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05 4113 南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3/T 006—2021 马铃薯套种芋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12 - 31 发布 2022 - 01 - 10 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3/T 00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南阳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管理站、新野县原种场、新野县 绿健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明燕、 李金玲、源朝政、高小峰、张中敏、王虹、朱旭、杨廷勤、周晓静、 张立瑞、贾毛毛、周冉、崔炯、马琳静、郑青焕、杨玉华、李玉鹏、黄艳宇、程元柱、申坚定、高林飞、 全洪雷、杨爱军。 I DB 4113/T 006—2021 马铃薯套种芋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和芋头套种的产地环境和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和芋头套种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049 薯芋类蔬菜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灌排方便的中 性或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产地环境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土壤质量符合 GB 15618的规定。 5 生产技术措施 5.1 播前准备 5.1.1 品种选择 1 DB 4113/T 006—2021 马铃薯选择适宜南阳地区种植,结薯早且集中,膨大快、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短的 早熟脱毒品种,种薯质量符合GB 18133的规定。芋头选择适宜南阳地区种植,高产优质、抗病性和抗逆 性强的品种,质量符合NY/T 1049的规定。 5.1.2 种薯与种芋处理 5.1.2.1 种薯晒种 播前10 d~15 d将种薯放到温度12 ℃~15 ℃的室内或阳光下处理5 d~7 d。 5.1.2.2 种薯切块与拌种 切刀用70%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切到病薯或连续切5 块~7 块后,再消毒一次。以纵 切为主,每块带1 个~2 个芽眼,切块重25 g~50 g,切好的薯块用35%的甲霜灵拌种剂按种薯质量的 2 0.4%进行拌种,或用50%氯溴异氰尿酸1000 倍液薯块喷淋后,拌草木灰后备播。每667 m 用种量约130 kg~150 kg。淘汰坏薯、病薯。农药施用符合NY/T 1276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5.1.2.3 芋头晒种与催芽 2 种芋质量以40 g~50 g为宜,每667 m 用种量约125 kg~200 kg。套种前15 d~20 d将种芋晾晒 3 d~5 d,用0.2%多菌灵水溶液浸泡5 min后放在背风向阳处,温度保持18 ℃~22 ℃,早晚用草苫或 薄膜保温进行催芽,芽长0.5 cm~1 cm时即可播种。也可用室内干催、拱棚、阳畦、湿沙堆放等方法进 行催芽。 5.1.3 整地施肥与土壤处理 2 前作收获后冬耕晾垡,旋耕前667 m 施有机肥5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00 kg~150 kg,硫酸锌1 kg,硼砂0.5 kg,5%辛硫磷颗粒剂5 kg,旋后耙平耙细即可播种。所用肥料符合NY/T 496的规定。 5.2 播种与套种 5.2.1 播种马铃薯 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播种。采用高垄栽培,垄距为100 cm,垄宽70 cm,沟宽30 cm,沟深20 cm, 2 一垄双行,开沟或挖穴种植,行株距50 cm×(25 cm~30 cm),每667 m 种4400 株~5300 株,播种后 覆土8 cm~10 cm。用33%二甲戊灵100 ml兑水30 kg均匀喷雾垄面后覆盖地膜。 5.2.2 套种芋头 4月中旬,将催过芽的种芋套种在马铃薯的沟内。播深6 cm~8 cm,株距30 cm~40 cm,每667 m 套种1667 株~2223 株。 2 5.3 田间管理 5.3.1 马铃薯田间管理 5.3.1.1 破膜与清棵 当马铃薯破土出苗3 cm以上时破膜放苗,同时用细土盖严破膜处。齐苗后清棵,保留一株健壮 株。 2 DB 4113/T 006—2021 5.3.1.2 水肥管理 幼苗期、发棵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开花、薯块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7 d~10 d停止灌水。 2 马铃薯封行后,可结合浇水,每667 m 追施尿素7.5 kg,硫酸钾7.5 kg,进入膨大期,叶面喷施0.5%的 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灌溉水标准符合GB 5084的规定。所用肥料符合NY/T 496的规定。 5.3.1.3 化控化调 2 约10%的马铃薯开花时,每667 m 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 g兑水30 kg,均匀喷施叶面。 5.3.1.4 病虫害防治 5.3.1.4.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 辅”的原则。 5.3.1.4.2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实行轮作倒茬,精细管理和控制水肥,测土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 植,起垄种植,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 5.3.1.4.3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以及性诱剂诱杀害虫。 5.3.1.4.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各种天敌; 5.3.1.4.5 化学防治 2 5.3.1.4.5.1 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环腐病等。晚疫病用 39%精甲·嘧菌酯 15 ml/667m ~20 2 2 2 ml/667m 喷雾,安全间隔期 10 天,或 25%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 30 ml/667m ~50 ml/667m ,间隔 7 d~10 d 施用 1 次,视病害发生情况施药 2 次~3 次。环腐病用BT杀菌剂或 77%的氢氧化铜水分散粒 剂 1000 倍~1500 倍液喷雾。 2 2 5.3.1.4.5.2 主要虫害为蚜虫、蛴螬等。蚜虫用 22%氟啶虫胺腈 10 ml/667m ~12 ml/667m 或者用 10% 2 2 2 氟啶虫酰胺 35 g/667m ~50 g/667m 喷雾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用 1%氯虫苯·氟氯腈 1000 g/667m ~ 2 2000 g/667m ,进行沟施防治。 5.3.1.4.5.3 农药施用符合 NY/T 1276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5.3.1.5 收获 5月中下旬茎叶由绿变黄并逐渐枯萎,马铃薯生长完全成熟时选择土壤干爽的晴天收获。 5.3.2 芋头田间管理 5.3.2.1 培土追肥 3 DB 4113/T 006—2021 2 共2 次~3 次,在3 片~4 片叶展开时,每667 m 顺沟撒施复合肥15 kg,培土6 cm~8 cm;在5 片~6 片叶时追施高钾型复合肥25 kg,培土5 cm~7 cm;立秋前后追施复合肥30 kg,培土8 cm~10 cm。所用肥料符合NY/T 496的规定。 5.3.2.2 水分管理 浇水选在早晚时段,芋头生长前后期保持土壤湿润,中期视天气情况每7d左右浇水1次,收获前10 d停止浇水。灌溉水标准符合GB 5084的规定。 5.3.2.3 苗期管理 2 清除侧芽,衰老病叶。当芋头5 片~6 片叶,株高50 cm左右,每667 m 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 粉剂40 g兑水30 kg,每15 d~20 d喷一次,连喷2 次~3 次。 5.3.2.4 病虫害防治 5.3.2.4.1 主要病虫害 芋头的主要病虫害是疫病、软腐病、蚜虫等。 5.3.2.4.2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平衡施肥;清除田间病残体。 5.3.2.4.3 物理防治 田间挂银灰膜条避蚜。 5.3.2.4.4 化学防治 2 2 芋头疫病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45 ml/667m ~60 ml/667m 进行喷雾;软腐病用20%噻森铜悬浮 剂300 倍~500 倍液或40%噻唑锌悬浮剂600 倍~800 倍液喷雾喷雾;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4000 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 倍~4000 倍液等交替喷雾。收获前15 d~20 d停止用药。农 药施用符合NY/T 1276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5.3.2.5 收获 10月下旬后当叶黄根枯、球茎充分成熟时收获。 4
DB4113-T 006-2021 马铃薯套种芋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南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32: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