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13.080 CCS B 10 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092—2021 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 2021 - 01 - 26 发布 2021 - 04 - 25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092—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前期准备 ........................................................................... 2 6 样点布设 ........................................................................... 2 7 样品采集 ........................................................................... 4 8 样品处理 ........................................................................... 7 9 样品分析与质量要求 ................................................................. 7 10 土壤质量评价与等级划分 ............................................................ 8 11 土地质量评价 ...................................................................... 9 12 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 10 附录 A(资料性) 土地质量各类样品采集记录卡样式 ...................................... 11 附录 B(资料性) 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 16 I DB41/T 209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省地球化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翔、付巧玲、李兵、谷志云、马振波、赵新雷、盛奇、赵珂、张妍、谢玉洁、 贺晓琨、邢永强、裴瑞亮、王恒旭、李敬、解庆锋、杨运召、程旭、杜珍玉、王学杰、李胜昌、蔡春楠、 李山坡、崔振、王永成。 II DB41/T 2092—2021 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的基本要求、野外工作方法、样品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土地质 量评价等主要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1:50 000及更大比例尺的农用地土地质量调查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DZ/T 0130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T 0258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 DZ/T 0289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DZ/T 0295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Z/T 029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用地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具体分类按GB/T 21010-2017。 3.2 土地质量 土地功能满足人类需要的优劣程度,是土地各种属性综合影响效应的总和,是衡量土地在一定用途 时土地好坏的标志。 4 基本要求 4.1 调查评价要求 4.1.1 调查土壤中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和生物有效性,评价 其对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划分土壤质量等级。 4.1.2 调查评价区灌溉水的地球化学指标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划分灌溉水环境等级。 4.1.3 综合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与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形成土地质量等级。 1 DB41/T 2092—2021 4.1.4 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的影响,进行土地 利用适宜性分区。 4.1.5 依据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结果,提出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 产品安全生产、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地方病防控与污染土壤治理等建议,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 科学依据。 4.2 调查评价工作流程 调查评价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流程示意图 5 前期准备 5.1 资料准备 5.1.1 收集不同种类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 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社会经济概况、发展规划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各种资料。 b)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地球化学等调查评价资料。 c) 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 d) 周边工矿企业及主要污染源分布、地方病。 e)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f) 地形图、卫星影像图等资料。 5.1.2 准备工作手图、可导入 GPS 的设计点位坐标电子文件等技术资料;进行图件校正;野外踏勘路 线、照片等记录与总结。 5.2 设计书编写 设计书的编写按DZ/T 0295。 6 样点布设 2 DB41/T 2092—2021 6.1 土壤样点布设 6.1.1 布设原则 6.1.1.1 样点应均匀分布,主要布设在耕地,同时在调查区范围内的园地、林地等其他农用地适当布 设采样点。 6.1.1.2 土壤样点布设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a) 全覆盖原则:保证布设样品对调查区范围内农用地的有效控制,以满足对全区农用地质量的 总体评价需要。 b) 突出重点原则:加大重点区域土地的采样密度,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 现代农业园区、重要农业产业基地等重要规划区和特色资源土地等。 c) 因地制宜原则:样点重点布设在集中连片土地,孤立分散且面积较小(耕地面积小于 0.33 公 顷)、不会对农用地质量整体评价造成影响的土地可适当降低布样密度。 d) 精准性原则:土地整理或需特别保护的地块,无论地块大小,均需布设样品。 6.1.2 布设密度 6.1.2.1 土地质量调查基本采样密度见表 1。 表1 土地质量基本采样密度划分与样品控制 工作性质 比例尺 采样密度范围 2 点/km 市县级 1:50 000 4~16 乡镇级 村组级 地块级 1:10 000 1:5 000 1:2 000 20~64 测量网 500 m×500 m 500 m×250 m 500 m×200 m 250 m×50 m 200 m×250 m 125 m×200 m 125 m×125 m 采样密度 2 点/km 4 8 10 16 20 40 64 6.1.2.2 1:50 000 调查采样密度可根据地质背景、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地貌等差异作出调整: a) 地质背景(成土母质)及土壤类型单一、元素及污染物含量空间变异不大的平原连片耕地, 2 2 样点密度布设为 4 个点/km ~6 个点/km 。 2 2 b) 重要农业生产区、特色土地区布设为 6 个点/km ~12 个点/km 。 2 2 c) 重金属元素含量高背景区、已知污染区等布设为 9 个点/km ~16 个点/km 。 2 2 d) 丘陵山地土地利用现状以林为主的,采用 1 个点/km ~4 个点/km ;坡度大于 25°的林地或 2 2 山地,样点可放稀至 1 个点/km ~1 个点/4 km ;一般应保证每个林地图斑至少有一个样点控 制。 6.1.3 布设方法 6.1.3.1 a) b) c) 采用网格布点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布设采样点: 采用更大一级比例尺的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经过坐标校准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 按照 6.1.2.1 的要求确定调查密度分区,将样点均匀预布设在每个密度分区内。 优化样点分布,样点布设在土地利用方式、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地块内,同时 又兼顾空间分布的均匀性。 6.1.3.2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实际情况,对样点进行调整: a) 图斑小于基本密度网格,以靠近图斑中心位置布点。 3 DB41/T 2092—2021 b) 图斑大于基本密度网格的,同一图斑在相邻网格无样点控制,样点位置靠近图斑中心位置; 当相邻网格同一图斑有样点控制,同一图斑内样点空间上应相对均匀。 6.1.3.3 低山丘陵区,在充分考虑成土母质和地形地貌基础上,应考虑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土壤类型等 的差异,将样点布设在地质背景具有代表性的农用地范围区: a) 枝状沟系发育地区,一般沿主干沟系部署,将样点布设在下方的沟口附近农用地中。 b) 山坡梯田地区,部署在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等最具代表性的梯田范围内。 c) 园地、林地等样点布设在成土母质最具代表性的山坡坡中位置。 6.1.3.4 平原、盆地及平原等平缓地区样点一般布设在格子中间部位,丘陵山区布设在土壤易于汇聚 的平缓坡地、山间平坝等

pdf文档 DB41-T 2092-2021 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092-2021 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092-2021 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092-2021 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4:32:1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