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55—2021 马铃薯拱棚双膜栽培技术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21 - 10 - 28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63/ T 1955—2021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海省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省马 铃薯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纳添仓、张钢、贾豪、王芳、王生财、周云、马元存、王燕钧、蒲秀琴、叶广 继、苏旺、郭恒、杨琼英、李文军、王毅、王小青、周维秀。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 T 1955—2021 马铃薯拱棚双膜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拱棚双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品种选择、种薯选择、棚室准备、播种、田 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在东部农业区河湟谷地水地拱棚双膜种植时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55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 733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 13735 聚乙烯吹膜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24 农用塑料薄膜安全使用控制技术规范 NY/T 2382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HJ 555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模栽培 指在塑料拱棚内采用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 3.2 全层混施 指将肥料与耕层土壤均匀混合的施肥方式。 4 种薯准备 4.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早熟马铃薯品种。 1 DB63/ T 1955—2021 4.2 种薯质量 种薯的质量 符合GB 18133的规定。 4.3 种薯选择 选择无病虫、无冻害、无机械损伤、大小均匀的薯块。 4.4 种薯催芽 种薯催芽方法及顺序如下: ——播种前 15 d 左右,将种薯置于 15 ℃~20 ℃,相对湿度 60 %~70 %的地方,平铺 3 层~4 层, 上盖 2.00 cm~3.00 cm 潮湿沙子。 ——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和纤细芽薯。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冻害等。 ——当芽长至 0.50 cm~1.00 cm 时,将种薯摊放在散射光下壮芽,每隔 1 d 翻动一次,芽子变绿 变粗后待播。 4.5 种薯切块 种薯整薯或切块播种。 ——种薯整薯播种单薯重 25.00 g~50.00 g。 ——切块播种在播前 4 d~7 d 切块,切块大小以 30.00 g~50.00 g,每个切块至少要有 1 个~2 个芽眼。切块过程中应按照 GB 7331 的要求进行切刀消毒。 4.6 拌种消毒 种薯切块后,立即每100.00 kg种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5.00 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5.00 g、72%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 g,与2.00 kg~3.00 kg滑石粉混匀后拌种,保证每个薯 块切面均匀粘附药粉,摊放于阴凉湿润处,使伤口愈合。 5 播种前准备 5.1 地块选择 选择前茬为非茄科作物的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 5.2 灌冬水 10月下旬~11月初灌冬水。 5.3 整地 2月中旬(农历七九)开始整地,耕作深度约25.00 cm~30.00 cm,耙细整平。金针虫、蛴螬等地下 害虫危害的地块,在播种的同时,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土壤处理。 5.4 施基肥 5.4.1 施肥量 2 2 2 2 2 施农家肥75.000 t/hm ~90.000 t/hm (5000.00 kg/667m ~6000.00 kg/667m ),施氮0.300 t/hm ~ 2 2 2 2 2 0.450 t/hm (20.00 kg/667m ~30.00 kg/667m ),施五氧化二磷0.450 t/hm ~0.600 t/hm (30.00 2 DB63/ T 1955—2021 2 2 2 2 2 2 kg/667m ~40.00 kg/667m ),施氧化钾0.225 t/hm ~0.300 t/hm (15.00 kg/667m ~20.00 kg/667m )。 依据NY/T496和HJ 555确定相应施肥量。 5.4.2 施肥方法 农家肥作基肥,氮肥总用量的80%以上、全部的五氧化二磷和全部的氧化钾肥料作基施。结合整地 全层施肥,20%的氮肥做种肥。 5.4.3 建棚 整地后立即建棚,拱棚跨度为6.00 m或7.00 m,中柱定在3.00 m米或3.50 m处,高为1.60 m~1.70 m,边柱定在1.50 m处,高为1.40 m~1.50 m,竹竿间距1.00 m,铁丝压在立柱上,竹竿固定在铁丝上 面,棚膜幅度8.00 m(6.00 m跨度)或9.00 m(7.00 m跨度),拱棚四周棚膜压严、压实,每隔3.00 m~ 4.00 m用压膜绳固定。