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98104.2
(22)申请日 2022.07.29
(73)专利权人 苏州高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西金芝
路7号
(72)发明人 聂相中 梁杰 李西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江苏智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5 50
专利代理师 翟国明
(51)Int.Cl.
B24B 9/20(2006.01)
B24B 41/02(2006.01)
B24B 47/22(2006.01)
B24B 41/06(201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注塑件合模 线打磨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应用注塑件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
设备主机台, 对结构进行支撑, 设置的顶框架便
于对打磨机构进行安装, 设置的高度调节螺杆便
于根据被加工注塑件的高度对打磨机构的高度
进行调整, 转动高度调节螺杆, 使得载体板可 以
沿着顶框架向垂直方向移动, 使得载体板以及打
磨结构沿着垂直方向移动, 驱动电机带动打磨结
构可以便 于对注塑件的合模 线进行打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8136975 U
2022.12.27
CN 218136975 U
1.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包括设备主机台(1)、 栓接在设备主机台(1)外侧的顶框架
(2)、 设置在顶框架(2)内侧的打磨机构(3)、 卡接在设备主机台(1)内侧的滑轨(4)、 滑动连
接在滑轨(4)内侧的滑块(5)和 粘接在滑块(5)顶部的注塑件固定机构(6),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打磨机构(3)包括高度调节螺杆(301), 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0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载体
板(302), 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01)的表面与顶框架(2)螺纹连接, 所述载体板(302)的底部
安装有打磨结构(303), 所述打磨结构(303)的顶部栓接有驱动电机(304), 所述驱动电机
(304)的底部与载体板(302)的顶部栓接, 所述驱动电机(304)的输出轴端部与打磨结构
(303)栓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件固定机构
(6)包括物料板(601)、 电动伸缩缸(602)、 端部挡板(603)、 端部活动板(604)、 限位杆(605)
和抵压板(606), 所述物料板(601)的底部与滑块(5)的顶部粘接, 所述电动伸缩缸(602)栓
接在物料板(601)的顶部, 所述端部挡板(603)粘接在物料板(601)的前侧, 所述端部活动板
(604)设置在物料板(601)的内侧, 所述限位杆(605)焊接在端部活动板(604)的前侧, 所述
限位杆(605)的表面与端部挡板(603)的内侧滑动连接, 所述抵压板(606)栓接在电动伸缩
缸(602)的伸缩轴端部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杆(605)的内
侧开设有销槽(7), 所述销槽(7)的内侧插接有固定销(8), 所述固定销(8)的外侧贯穿端部
挡板(6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料板(601)的表
面焊接有推拉杆(9), 所述推拉杆(9)的外侧栓接有持握垫(10), 所述持握垫(10)为橡胶材
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螺杆
(301)的顶部 栓接有转柄(1 1), 所述转柄(11)的表面 开设有防滑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板(302)的前
侧和后侧均焊接有限位导向块(12), 所述顶框架(2)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3), 所述限位槽
(13)的内侧与限位 导向块(12)滑动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伸缩缸(602)
的底部栓接有辅助支撑板(14), 所述辅助支撑板(14)靠近物料板(601)的一侧与物料板
(601)栓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螺杆
(301)的底部套接有轴承(15), 所述轴承(15)的外侧与载体板(3 02)套接。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36975 U
2注塑件合模 线打磨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件加工技 术领域, 特别涉及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0002]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 包括各种包装, 零件等, 塑
料件的选择主要 决定于塑料 的类型、 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 制作注塑件一般采
用模压、 传递模塑, 也用注射成型, 层压、 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 上述方法,
均可用于橡胶加工, 此外, 还有以液态单体或聚合物为原料 的浇铸等, 在这些方法中, 以挤
出和注射成型用得最多, 也是最基本的成型 方法。
[0003]现有的注塑件在脱出模具并且切除溢边后仍留下可见的痕迹, 一般都尽量将其控
制在不明显或是不影响使用的位置, 但如果是板材或是块状材料则不可避免的需要在作业
后额外对合模线进 行打磨, 但现有技术对于合模线的打磨没有专用的设备, 导致效率较低,
而且根据注塑件的不同不便 于对设备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其优点是注塑件合模
线打磨设备。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包括设备主机台、
栓接在设备主机台外侧的顶框架、 设置在顶框架内侧的打磨机构、 卡接在设备主机台内侧
的滑轨、 滑动连接在滑轨内侧的滑块和粘接在滑块顶部的注塑件固定机构, 所述打磨机构
包括高度调节螺杆, 所述高度调节螺杆 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载体板, 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表
面与顶框架螺纹连接, 所述载体板的底部安装有打磨结构, 所述打磨结构的顶部栓接有驱
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与载体板的顶部栓接,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打磨结
构栓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主机台对结构进行支撑, 设置 的顶框架便于对打磨机构进行
安装, 设置的高度调节螺杆便于根据被加工注塑件的高度对打磨结构的高度进行调整, 转
动高度调节螺杆, 使得载体板可以沿着顶框架向垂直方向移动, 使得载体板以及打磨结构
沿着垂直方向移动, 驱动电机带动打磨结构可以便于对注塑件的合模线进行打磨, 通过设
置滑轨和滑块以及注塑件固定机构配合, 便于对被加工合模线进行打磨, 将被加工合模线
放置在物料板上, 根据打磨位置, 可以便于将端部活动板通过限位杆沿着端部挡板移动到
所需位置, 电动伸缩缸推动抵压板与端部活动板配合对被加工注塑件进行配合, 完成对于
注塑件的固定 。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注塑件固定机构包括物料板、 电动伸缩缸、 端部挡
板、 端部活动板、 限位杆和抵压板, 所述物料板的底部与滑块的顶部粘接, 所述电动伸缩缸
栓接在物料板的顶部, 所述端部挡板粘接在物料板的前侧, 所述端部活动板设置在物料板
的内侧, 所述限位杆焊接在端部活动板的前侧, 所述限位杆的表面与端部挡板的内侧滑动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136975 U
3
专利 注塑件合模线打磨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3 21:33: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