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1 浙 江 DB3302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2/T 056—2018 代替 DB3302/T 056-2006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6 – 21 发布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21 实施 发 布 DB3302/T 056—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提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代替 DB3302/T 056-2006《欧亚种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与原 DB3302/T 056-2006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标题改为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修改了技术要求; ——增加了轻质联栋大棚技术内容; ——增加了三膜覆盖技术内容; ——增加了精准灌溉技术内容。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余姚市林特技术推广总站、 慈溪市掌起镇农业服务总公司、江北区金地水果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金土,王立如,张望舒,张同心,汪国云,周和锋,徐永江,陈国海,徐腾 达。 I DB3302/T 056—2018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葡萄的建园定植、大棚结构和架式、栽培指标、栽后1年内管理、投产葡萄园管 理。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葡萄设施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69 葡萄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86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 NY 5087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NY 5088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3 建园 3.1 环境条件 园地交通方便,地势开阔平坦,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排灌便利。其他按NY 5087的规定执行。 3.2 土壤 应选择pH值6~8,含盐量0.15%以下,地下水位在0.8m以下,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 的土壤。 3.3 品种选择 以早熟、中熟品种为主,晚熟品种适当搭配。早熟品种以夏黑、京亚、矢富罗莎、维多利亚为主, 中熟品种以巨峰、鄞红、巨玫瑰、醉金香、金手指、藤稔、红富士为主,晚熟品种以阳光玫瑰、美人指、 红地球、白罗莎里奥为主。 3.4 苗木质量 选择品种纯正,接穗基部粗0.6cm以上,根系发达、粗壮,留有3个以上的饱满芽,无机械损伤、无 病虫害、无失水的扦插或嫁接口愈合好的当年苗。其他按 NY/T 469的规定执行。 3.5 3.5.1 栽植 时间 1 DB3302/T 056—2018 以落叶后12月上中旬至翌年2月上中旬为宜。 3.5.2 密度 每666.7m²栽种120株左右,行株距(2.5~3.0)m×2.0m,依栽培条件可适当稀植或密植,以后因 地制宜逐年间伐。 3.5.3 整地 栽植前2个月,开定植沟,深、宽各50cm,然后每666.7m²用腐熟畜杂类有机肥3000kg~4000kg、过 磷酸钙30kg~50kg,混合施于定植沟底层,再回填表土。同时按行距开畦沟,沟深50cm、面宽50cm、底 宽30cm,再整地,使畦面形成拱形。 3.5.4 栽种 挖浅穴,浅栽于畦上,嫁接苗嫁接口高出地面5cm~10cm,扦插苗不露最上部须根,踏实并浇透水。 3.5.5 根域限制 对生长势较旺、花芽不易形成的品种,可以采用根域限制方式进行定植栽培, 根域限制方式有沟槽 式、垄式、箱式: ——沟槽式。在地面以下挖出一定容积的沟域,边浅中深,沟深 45cm,宽 100cm,底宽 100cm,每 两立柱间挖坑长 160cm。沟内壁彻土砖,高出地面 10cm,底部铺垫厚塑料薄膜。在沟底单边 20cm 处再挖出一条宽 15cm、深 15cm 的排水暗渠,排水暗渠内填充砾石,并和棚两侧的横排水 沟连通。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内填营养基质,两株葡萄并排栽于其中。基质配方以有机基质为 主的混合基质,采用的基质是以草炭、有机肥各占 35%,再加入 10%河砂、10%木屑或稻草和 5%蛭石。基质层草炭、有机肥、河砂混合在下,木屑或稻草、蛭石铺在上面,浇大水对基质淋 洗后定植葡萄苗; ——垄式。在地面上铺垫微微隆起的塑料膜后,再在其上堆积有机质的营养土,成为土垄或土堆, 栽植葡萄于其上。上宽 80cm,下宽 70cm,高 45cm。营养土由 1:6~8 的有机肥和土壤构成; ——箱式。在每一个种植穴处,挖上边宽为 80cm,底部宽 70cm,深 45cm 的方坑,四周壁铺设厚塑 料薄膜,底部铺垫厚无纺布。营养土由 1:6~8 的有机肥和土壤构成。 4 棚架结构和架式 4.1 大棚结构 采用连栋式或单栋式毛竹大棚、钢管大棚或轻质联栋大棚。毛竹大棚单棚宽5m~8m,肩高2.0m~ 2.5m,顶高3.0m~4.5m。钢管大棚单棚宽6m~8m,肩高2.0m~2.5m,顶高3.0m~4.5m,长度因地形而定。 