棚膜质量应符合GB 4455的要求。 6 播种 6.1 播种时间 建棚后7 d~10 d播种。 6.2 播种方式 薯块切面朝下,覆土厚度8.00 cm~10.00 cm,播种结合起垄。 6.3 播种密度 2 2 2 2 一垄双行种植,9.00万株/hm ~9.75万株/hm (6000.00株/667m ~6500.00株/667m )。 7 起垄 棚内起6垄(6.00 m跨度)或7垄(7.00 m跨度),垄距90.00 cm,垄呈梯形,垄面宽50.00 cm,垄 基部宽60.00 cm,垄高20.00 cm。 8 除草 起垄后,使用药剂除草,均匀喷雾于垄表面和侧面。药剂除草使用药剂方法参见附录A。 9 覆膜 用厚度0.01 mm,幅宽0.90 m的地膜覆盖垄面,拉紧膜面,压实压严膜边。地膜宜选用白色膜,质 量符合GB/T 13735的要求。 10 田间管理 10.1 放苗 3 DB63/ T 1955—2021 幼苗出土或即将出土时放苗,并封严放苗口。出苗期随时检查,及时放苗,以免幼苗接触地膜烧伤。 拱棚内温度超过28 ℃时,白天及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 10.2 温度管理 苗齐后白天棚温保持18 ℃~22 ℃,夜间12 ℃~14 ℃。5月中旬拆棚。 10.3 水分管理 在苗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共灌水5次。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60%,块茎形成 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70%~75%,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75%~80%,收获前15 d~20 d停止灌 水。 10.4 追肥 2 2 2 2 花期结合灌水追施氮肥,沟施,0.075 t/hm ~0.090 t/hm (5.00 kg/667m ~6.00 kg/667m ), 块茎形成期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施钾肥和叶面喷施B、Zn等中微量元素。 10.5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蚜虫,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优 先选用生物农药,其次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 2383的要求进行。主要病虫害及 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 11 收获 待植株枯黄时收获上市,收获期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防止机械损伤。 12 残膜回收 按NY/ T1224的要求回收地膜。 4 DB63/ T 1955—2021 AA 附 录 A (资料性) 马铃薯除草剂使用方法 A.1 播种前土壤处理用药及方法 A.1.1 药剂 48%氟乐灵乳油等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剂。 A.1.2 用量及方法 2 每667m 用48 %氟乐灵乳油100.00 ml~150.00 ml,兑水40.00 kg~50.00 kg,均匀喷雾于土表。对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小籽粒种子的阔叶杂草防除效果甚好。 A.1.3 注意事项 A.1.3.1 准确掌握用药量,力求喷洒均匀。 A.1.3.2 整地要细,若整地不细,土块中杂草种子接触不到药剂,遇雨土块散开仍能出草。 A.1.3.3 48 %氟乐灵乳油易光解失效,施药后应立即覆土,把药物混入土中。 A.1.3.4 48 %氟乐灵乳油施入土壤后残效期较长,因此下差不宜种植禾本科敏感作物。 5 DB63/ T 1955—2021 BB 附 录 B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B.1 晚疫病 表B.1 晚疫病防治方法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种薯切种 用40%福尔马林溶液200倍液浸种2小时后再切种 2 每667m 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0 g~100.00 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 隔7 d~10 d每亩喷施杜邦克露50.00 g。为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喷3次,每隔7 d~ 10 d喷一次。 2 发病初期 每667m 喷施64%杀毒矾或7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0 g,兑水30.00 kg,全田 喷雾,每隔7 d~10 d喷一次,连续防治2次~3次。 B.2 蚜虫 采用10%高效氯氰菊酯、天蚜净和抗蚜威等杀虫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df文档 DB63-T 1955-2021 马铃薯拱棚双膜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955-2021 马铃薯拱棚双膜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955-2021 马铃薯拱棚双膜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955-2021 马铃薯拱棚双膜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09:3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