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673878.8 (22)申请日 2022.06.30 (73)专利权人 杭州洁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山区浦阳镇 尖山村 (72)发明人 高丽明 缪龙鑫 王万康 谢佳英  葛东伟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易中元兆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3341 专利代理师 叶卫强 (51)Int.Cl. B01D 5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 废气治理装置, 包括水箱, 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 器连接座, 吸附器, 支撑柱, 炭纤维器, 蒸汽发生 器连接管, 送风机构和排气机构, 其中: 水箱表面 两侧的中间呈镜像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同 的蒸汽发生器连接座, 且蒸汽发生器连接座上表 面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蒸汽发生器连接管。 本实用 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 当炭纤维吸附吸附饱和 后, 就需要进行脱附工作, 其他罐能够继续工作, 且不会影 响饱和罐的脱附工作, 从而使其整体能 够持续的工作, 有效的抬高其整体的的灵活性和 高效性, 便 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8077143 U 2022.12.20 CN 218077143 U 1.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箱(1), 蒸汽发生器 (2), 蒸汽发生器连接座(3), 吸附器(4), 支撑柱(5), 炭纤维器(6), 蒸汽发生器连接管(7), 送风机构(8)和排气 机构(9), 其中: 水箱(1)表 面两侧的中间呈镜像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 相同的蒸汽发生器连接座(3), 且蒸汽发生器连接座(3)上表 面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蒸汽发生 器连接管(7); 所述吸附器(4)通过支撑柱(5)设置在水箱(1)上表面的前方, 且水箱(1)上表 面的后侧设置有炭纤维器(6), 该炭纤维器(6)通过蒸汽发生器连接管(7)与蒸汽发生器连 接座(3)进行连接; 所述送风机构(8)设置在炭纤维器(6)的顶端, 且炭纤维器(6)顶端的一 侧设置有排气机构(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炭 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 器(4)包括吸附罐(41), 进气分支管(42), 控制罐(43), 控制罐连接管(44), 集成管(45)和废 气进入连接管(46), 且吸附罐(41)设置有三个, 该吸附罐(41)顶端一侧的中间分别通过进 气分支管(42)连接有控制罐(43); 所述控制罐(43)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门, 且控制罐(43) 顶端的中间分别设置有控制罐连接管(44), 该控制罐连接管(44)的顶端与集 成管(45)进行 连接, 并且集成管(45)上表面的中间设置有废气进入连接管(4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炭 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 罐(41)包括罐体(411), 第一吸附芯(412), 第二吸附芯(413)和第三吸附芯(414), 且罐体 (411)的内部从下至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吸附芯(412), 第二吸附芯(413)和第三吸附芯 (4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炭 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炭纤 维器(6)包括碳纤维罐(61), 蒸发器主连接管道(62), 连接头(63), 主连接管(64), 支撑板 (65), 排水管(66), 排水集成管(67), 主出水管(68)和固定柱(69), 且碳纤维罐(61)呈对称 的位置设置有三个, 该碳纤维罐(61)顶端一侧的中间分别通过连接管与蒸发器主连接管道 (62)进行连接, 并且蒸发器主连接管道(62)表面的两端呈对称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头 (63); 所述碳纤维罐(61)底端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主连接管(64), 且碳纤维罐(61)底端一侧 的中间分别设置有支撑板(65); 所述排水管(66)分别设置在碳纤维罐(61)底端的中间, 且 排水管(66)与排水集成管(67)进行连接, 该排水集成管(67)底面的中间设置有主出水管 (68); 所述固定柱(69)设置在碳纤维罐(61)顶端另一侧的中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炭 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 维罐(61)包括碳纤维罐体(611), 喷水环(612), 雾化喷头(613)和活性炭芯(614), 且碳纤维 罐体(61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喷水环(612), 该 喷水环(612)内部的中间呈对称的位置设置 有多个相同的雾化喷头(613); 所述活性炭芯(614)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芯(6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炭 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 机构(8)包括主风机(81), 主风管(82)和送 风分支管(83), 且主风机(81)设置在 主风管(82) 上表面的中间, 该主风机(81)的排风管与主风管(82)的内部进行连接; 所述送风分支管 (83)设置有三个, 且送风分支管(8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电磁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炭 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 机构(9)包括集 成出风管(91), 排风管(92)和主排风管(93), 且集 成出风管(91)表面的一侧 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三个相同的排风管(92), 该排风管(9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电磁阀门, 并且集成出风管(91)上表面的中间设置有 主排风管(93)。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77143 U 2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废气治理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 农药中间体有机废气普遍成分为甲醇、 二氯乙烷、 乙酸 乙酯、 邻氯甲苯等 成分, 由于有机溶剂容易挥发, 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大量未经治理的有机废气排放 到空气中, 会造成有机废气浓度加大, 对设备造成严重腐蚀, 严重危害农药中间体企业 从业 人员的人体健康; 有机废气排放大气环境中, 会对农药中间体企业的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周 边居民长期吸入微量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会导致慢性中毒, 免疫能力下降, 严重者的可引发 急性化学性肺炎, 同时大量有机废气的无组织或无治理的排放会使企业的无组织废气排放 超标, 不但对地球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而且还是引起大气光化学烟雾、 温室 效应和臭氧层 破坏的原因之一。 [0003]但是现有的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依然存在着, 当炭纤维吸附吸附饱和 后, 就需要进 行脱附工作, 脱附的过程中就不能继续进 行吸附工作, 这样就导致不能持续的 进行吸附和脱附工作的问题。 [0004]因此, 发明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 置, 包括水箱, 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连接座, 吸附器, 支撑柱, 炭纤维器, 蒸汽发生器连接 管, 送风机构和排气 机构, 其中: 水箱表面两侧的中间呈镜像的位置 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同的 蒸汽发生器连接座, 且蒸汽发生器连接座上表面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蒸汽发生器连接管; 所 述吸附器通过支撑柱设置在水箱上表面的前方, 且水箱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炭纤维器, 该 炭纤维器通过蒸汽发生器连接管与蒸汽发生器连接座进行连接; 所述送风机构设置在炭纤 维器的顶端, 且炭纤维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机构。 [0006]所述吸附器包括吸附罐, 进气分支管, 控制 罐, 控制罐连接管, 集成管和废气进入 连接管, 且吸 附罐设置有三个, 该吸 附罐顶端一侧的中间分别通过进气分支管连接有控制 罐; 所述控制罐的内部 设置有电磁阀门, 且控制罐顶端的中间分别设置有控制罐连接管, 该 控制罐连接管的顶端与集成管进行连接, 并且集成管上表面的中间设置有废气进入连接 管。 [0007]所述吸附罐包括罐体, 第一吸附芯, 第二吸附芯和第三吸附芯, 且罐体的内部从下 至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吸附芯, 第二吸附芯和第三吸附芯。 [0008]所述炭纤维器包括碳纤维罐, 蒸发器主连接管道, 连接头, 主连接管, 支撑板, 排水 管, 排水集成管, 主出水管和固定柱, 且碳纤维罐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三个, 该碳纤维罐顶 端一侧的中间分别通过连接管与蒸发器主连接管道进 行连接, 并且蒸发器主连接管道表面 的两端呈对称的位置分别 设置有连接头; 所述碳纤维罐底端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主连接管,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77143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新型炭纤维吸附脱附废气治理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54: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