轻质联栋大棚单棚跨度6m,肩高2.5m,顶高3.5m。 4.2 架式 平棚架式,高1.6m~1.8m,宽度6 m~8m,按纵2m~3m、横3m~4m立柱(水泥杆或竹杆),棚架面 由纵横每隔30cm布铁丝或竹杆形成;高宽垂架式,中间高1.5m,边高1.75m,纵向每隔30cm布铁丝;双 十字V形架式,高度1.0m处,柱两边拉两条铅丝,高度在1.20m处固定横梁,长70cm,高度在1.5m处再固 定横梁,长110cm~120cm,两道横梁离边5cm处打孔,各拉一条铁丝。 2 DB3302/T 056—2018 4.3 农膜 大棚覆盖采用宽7.5m~10m、厚0.065mm的长寿无滴膜;避雨覆盖采用宽2.4m~3m、厚0.04mm的多功 能膜。农膜1年~2年需更换一次。 4.4 三膜覆盖 在常规大棚基础上,架设“M”型内膜。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覆盖外膜,盖外膜5天~7天后盖 内膜。根据天气状况和葡萄物候期、生长势,于4月上旬至中旬揭去内膜。当大棚内升温快时,及时掀 起裙膜,通风降温。 5 定植后 1 年内管理 5.1 生长指标 单株在架面上有2至3蔓,剪口蔓粗0.6cm,蔓长60cm~80cm。 5.2 生长期枝梢管理 5.2.1 当新梢抽至 30cm 左右时,立杆绑缚牵引。 5.2.2 嫁接苗及时抹除萌蘖,解除嫁接包扎膜。 5.2.3 及时摘除卷须。 5.2.4 植株单蔓培养,上架面摘心,留 2 个~3 个副梢分向培养成主蔓,待主蔓 70cm~80cm 长时再摘 心,培养结果母枝;架面下副梢留 1 叶~2 叶摘心;9 月中旬,对所有蔓进行摘心,促主蔓加粗。 5.3 肥水管理 5.3.1 当新梢有 8 片~10 片叶时,进行低浓度追肥,一般每隔 15 天左右,浇施 1%尿素一次,至 8 月 中旬。9 月下旬至 10 月,在离主干 40cm~50cm 处开深 20cm~30cm 的沟,每 666.7 m²施腐熟畜杂类有 机肥 2000kg、过磷酸钙 20kg~25kg,与土混匀后施入。 5.3.2 土壤干燥时及时浇水,以水促苗,尤其在伏夏做好抗旱工作。 5.4 冬季修剪 在落叶后至翌年1月上旬进行,在粗度0.6cm左右处短截作为结果母枝,并捆绑于架面上。 5.5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黑痘病、霜霉病和透翅蛾,防治方法见本标准6.10。 6 投产园管理 6.1 6.1.1 6.1.2 6.1.3 6.1.4 盖膜与揭膜 大棚盖膜时间宜在 1 月底至 2 月上旬。 避雨盖膜时间宜在 3 月上中旬。 采收结束后及时揭膜。 降低棚内湿度,提倡地面覆盖地膜,膜下滴灌;增加光照,提倡棚内铺设反光膜。 3 DB3302/T 056—2018 6.2 破眠 可用破眠剂解除休眠,以12月中旬~1月中旬用20%石灰氮或50%单氰氨25倍液涂芽或喷枝处理。 6.3 温、湿度管理 6.3.1 方法:随着棚内温度≧28℃时,揭通风口,提裙膜,每天通风换气;≦23℃时,关闭通风换气。 气温稳定超过 20℃时,可除裙膜。 6.3.2 催芽期:覆膜后 20 天~30 天左右萌芽,昼温 20℃~30℃,夜温 5℃~8℃。湿度 85%以上,保 持土壤水分和提高棚内湿度。 6.3.3 萌芽后至新梢生长期:昼温 25℃~30℃,夜温 10℃~15℃,湿度 70%左右。 6.3.4 花期:昼温 25℃~30℃,夜温 15℃~20℃,昼温不能高于 30℃,以防落花落果;湿度控制在 50%~60%,以防烂花和灰霉病等病害发生。 6.3.5 果实膨大期:保持棚内温度 28~30℃,采用逐步放风至避雨栽培方式,以利大棚四周通风降温。 6.3.6 果实成熟期:保持棚内温度 28℃~33℃。 6.4 肥水管理 6.4.1 施肥 6.4.1.1 施肥原则 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树势强弱,进行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 6.4.1.2 基肥 在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每666.7m²施腐熟有机肥3000kg~4000kg左右或饼肥140kg~150kg、加过磷 酸钙50kg~60kg,与土混匀后,沿树干50cm处开条形沟或半环状施入,隔年轮换。 6.4.1.3 催芽肥 萌芽前10天~15天,每666.7m²施复合肥(N.P.K各15%)25kg~30kg或尿素5 kg~10kg,另加硼砂1 kg~2kg,距植株50cm~80cm开沟施肥后立即覆土浇水。树势旺的可以不施。 6.4.1.4 膨果肥 5月中下旬,每667 m²施复合肥(N.P.K各15%)50kg、硫酸钾20kg~30kg,分两次施入,植株两旁 开沟条施。 6.4.1.5 采后肥 2 采果后施用,666.7m 沟施复合肥5kg~10kg。 6.4.1.6 根外追肥 根据树势可在用药时加入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叶面肥等喷施。开花前20天,每隔 7天~8天连续喷0.2%硼砂与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提高坐果率。 6.4.2 灌水 4 DB3302/T 056—2018 6.4.2.1 应用大棚环境自动监测与智能灌溉系统的,每 3333.3m²布设一个环境数据采集节点,根据土 壤水分情况和葡萄不同发育期需水特点,进行精准灌溉。 6.4.2.2 覆棚前一周应灌一次大水透水,花前 7 天灌一次小水,花期不灌水。 6.4.2.3 幼果膨大期需水较多,应及时灌水,保持田间持水量 75%~80%。 6.4.2.4 土壤如遇阶段性
DB3302-T 056-2018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宁波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4:52: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