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安 DB4105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5/T 168—2021 绿豆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08 - 31发布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9 - 30实施 发 布 DB4105/T 16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安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市文峰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汤阴县白营镇农业服务中 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勇、郜峰、杨春玲、薛鑫、关立、侯军红、宋志均、董军红、薛志伟、张凡、 刘国涛、贠超、周其军、董中民、赵玉平。 I DB4105/T 168—2021 绿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豆栽培技术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 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安阳市及其相似生态类型地区绿豆的生产及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 部分: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易涝低洼地块除外,其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GB 3095、GB 15618 和 NY/T 5010 的要求,农田灌溉 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5 5.1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河南省或国家相关部门鉴(认)定的绿豆品种,应选择适宜安阳市及其相似生态类型地区 种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兼顾的中早熟、直立型品种。如遇到自然灾害,灾后补救时宜选用生育 期短的早熟、特早熟品种。 5.2 种子质量要求 1 DB4105/T 168—2021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的要求。 5.3 整地 及时旋耕或深翻,旋耕不浅于 15 cm 或深翻不浅于 20 cm,耕耙平整。 5.4 施肥 2 结合翻耕深施基肥,每 667m 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000 kg~2000 kg,过磷酸钙 40 kg 或复合肥 20 kg~30 kg。根据绿豆长势适量追施尿素,沙荒地后期可不追肥。肥料施用应按 NY/T 496 的要求执 行。 6 6.1 播种 播期 春播 4 月 20 日~5 月 20 日,夏播 6 月 10 日~6 月 20 日。 6.2 播量 高肥力、早茬地每 667 ㎡播量 1.2 kg~1.5 kg;中肥力、中晚茬地每 667 ㎡播量 1.5 kg~1.8kg。 6.3 播种方式 人工点播、条播或机播均可,株距 7 cm~15 cm,行距 40 cm~50 cm。 6.4 合理密度 2 2 中高水肥地每 667m 留苗 0.9 ~1.2 万株,瘠薄旱地每 667m 留苗 1.3 ~1.4 万株。 7 7.1 田间管理 出苗期至现蕾期 7.1.1 间苗与定苗 第一片复叶展开后间苗,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定苗,去弱、病、小苗及杂株,留大苗、壮苗。条播单 株留苗,穴播可留双苗。 7.1.2 中耕、除草、培土 春播一般中耕除草 3 次,夏播一般中耕除草 2 次。间苗后第一次中耕,定苗后第二次中耕,分枝期 结合第三次中耕封根培土,将土翻向两边绿豆根际,培土高度 10 cm。 7.1.3 化学除草 2 出苗前采用丁草胺、禾耐斯等土壤封闭除草剂,每 667 m 用 40%丁草胺乳油 100 ml~124 ml,或 90%禾耐斯乳油 50 ml 兑水 40 kg~50 kg 喷雾。 2 出苗后采用烯禾定、精吡氟禾草灵等茎叶除草剂,每 667 m 用 12.5%烯禾定乳油 100 ml~125 ml, 或 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 50 ml~65 ml,兑水 40 kg~50 kg 喷雾。 2 DB4105/T 168—2021 7.2 现蕾期至鼓粒期 7.2.2 适期灌溉 开花前、结荚期各灌溉一次;如灌溉一次可在盛花期进行。 7.2.3 追肥 2 2 结荚前 5 d 追施花荚肥,每 667 m 追施尿素 8 kg~10 kg。结荚后可进行根外追肥,每 667 m 用 0.1%~0.2%的磷酸二氢钾 100 g 进行叶面喷施。 7.3 鼓粒期至成熟期 墒情不足时,及时灌溉。 8 8.1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应按照 GB/T 8321 的要求执行。 8.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病毒病、叶斑病、枯萎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螟虫类、食心虫、 蚜虫、红蜘蛛。 8.3 防治方法 8.3.1 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倒茬轮作,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及时清除残 枝病叶。 8.3.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也可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8.3.3 物理防治 采用频振式诱虫灯、诱虫板等措施诱杀害虫。 8.3.4 8.3.4.1 化学防治 病害 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如下: ——根腐病:播种前用 50%的多菌灵或 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按种子量 0.3%的比例拌种。 ——病毒病:及时防治蚜虫,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可用 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5% 三氮唑核苷.铜,锌可湿性粉剂 500~700 倍液喷雾防治。 3 DB4105/T 168—2021 ——叶斑病:发病前期选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或用 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喷雾防治。 ——枯萎病、白粉病:发病前期选用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用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喷雾,从现蕾期开始,每隔 7 d~10 d 喷 1 次,连喷 2~3 次。 8.3.4.2 虫害 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如下: 2 ——蛴螬、蝼蛄:每 667 m 用 50%辛硫磷乳油 40 ml 加适量的水,拌入炒香的麦麸、玉米面 5 kg, 拌匀后闷 5 h,晾干,播种时施入播种沟内。 ——螟虫类和食心虫:在成虫盛发至幼虫入荚前选用 20%氰戊菊酯乳油或 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选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3%的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红蜘蛛:选用 20%哒螨灵乳油 2000 倍液或 20%螨死净乳油 800~1000 倍液喷雾防治。 9 9.1 收获和贮藏 收获 9.1.1 人工收获 田间 30%的豆荚发黑时,进行人工第一次采收;15 d 后,待黑荚占 60%、黄荚占 30%时,进行人工 第二次采收。 9.1.2 机械收获 2 人工第一次采收后,当黑荚占 60%、黄荚占 30%时,每 667 m 用 80 ml 乙烯利水剂兑水 40 kg 均匀 喷雾,待叶片全部脱落 2d 后,一次性机械收获。 9.2 晾晒 收获后单品种晾晒,应经常翻动,不应在公路上或粉尘污染的地方晾晒。 9.3 贮藏 种子贮藏应按照 GB/T 7415 的要求执行。 10 档案管理 绿豆生产过程应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和样式见附录 A。 4 DB4105/T 168—202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绿豆生产过程记录样式 绿豆生产过程记录样式见表 A.1 至表 A.7。 表 A.1 播种日期 作物名称 品种名称 种植记录样式 播种面积 表 A.2 种子名称 供应商 产品批号 灌溉水来源 产品数量 施肥日期 肥料名称 有效成分 表 A.5 使用日期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 收获方式 处理方式 灌溉量 备 注 签 字 备 注 签 字 备 注 施肥记录样式 施肥方法 施肥用量 签 字 备 注 病虫害防治记录样式 防治对象 表 A.6 收获日期 字 灌溉记录样式 灌溉方法 表 A.4 签 种子记录样式 表 A.3 灌溉日期 土地位置 收获量 使用方法 施药用量 使用人员 备 注 收获记录样式 包装材料 签 字 备 注 5 DB4105/T 168—2021 表 A.7 贮存地点 贮存方式 贮存条件 贮存记录样式 药剂处理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签 字 备 注

pdf文档 DB4105-T 168—2021 绿豆栽培技术规程 安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05-T 168—2021 绿豆栽培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1 页 DB4105-T 168—2021 绿豆栽培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2 页 DB4105-T 168—2021 绿豆栽培技术规程 安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0:39: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