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5133 四 川 省 ( 甘 孜 州 ) 地 方 标 准 DB 5133/T 59—2021 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11 - 22 发布 甘孜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12 - 20 实施 发 布 DB 5133/T 59—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1 4.1 4.2 4.3 4.4 播前准备 ....................................................................... 播种 ........................................................................... 田间管理 ....................................................................... 收获及贮藏 ..................................................................... 1 2 2 4 附录 A(资料性) 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 5 附录 B(资料性) 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 6 I DB 5133/T 5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启银、张祯勇、练景龙、高明文、刘军、杨开俊、白马吞珠。 II DB 5133/T 59—2021 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栽培模式中马铃薯和玉米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收 获贮藏等环节的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甘孜州海拔 3000 m 以上一熟区马铃薯间作青贮玉米种植模式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9377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066 马铃薯等级规格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4.1 播前准备 4.1.1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 4.1.2 前作要求 本栽培模式要求以茄科植物以外的作物为前茬作物。 4.1.3 品种选择 玉米选用经过国家审定的丰产、优质、早熟、株型紧凑或半紧凑的抗病优良普通玉米或青贮玉米杂 交种。精选种子,种子质量达到 GB 4404.1规定的标准;马铃薯选择株型紧凑、耐荫蔽、销路好的脱毒 品种。使用的种薯应达到 GB/T 29377中大田种薯(G3)以上的级别。 1 DB 5133/T 59—2021 4.1.4 整地备耕 前茬作物秋季收获后,清除秸秆及残渣,深翻炕地。第二年春季播种前视土壤墒情浇水一次,待土 2 壤田间持水量达到 60%~70% 时,每 667 m 均匀撒施农家圈肥 1500 kg~2500 kg,翻耕耙平待播。地 2 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每 667 m 用 75% 辛硫磷 0.25 kg 掺细土 20 kg,结合播前耕作撒 入土壤。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与 NY/T 1276 的要求。 4.1.5 种子处理 玉米播种前用专用玉米种衣剂按规定的包衣比例进行包衣,包衣应符合 NY/T 1276 的相关要求。 如头年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重,要对已包衣种子用戊唑醇湿拌种剂进行拌种。 马铃薯播前先将种薯切块,保证每个切块两个芽眼,薯块质量 30 g~50 g,小薯可不切块。每切 到病薯,切刀用 0.4% 的高锰酸钾溶液或 75% 酒精浸泡消毒,可多把切刀轮换消毒使用。切好的薯块 用多菌灵 1:500 倍液处理或拌草木灰后备用。 4.2 播种 4.2.1 播种期 4 月底至 5 月初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以上时,马铃薯和玉米同期播种。 4.2.2 播种方式 1.8 m 开厢分带,0.4 m 种植马铃薯双行,0.4 m 种植玉米双行,马铃薯和玉米间距 0.5 m。 4.2.3 播种方法 4.2.3.1 马铃薯 2 马铃薯行间开挖施肥沟,每 667 m 施入 N:P2O5:K2O 为 15%:15%:15%的三元复合肥 30kg 作为种肥, 肥料的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用土盖平后两边摆放种薯,行距 0.4 m,窝距 0.25 m,然后覆土 起垄,垄高 0.13 m。 4.2.3.2 玉米 2 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行间开挖施肥沟,每 667 m 施用 N:P2O5:K2O 为 15%:15%:15%的三元复合肥 50kg 作为种肥,用土盖平后,覆膜后在施肥沟位置两边打孔点播,行距 0.4 m,孔距 0.3 m,每窝播种 2 粒~3 粒,播种深度 6 cm~7 cm,播后覆土封严穴口。 4.3 田间管理 4.3.1 检查护膜 玉米播种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地膜,发现漏覆、破损要及时重新覆好,用土封住破损处。 4.3.2 玉米间苗与定苗 玉米 3 叶期间苗,5 叶~6 叶期定苗。如有缺苗时结合间苗,带土补苗。 4.3.3 中耕除草 2 DB 5133/T 59—2021 4.3.3.1 马铃薯 马铃薯出苗 20d~30d 内,及时对表土浅松土除草,间隔 1 个月后,第二次中耕除草。 4.3.3.2 玉米 玉米苗期结合定苗第一次中耕除草;大喇叭口期,结合穗肥的施用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4.3.4 追肥 4.3.4.1 马铃薯 2 第一次追肥在齐苗时结合中耕浇水进行,每 667 m 施用尿素 10 kg~15 kg;第二次追肥在蕾期进 2 行,每 667 m 施硫酸钾 5 kg。化肥的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4.3.4.2 玉米 4.3.4.2.1 拔节肥 2 玉米拔节期每 667 m 追施尿素 7.0 kg~8.5 kg。结合灌水或雨前在株间用机具打孔施入,施后覆 土,压好地膜破口。化肥的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4.3.4.2.2 玉米穗肥 2 玉米大喇叭口期每 667 m 追施尿素 17.5 kg~22.0 kg。结合灌水或雨前在株间用机具打孔施入, 施后覆土。化肥的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4.3.5 浇水 马铃薯和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需水量较大,遇到干旱及时浇水,并注意排水防涝。 4.3.6 病虫草害防治 4.3.6.1 马铃薯 4.3.6.1.1 主要病害 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和病毒病等,防治技术见附录 A。 4.3.6.1.2 主要虫害 马铃薯主要虫害有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等,防治技术见附录 B。 4.3.6.1.3 主要草害 马铃薯主要草害有野燕麦、野油菜、灰灰菜等。药剂防除杂草应主要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每 2 667 m 使用 70% 嗪草酮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喷洒。 4.3.6.2 玉米 4.3.6.2.1 主要病害 玉米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穗腐病等,防治技术见附录 A。 3 DB 5133/T 59—2021 4.3.6.2.2 主要虫害 玉米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以及蚜虫等,防治技术见附录 B。 4.3.6.2.3 主要杂草 玉米地主要杂草有灰灰菜、马唐及牛膝菊等,可用 4% 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 250 倍液+ 20% 氯 氟吡氧乙酸乳油 1000 倍液喷雾防除。 4.4 收获及贮藏 4.4.1 马铃薯 根据生长情况及市场需求及时采收,马铃薯收获前 7d~10d,先将薯苗割掉,使块茎在土中后熟, 选择晴天及时收获。收获后剔除烂薯和病薯,按薯块大小分级,在通风阴凉处摊薄贮藏,避免暴晒、雨 淋。产品质量应符合 NY/T 1066 的要求。 4.4.2 玉米 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将玉米茎秆、果穗等地上部分距地面 15cm 全株刈割,揉丝打包青贮。 4 DB 5133/T 59—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表A.1给出了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表A.1 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作物 病害 防治措施 早疫病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40% 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2 400 倍液、70% 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 500 倍液,用药液量 900 kg/hm ,交替使用不同药剂, 隔 7d~10d 喷 1 次,喷 2 次~3 次。 马铃薯 晚疫病 0.3% 的丁子香酚可溶液剂 1500 倍液,或 68.75% 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 600 倍液,或 75% 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病毒病 20% 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 5
DB5133-T 59-2021 马铃薯-青贮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 甘孜藏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0:00: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