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47101.6 (22)申请日 2021.12.15 (73)专利权人 深特市政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 道西田社区第三工业区商住楼第7栋 304 (72)发明人 张超 杨台 张坤 郭婉冰 刘磊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宁嵘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3103 专利代理师 伍介华 (51)Int.Cl. E04H 17/00(2006.01) E01F 13/02(2006.01) B01D 46/10(2006.01) B01D 46/681(202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市政道路 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 动式安全隔离 带, 包括第一主筒、 第二主筒、 受风 板、 刮板和滤板, 所述第一主筒和第二主筒的圆 周外壁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 旋转带, 且第一旋转带的相对一端外壁均分别固 定连接有第一插接管和第三插接管, 第一插接管 和第二插接管的相对一端外壁之间设置有插接 机构, 所述第一主筒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外壁中间 位置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带, 且第二 旋转带的另一端外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 旋转带相对立的第三插接管和第一插接管。 本实 用新型延伸长度为第三插接管的三倍, 实现了装 置的快速扩展以及方便收缩存放的效果, 并且实 现对环境的保护效果以及装置的自清洁 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740951 U 2022.06.14 CN 216740951 U 1.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 式安全隔离带, 包括第一主筒 (1) 、 第二主筒、 受风板 (5) 、 刮板 (12) 和滤板 (1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筒 (1) 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外壁顶部和底部均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带 (2) , 且第一旋转带 (2) 的相对一端外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 第一插接管 (6) 和第三插接管 (8) , 第一插接管 (6) 和第二插接管 (7) 的相对一端外壁之间设 置有插接机构, 所述第一主筒 (1) 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 第二旋转带 (4) , 且第二旋转带 (4) 的另一端外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旋转带 (2) 相 对 立的第三插接管 (8) 和第一插接管 (6) , 第一主筒 (1) 和第二主筒的顶部外壁均设置有旋转 机构, 所述第一主筒 (1) 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 分布的多个进风机构, 且第一 主筒 (1) 和第二主 筒的内部均设置有吸附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 风机构包括多个进气网 (3) , 且第一主筒 (1) 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 安装槽, 进气网 (3) 均分别固定连接 于安装槽的顶部和底部 外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主筒 (1) 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板 (10) , 且固定板 (10) 的圆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连接架 (9) , 连接架 (9) 的另一端内壁之间 固定连接有旋转套 (1 1) , 旋转套 (1 1) 的圆周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 主轴 (14)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 转机构包括旋转杆, 且旋转杆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主筒 (1) 和 第二主筒的顶部外壁, 旋转杆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受风板 (5) , 受风板 (5) 均为勺子状, 主 轴 (14) 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于旋转杆的底部外壁, 主轴 (14) 的底部外壁均分别通过轴承转 动连接于第一主 筒 (1) 和第二主 筒的底部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定板 (10) 的底部和顶部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滤板 (13) , 且主轴 (14) 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 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刮板 (12) , 刮板 (12) 的一端外壁均与滤板 (13) 的一端外壁相接触, 第一主筒 (1) 和第二主 筒的底部一侧外壁均开有排废口 (15) 。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 隔离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机构包括第二插接管 (7) , 且第一插接管 (6) 和第二插接管 (7) 的圆周内壁均分别 开有第一插接槽 (16) 和第三插接槽 (19) , 第二插接管 (7) 的两端外壁分别插接于第一插接 槽 (16) 和第三插接槽 (19) 的内壁, 第一插接槽 (16) 和第三插接槽 (19) 的一端内壁均分别固 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 (18) 和第三限位环 (17) , 第二插接管 (7) 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挡 板, 第三插接 槽 (19) 的圆周内壁与第一插接管 (6) 的圆周外壁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 排废口 (15) 替换为排废槽 (25) , 且第一主筒 (1) 和第二主筒的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流 台 (20) , 导流台 (20) 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流板, 限流板的一端顶部外壁均开有插接 孔 (21) , 限流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 (23) , 弹性杆 (23) 的底部外壁之间固定连 接有底板 (24) , 底板 (24) 的顶部 外壁均粘接有插接进行插接孔 (21) 内壁的塞板 (2 2)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40951 U 2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 隔离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 路建设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 全隔离带。 背景技术 [0002]市政道路即是指公路、 城市道 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 方, 包括广场、 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 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 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 城市道路、 乡村道路等。 [0003]在道路的修建过程中, 需要建设隔离带对道路内外侧区域进行区分, 而现有的隔 离带大多只具备简单的隔离效果, 并不具备一下辅助 功能, 使用时局限性较高, 不能针对环 境污染问题进行相应的防护举措, 因此, 亟需设计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建 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包括第一主筒、 第二主筒、 受风板、 刮板 和滤板, 所述第一主筒和 第二主筒的圆周外壁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 带, 且第一旋转带 的相对一端外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管和第三插接管, 第一插接 管和第二插接管的相对一端外壁之 间设置有插接机构, 所述第一主筒和 第二主筒的圆周外 壁中间位置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带, 且第二旋转带的另一端外壁均分别固定连 接有与第一旋转带相对立的第三插接管和 第一插接管, 第一主筒和第二主筒的顶部外壁均 设置有旋转机构, 所述第一主筒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进风机 构, 且第一主 筒和第二主 筒的内部均设置有吸附机构。 [0007]优选的, 所述进风机构包括多个进气网, 且第一主筒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外壁开有 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安装槽, 进气网均分别固定连接 于安装槽的顶部和底部 外壁之间。 [0008]优选的, 所述第一主筒和第二主筒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 板, 且固定板的圆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连接架, 连接架的另一端内壁之 间固定连接有旋转套, 旋转套的圆周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 主轴。 [0009]优选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杆, 且旋转杆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主筒和 第二主筒的顶部外壁, 旋转杆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受风板, 受风板 均为勺子状, 主轴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于旋转杆的底部外壁, 主轴的底部外壁均分别通过 轴承转动连接 于第一主 筒和第二主 筒的底部内壁。 [0010]优选的, 所述固定板 的底部和顶部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滤板, 且主轴的圆周外 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刮板, 刮板的一端外壁均与滤板的一端外壁相 接触, 第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740951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市政道路建设用主动式安全隔离带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41: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