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05 4113 南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3/T 018—2021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规程 2021 - 12 - 25 发布 2021 - 12 - 31 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3/T 01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市水稻生产办公室、南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俊红、杨阳、周成杰、贺青、徐笑峰、程相武、张彩虹、齐庆、朱星省、徐 金飞、何义省、朱书伟、周冉、董鹏、申坚定、武中强、黄洁、陈庆、张旭培、涂保玉、金璞、杨廷勤、 朱保磊、马然君、李小乔、王付山、张甲庚。 I DB 4113/T 018—2021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南阳市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的环境条件、稻田建设、小龙虾养殖、水稻栽培、常见 病虫害管理等技术环节。 本文件适用于南阳市稻虾共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SC/T 1135.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龙虾 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鳌虾科,成体长约5.6cm~11.9cm,暗红色,甲壳部 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3.2 稻虾共作种养 在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并养殖2-3茬小龙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实现种植业和 水产养殖业的有机结合,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种养模式。 4 稻虾共作模式技术要点 4.1 稻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周围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稻田放养小 2 2 龙虾,稻田面积一般以1hm ~3hm 为一个种养单元(丘陵和浅山区可因地制宜适当放宽面积标准)。农 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4.2 稻田建设 4.2.1 环沟养殖模式 1 DB 4113/T 018—2021 在田埂内侧处开挖环沟,沟面宽4m~5m,沟底宽1m~2m,沟深1.2m~1.5m,坡比1:1.2,环沟面积 占比为稻田总面积的10%以内。开挖环沟的泥土可以垒在外围田埂上并压实以防渗漏,确保田埂高于田 面0.6m~0.8m,顶部宽不低于1.5m。在环沟适宜位置横向预留宽约6m的农机操作通道,通道下预埋管道 以保持环沟水流畅通。进水口设置于稻田靠近水源的地势较高一端田埂上,排水口位于田块对角另一端 2 环沟低处。稻田面积超过3hm 时,在田间每隔5m开挖一宽约20cm~30cm,深7cm~10cm的小水槽,用于 烤田时小龙虾的栖息地。 4.2.2 无环沟化养殖模式 在传统稻田的基础上,加高加固加宽田埂,高80cm,宽0.8m~1m。田面平整度要求±10cm。 4.2.3 设置防逃设施 在稻田进排水口安装铁丝网或双层密网,进水口网目大小以拦阻野杂鱼卵和刚孵化出的鱼苗为标准。 田埂上设置围栏,控制天敌进入。围栏高出地面40cm~50cm,田块拐角处设置成圆弧形以防小龙虾聚集 逃跑。 4.2.4 水草移植 在环沟和田面上完成水草种植,以沉水植物伊乐藻为主,水草移栽以3株~5株为一簇,每簇水草间 距为1m~2m。春季随着水温升高可在环沟中适当补种轮叶黑藻、四季苦草等。插秧后环沟中仍然保持水 草的覆盖面,以不超过环沟总面积的60%为宜。 4.3 水质调控 养虾田水体透明度要求25cm~35cm,PH值7.2~8.5,溶解氧大于5mg/L。每隔3d~5d用快速水质检 测试剂盒检测水质1次,依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行水质调控。一般每隔7d~10d,投放有机酸解毒剂、 EM菌制剂调节水质;每隔10d~20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20%左右。每月还可坚持施用生石灰1次,一般 2 用量每666.7m 为25kg~30kg。 4.4 小龙虾养殖 4.4.1 虾苗选择 种虾宜选用自繁自育或从附近专业良种场选购,雌雄亲本不能来自同一群体。幼虾一般来源于苗种 场、养殖场及捕捞户的地笼。外购虾苗要求脱水时间不超过2h。严禁选用经长途运输、多次贩卖的幼虾、 青壳虾。放养前后可以泼洒Vc应激灵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以提高苗种放养成活率。 4.4.2 投放模式 4.4.2.1 亲虾投放模式 2 8月底前往稻田中投放个体大、颜色深红有光泽、活动能力强的亲虾;每666.7m 投放规格为25g/尾~ 2 30g/尾的亲虾10kg~15kg,雌雄比例为2:1~3:1。第二年7月份烤田之后,每666.7 m 补放15g/尾~30g/ 尾的亲虾5kg~10kg。 4.4.2.2 幼虾投放模式 2 在3月~4月,放养规格120尾~300尾/kg的虾苗,每666.7m 放养25kg~30kg(虾苗4000只~5000只), 多点投放至稻田的边坡浅水区或田面浅水区。 4.4.3 饲料投喂 2 DB 4113/T 018—2021 4.4.3.1 采用多种饲料轮喂方式,饲料质量应符合 GB 13078、NY 5072 的规定。投放时间一般在傍晚 进行。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根据水草生长情况,确定水草投放。 4.4.3.2 7 月~8 月份之后进入稻虾共作期,小龙虾摄食量下降,此阶段应减少或控制饲料投喂量,稻 田中的有机质、杂草和底栖动物可以满足小龙虾生长的部分营养需求。9 月份投喂颗粒饲料,每天投喂 2 2 0.5 kg/666.7m ;也可选用黄豆、玉米、小麦等种子类饲料煮熟后投喂,每天每 666.7m 投喂 0.5kg~ 1.0kg。 