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 05 扬 3210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10/T 1087—2021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集测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f the rice leaf folder by sex pheromone 2021 - 03 - 10 发布 2021 - 03 - 10 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DB3210/T 1087 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扬州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大学、扬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芳、陆佩玲、周福才、李尧、胡奎、梅爱萍。 I — DB3210/T 1087 2021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集测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性信息素测报技术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及雌蛾卵巢发育进度调查、卵量和卵况调查、 幼虫量及发育进度调查、发生危害及稻叶受害率(程度)调查、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预测方法、数据 记录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集测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793 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鳞翅目螟蛾科,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种迁飞性水稻害虫,幼虫在水稻分蘖期或孕穗-抽穗期卷叶取食 为害嫩叶或剑叶。 3.2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 Sex pheromone of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针对稻纵卷叶螟雄虫的专一性天然昆虫信息素。主要成分为:顺-13-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 醇、顺-11-十八碳烯醛。 3.3 虫口密度 Population density 调查一定面积或植株上害虫的发生数量,通常为每667 m 水稻上发生的稻纵卷叶螟数量。 2 3.4 卷叶率 leaf-roll rate 受害水稻的卷叶数量占受调查总叶数的百分比。 注: 稻纵卷叶螟幼虫危害水稻叶片形成卷叶状。 1 — DB3210/T 1087 2021 3.5 发生期 Occurrence period 用于表述稻纵卷叶螟自然消长的发生进度,一般分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 3.6 百丛虫量 Number of pests per hundred plants 每百丛水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幼虫数量。 4 成虫及雌蛾卵巢发育进度调查 4.1 成虫调查 4.1.1 布置时间和方法 根据稻纵卷叶螟迁入情况和水稻种植情况,在5月底至6月初,于稻纵卷叶螟迁入前或者水稻秧苗期, 将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捕器按照1个/667 m 布置到田间,诱捕器下端低于稻株顶部10 cm~20 cm。每1~ 2个月根据性诱剂产品要求更换诱芯。 2 4.1.2 调查时间 从扬州市区域第1代稻纵卷叶螟源迁入起始,至水稻齐穗期(5月底~9月底)。每天调查一次,每 次调查后清空诱捕装置。调查世代参考表B.1。 4.1.3 调查方法 选取调查区域主栽水稻品种的田块,根据田块的不同长势和不同生育期等设置代表性田块调查点1 块~2块,每块田的面积为667 m 以上。按照每亩1个布置性信息素诱捕器,每日8时~9时取下诱捕器, 记录诱集的稻纵卷叶螟数量,调查数据计入附录A表A.1中。 2 4.2 雌蛾卵巢 4.2.1 调查时间 从成虫始盛期开始,每个代次连续解剖3次~5次。 4.2.2 调查方法 利用捕虫网收集稻纵卷叶螟雌虫5头~30头,带回室内当即解剖,镜检卵巢发育级别和交配率,结 果计入附录A中表A.2,卵巢发育级别判定标准见表B.2。 5 卵量和卵况调查 5.1 调查时间 卵量调查在田间蛾量突增当天(迁入代蛾高峰期当天)开始调查。每2 d调查一次。 5.2 调查方法 2 — 选取调查区域主栽水稻品种的田块,根据田块的不同长势和不同生育期等设置代表性田块调查点1 块~2块,每块田的面积为667 m 以上。采用双行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查5点,每点1穴,调查幼虫和 蛹数量,分别记录幼虫各虫龄数量,调查数据记入附录A中表A.3。 DB3210/T 1087 2021 2 6 幼虫量及发育进度调查 6.1 调查时间 各代2龄~3龄幼虫盛期开始调查,每5 d查一次。 6.2 调查方法 选取调查区域主栽水稻品种的田块,根据田块的不同长势和不同生育期等设置代表性田块调查点1 块~2块,每块田的面积为667 m 以上。采用双行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查10点,每点5丛,调查各龄 幼虫数和被寄生幼虫数。巡视大田,目测稻株顶部3片稻叶的卷叶率。调查结果录入附表A中表A.4。 2 7 发生危害和稻叶受害率(程度)调查 7.1 调查时间 各代危害基本定局后进行。 