律、法规、规章,被气象主管机构立案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 3.2 证据 evidence 在气象行政处罚案件中,气象执法人员依法收集并审查、核实后,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注: 材料主要包括:1、证明当事人身份的材料;2、证明违法事实及其性质、程度的材料;3、证明从重、从轻、 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材料;4、证明执法主体资格的材料;5、证明气象执法人员身份的材料;6、证明执法 程序的材料;7、其他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3.3 书证 documentary evidence 以其所载文字、符号、图案等表达出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可分为原本、正本、 副本、记录本、影印本和译本等。 3.4 物证 physical evidence 以其存在状况、形状、特征、质量、属性等反映案件情况的物品和痕迹,可分为原物、复制件等。 1 DB15/T 2051—2020 3.5 视听资料 audio-visual material 利用录音、拍照、摄像等方式记录声音、图像、影像来反映案件情况的资料。 3.6 电子数据 electronic data 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于移动存储介质、光盘、计算机硬盘等载体,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3.7 证人证言 witness testimony 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员就了解的案件情况,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向气象主管机构所作的反映案件 情况的陈述。 3.8 当事人陈述 litigant’s statement 当事人就案件情况向气象主管机构所作的陈述,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等。 3.9 鉴定意见 expert opinion 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分析、检验、鉴别、判断对专门性问题做出的书 面结论。 3.10 现场检查(勘查)笔录 records made on the scene 气象执法人员对有关物品、场所等进行检查、勘查时当场制作的反映案件情况的文字记录。 4 证据收集 4.1 基本工作要求 证据收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依法、及时、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证据; ——证据收集工作在行政处罚告知之前完成; ——气象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取证前出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 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和配合调查的义务;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提醒提供人标注; ——收集证据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在当事人拒不到场或无法找到当事人等情形下,不影响调 查取证的进行; ——不得采取引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收集证据; ——不得隐匿、毁损、伪造、变造证据; 2 DB15/T 2051—2020 ——常见证据的证明对象示例参见附录 A。 4.2 收集方式 收集证据可采取下列方式: ——查阅、复制保存在国家机关及其他单位的相关材料; ——进入有关场所进行检查、勘查、录音、拍照、录像、提取原物原件; ——询问当事人、证人等有关人员,要求其说明相关事项、提供相关材料; ——组织技术人员、委托相关机构进行鉴定; ——依法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对现场执法、调查取证、举行听证、留置送达和公告送达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过程,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音像记录; ——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方式; ——常见证据的证明效力参见附录 B。 4.3 各类证据收集要求 4.3.1 书证收集要求 书证收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收集原件,书证的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原件。如收集原件较困难,可对原件进行复印、 扫描、拍照、抄录,经提供人和气象执法人员核对后,在复制件、影印件、抄录件或者节录本 上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加盖其印章或者签字捺印;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等为 多页的,应加盖骑缝章并按骑缝捺印; b) 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由有关部门保管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 后加盖其印章; c) 书证要注明调取时间、提供人和气象执法人员姓名,并由提供人、气象执法人员加盖其印章或 者签字捺印; d) 应收集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根据当事人主体,应收集材料如下: 1) 当事人为单位,应收集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2) 当事人为个体工商户,应收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 3) 当事人为自然人,应收集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e) 专业性较强的书证,如:图纸、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要附有说明材料。外文书证,要 附有中文译本。 4.3.2 物证收集要求 物证收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收集物证原物,如原物为数量较多的同种类物,可收集部分。如收集原物较困难,可对原 物进行拍照、录像、复制; ——物证的照片、录像、复制件应附有对该物证的保存地点、提供人姓名、调取时间、气象执法 人员姓名、证明对象的说明,并由气象执法人员签名; ——在物证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本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 记保存; ——气象主管机构和气象执法人员应妥善保管物证,不得损毁、破坏。 3 DB15/T 2051—2020 4.3.3 视听资料收集要求 视听资料收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收集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如无法提取原始载体或者提取原始载体较困难,可采取打印、 拷贝、拍照、录像等方式复制,应制作笔录记载收集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技术方法、过 程、事项名称、内容、规格、类别等信息; ——声音资料应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4.3.4 电子数据收集要求 电子数据收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做好原始性保护,对当事人相关移动存储介质、光盘、计算机硬盘等载体妥善封存; ——采取录音或者录像等方式固定的证据内容及取证过程,应当及时刻录成光盘,标明收集时间、 地点、气象执法人员等信息; ——应妥善保管电子数据,远离磁场、高温、静电环境,防止破坏证据; ——对电子数据不得篡改、删减。 4.3.5 证人证言收集要求 证人证言收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写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与本案关系等基本信息,注明出具日期,由 证人加盖其印章或者签字捺印,并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材料; ——证人证言中的添加、删除、改正文字之处,要由证人加盖其印章或者签字捺印。 4.3.6 当事人的陈述收集要求 当事人的陈述收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写明当事人基本信息,注明出具日期,对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应认真如实记录;并由当事 人加盖其印章或者签字捺印; ——当事人陈述中的添加、删除、改正文字之处,要由当事人加盖其印章或者签字捺印。 4.3.7 鉴定意见收集要求 鉴定意见收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签订鉴定委托书,明确委托主体、委托事项、委托期限等内容; ——鉴定意见书要有明确的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应载明委托人、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机构提 交的相关材料、鉴定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资格文件的复印件, 并有鉴定人员的签名和鉴定机构的盖章。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当说明分析过程。 4.3.8 现场检查(勘查)笔录收集要求 现场检查(勘查)笔录收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记录气象执法人员应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和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权利、配合调查义务的情 况; ——记录现场检查(勘查)的时间、地点、主要过程; ——被检查场所概况及与当事人的关系; ——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工具、设施的名称、规格、数量、状况、位置、使用情况及相关书 证、物证; ——与违法行为有关人员的活动情况; 4 DB15/T 2051—2020 ——当事人及其他人员提供证据和配合检查情况; ——现场拍照、录音、录像、绘图、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情况; ——气象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的事实;由气象执法人员和当事人加盖其印章或者签字捺印,当事人 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注明原因;如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加盖其印章或者 签字捺印; ——现场图示要注明绘制时间、方位、绘制人员; ——现场拍照要注明拍摄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4.3.9 调查询问笔录收集要求 调查询问笔录收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记录气象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和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权利、配合调查义务的情况; ——被询问人基本信息;询问的时间和地点; ——询问内容要围绕违法行为的过程或证人的所见进行,主要包括违法行为的主体、发生的时间、 地点、行为后果、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等;不得询问与案情无关的问题,不得对当事人的行 为定性; ——一份笔录只能询问一人,询问形式采取一问一答; ——询问不通晓我国语言文字的被询问人时,要提供翻译或者允许被询问人自行聘请翻译,笔录 中要记录翻译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电话、翻译证件号、工作单位等)。 被询问人可以使用其通晓的语言在笔录中签字,并附上中文译文及翻译的签字捺印; ——经被询问人核对后,由被询问人加盖其印章或者签字捺印;被询问人拒不审阅确认或者拒不 加盖其印章或者签字捺印,由记录人予以注明。 5 证据审查方法 5.1 书证的审查 书证审查应包含以下内容: ——书证与案件是否有联系; ——书证的形式是否符合 4.3.1 要求; ——查明书证的制作者、制作过程、制作方法,

pdf文档 DB15-T 2051—2020 气象行政处罚证据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051—2020 气象行政处罚证据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051—2020 气象行政处罚证据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051—2020 气象行政处罚证据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3:58:1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