4.4.3.3 水稻收割后,稻田加水 30cm,投饵量以当天吃完、不留残饵为准,晚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 70%~ 80%,饵料应投在稻田四周的浅水区域,颗粒饲料可用投饵机多点抛撒的方法投喂。 4.4.4 水位管理 11月至12月保持田面水深30cm~50cm,随着气温的下降,水位调至40cm~60cm,环沟内水位控制在 1.5m左右。第二年的3月至4月份水位控制在30cm~40cm左右,5月份加深水位到50cm~60cm,环沟内水 位应控制在1.5 m左右。水稻插秧后,水位控制应以适应水稻生长为主,环沟内水位控制在0.8 m~1.0 m, 通过调节水位控制水温。 4.4.5 成虾捕捞 在4月上旬至6月中旬进行诱捕。捕捞小龙虾成虾采用适宜网眼规格的地笼等捕捞,网目大小以留田 小规格虾能自由进出为标准,捕大留小,将地笼放置在稻田及虾沟内,每隔3d~10d将地笼更换位置, 不断起捕30g/尾以上规格的成虾,并且不定期地补放虾苗,使养殖产量得到最大化提高。 4.4.6 包装运输 用塑料虾筐或泡沫塑料箱,箱内放0.5kg~1.0kg的冰块,冰块用塑料袋密封。采用低温运输,避免 阳光直射。运输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挤压,不得与有害物质混运,严防运输污染。 4.4.7 病害防治 常见疾病有黑鳃、烂鳃病、纤毛虫病和病毒性疾病,用生石灰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虫。具体防治 方法见表1。 表1 小龙虾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病名 病原 症状 防治方法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 (1)用生石灰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 纤毛虫病 纤毛虫 精卵的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形成一 (2)用0.4mg/L的络合碘或者硫酸锌全池泼洒; 层厚厚的“毛” (3)投喂淡水小龙虾蜕壳专用饲料,促进小龙虾 蜕壳,脱掉长有纤毛虫的旧壳 2 从中、大虾开始发病,病虾螯足无力,(1)每666.7m 用100g~150g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外观无其他症状,解剖可见肝胰脏肿 (2)用板蓝根、鱼腥草、大黄各0.5kg 煮水,拌 病毒病 病毒 大,颜色变深;空胃,肠有拥堵现象 饲料投喂; (3)饲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预防; (4)改善养殖环境条件 感染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 (1)避免损伤; 甲壳溃烂病 几丁质分解细菌 的斑点,之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2)饲料投喂充足,防止争食; 感染 2 2 严重时,出现较大或较多空洞导致病虾 (3)用10kg/666.7m ~15kg/666.7m 的生石灰全池 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泼洒 3 DB 4113/T 018—2021 4.5 水稻的栽培管理 4.5.1 水稻品种选择 以南阳主推水稻品种为基础,主要选择早熟、抗倒伏、抗病性强、耐肥性高、品优质的品种。 4.5.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选择晴天晒种1d~2d,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用10% 左右浓度的盐水进行选种。用咪鲜胺2000倍~3000倍液或80%多菌灵2.0‰液浸种48h,选种、浸种后用 清水冲洗干净。 4.5.3 培育壮秧 4.5.3.1 壮秧标准 出苗快、齐,叶挺,叶色浓绿,苗高15.0cm~20.0cm,苗基部扁粗有弹性,秧苗带蘖,白根多,无 病虫危害。手插秧秧龄30d~40d,机插秧秧龄不超过20d。 4.5.3.2 育秧 2 每666.7m 秧田播种量30.0kg~40.0kg,均匀播种,播后用沙土或干爽腐熟粪土均匀覆盖0.5cm~ 1.0cm,播后注意防鸟。 4.5.4 适时插秧移栽 及时灭茬整地,及早栽插,用抛秧法或者常规移栽,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发挥宽行稀植和边坡 2 优势。插秧深度1.0cm~2.0cm,宽行窄株插秧。移栽密度以30cm×15cm为宜。每666.7m 基本苗为45000 只~65000只。 4.5.5 施肥 4.5.5.1 总则 在放虾后尽量少施肥,尽可能施用生物肥或腐熟的有机肥。施肥前要排浅田水,将小龙虾赶到虾沟 中再施肥。禁用对虾苗有害的碳酸氢铵、硝态氮肥。 4.5.5.2 重施基肥 2 稻田基肥要足,并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可在插秧前10d~15d,施用2000kg~3000kg/667m 的农 家肥。水稻种植前,整地翻耕时也可将剩余的水草旋耕入土下作为绿肥。 4.5.5.3 早施分蘖肥 2 在移栽后7d,可每666.7m 施用尿素5kg~10kg保证水稻返青后促进后期分蘖。 4.5.5.4 巧施穗肥 在孕穗期追施尿素8kg~10kg,氯化钾10kg~15kg。适当根据叶色适当增减用

pdf文档 DB4113-T 018-2021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规程 南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3-T 018-2021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规程 南阳市 第 1 页 DB4113-T 018-2021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规程 南阳市 第 2 页 DB4113-T 018-2021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规程 南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8:22: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