7.2 调查方法 选取调查区代表性稻田3块~5块,各田块面积667 m 以上,双行平行跳跃式取点,每块田调查10个 点,每个点调查2~3丛,调查幼虫数(分虫龄和虫态),调查卷叶数,计算卷叶率,调查数据记入附录 A中的表A.5。 2 8 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分为5级,分别为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 发生(4级)、大发生(5级),以主要危害期的幼虫虫口密度为标准,卷叶率和危害面积比率为参考指 标,具体指标见下表。 表1 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级别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发生程度 轻发生 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偏重发生 大发生 幼虫虫口密度(万头/667 m ) <1.0 1.0~4.0 4.1~6.0 6.1~8.0 >8.0 卷叶率(%) <5.0 5.0~10.0 10.1~15.0 15.1~20.0 >20.0 危害面积比率(%) >90 >10 >20 >20 >20 2 9 预测 9.1 世代划分 3 — 以成虫为发育起点,根据GB/T 15793全国统一划分的稻纵卷叶螟世代共八代,用中文数字表示。本 地稻纵卷叶螟发生4~5代,在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本地稻纵卷叶螟世代划分参考附录B中表B.1。 DB3210/T 1087 2021 9.2 预测方法 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主要采取综合分析预测法,根据集成测报技术调查结果,田间环境和天气情况 (温度、湿度、天敌、降雨、台风等情况),水稻品种及长势生育期等多项因素,对比往年发生数据, 综合给出该虫发生期、发生量、危害度的预测预报。 10 数据记录 各县(市、区)调查数据完整填报至附录A表A.1~A.5,发生防治基本情况汇总至附录A表A.6,调 查数据汇总成册,用以分析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和确定防治策略。采用互联网和传真机等工具传输数据 并妥善保存在存储媒介中。 4 — DB3210/T 1087 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稻纵卷叶螟 ( 年) 测报站名: 站址: 测报员: 负责人: 盖章: 5 — DB3210/T 1087 2021 表A.1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集技术调查记载表 调查田 诱捕装置 块 编码 调 查 日 期 (年月日) 世 稻作 品 生育 代 类型 种 期 折合每 2 蛾量(头) 667 m 蛾 备 注 量(头) 表A.2 稻纵卷叶螟卵巢发育进度记载表 调查 地点 各级卵巢雌蛾头数(头)和所占比例(%) 调 查 剖 日 期(年 月日)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交 五 级 配 备 注 蛾 头 比 头 比 头 比 头 比 头 比 率 数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 寄 干 孵 生 瘪 化 备 率 率 率 注 % % % 表A.3 稻纵卷叶螟卵量和卵况调查表 其 调查日期 (年月 日) 调查 地点 世 类 品 育 型 代 田 生 种 期 调 总 未 查 卵 孵 丛 粒 卵 数 数 粒 ( ( 数 丛) 粒) ( 粒) 寄 生 卵 粒 数 ( 粒 ) 中 干 瘪 卵 粒 数 ( 粒) 孵 百 化 丛 卵 卵 粒 量 数 ( ( 粒 粒 ) ) 6 — DB3210/T 1087 2021 表A.4 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进度及发生量调查表 调 查 日 期 ( 年 月 调 调 查 地 点 查 世 类 品 型 代 田 种 生 丛 育 数 期 ( 丛 日 ) 活 虫 数 寄 总 生 幼 虫 虫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 龄 龄 龄 龄 龄 蛹 蛹 壳 虫 生 叶 数 率 率 头 ) 幼 寄 卷 ( % %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 虫 量 (头) 百 丛 虫 667 量 m 2 ( 头 ) 表A.5 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和稻叶受害程度调查表 调 调 查 日 期 ( 年 月 日 ) 调 查 地 点 查 世 类 品 型 代 田 种 生 丛 育 数 期 ( 丛 ) 活 虫 数 寄 总 生 幼 虫 虫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 龄 龄 龄 龄 龄 蛹 蛹 壳 幼 寄 卷 虫 生 叶 数 率 率 头 ( % % ) 头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 虫 量 (头) 百 丛 667 虫 m 2 量 ( 头 ) 7 — DB3210/T 1087 2021 表A.6 稻纵卷叶螟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表 水 水 稻 品 种 稻 发 生 防 治 种植面积 面 积 面 积 2 (hm ) 其 它 合 计 2 (hm ) 2 (hm ) 发生程度 挽回损失 实际损失 (级) (t) (t) 简述发生概况和特点: 8 — DB321
DB3210-T 1087-2021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集测报技术规程 扬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2:18: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