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83304.9
(22)申请日 2022.08.16
(71)申请人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 学大
道182号C1栋401房
(72)发明人 张春 郑东曦 尹健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259
专利代理师 曾志环
(51)Int.Cl.
H01R 13/52(2006.01)
H05K 5/02(2006.01)
H05K 7/20(2006.01)
F25B 21/02(2006.01)
G06F 16/2458(2019.01)G06K 9/62(202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涉及
电力配电技术领域, 包括数据融合云终端, 所述
数据融合云终端的前端右侧设置有开关, 所述数
据融合云终端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的前端左侧 固定连接有数
据接口,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
散热机构。 本发明通过连接接口、 防护挡板、 转动
块、 拉绳、 滑动板、 顶紧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 在
连接接口未进行连接时, 通过顶紧弹簧顶动滑动
板, 使得滑动板进行滑动, 并能够拉动拉绳, 从而
能够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 并能够带动防护挡板
进行转动, 使得防护挡板能够挡在连接接口的内
部, 从而对接口进行防护, 避免灰尘进入到接口
的内部造成接口的接触不良, 方便了终端机盒的
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5275689 A
2022.11.01
CN 115275689 A
1.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包括数据融合云终端(1),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1)的前端
右侧设置有开关(2),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1)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3),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1)的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口(4),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
(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5);
所述数据接 口(4)包括连接接口(41), 所述连接接口(41)固定连接在数据融合云终端
(1)的前端, 所述连接接口(41)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防护挡板(42), 所述防护挡板(42)的顶部
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3), 所述转动块(4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绳(44), 所述拉绳(44)的一
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5), 所述滑动板(45)滑动连接在连接接口(41)的内部, 所述滑动板
(4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46), 所述顶紧弹簧(46)设置在拉绳(4 4)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挡板(42)包括
转动挡板(421), 所述转动挡板(421)活动连接在连接接口(41)的内侧, 所述转动挡板(421)
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422), 所述转动挡板(421)的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挤压块(423),
所述挤压块(423)的左端 固定连接有顶板(424), 所述顶板(42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弹
簧(425), 所述 挤压弹簧(425)的一端与转动挡板(421)的内壁固定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
散热箱(51), 所述散热箱(51)固定连接在数据融合云终端(1)的侧面, 所述散热箱(51)的内
部开设有排热仓(52), 所述散热箱(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53), 所述进气管(53)的
右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54), 所述防尘网(5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5), 所述电机(55)
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进气扇(56), 所述进气扇(56)的左端延伸至有排热仓(52)的左侧, 所
述进气扇(5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气扇(57), 所述进气管(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
冷片(58),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8)延伸至排热仓(52)的内部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
(1)包括大数据平台、 数据仓库、 数据开发模块、 数据服务模块、 指标管理模块、 数据治理模
块、 数据分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开发模块用于
解决复杂环境下对多源异构数据的访问与处 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服务模块用于
提供快捷方便的方式将数据开发处理完成后的各类数据产品以共享数据服务的方式发布
出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标管理模块用于
对所有数据从源端到展现的整个流 程的数据管理, 可以查看所有权限的数据及视图。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治理模块用于
构建主数据、 交易数据、 元 数据的数据基础管理体系, 实现对数据生产全过程的治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
在调控云平台营造数据分析挖掘的生态 环境。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275689 A
2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配电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 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升级, 加剧了电力系统潮流的不确定性, 对电网调峰
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调控终端多采用传统KVM显示延伸的方式, 在电力行业的
应用场景仅限于将维护人员和服 务器、 机房之间的物理距离、 空间做了简单的隔离 。
[0003]针对现有技 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现有的电力调控终端在进行使用时, 终端工作站分布广、 数量多, 维护困难且成本
高, 新应用安装部署繁琐、 周期 长, 并且终端机盒在使用时, 不方便对 数据的接口进 行防护,
容易导致灰尘进入到机盒的内部, 影响了数据接口的连接, 并且现有的终端机盒使用时的
散热效果较差, 容 易使得机盒的内部出现损坏, 影响了终端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 术方案是:
[0007]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包括数据 融合云终端,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的前端右侧
设置有开关,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
的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口, 所述数据融合云终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
[0008]所述数据接 口包括连接接 口, 所述连接接 口固定连接在数据融合云终端的前端,
所述连接接口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防护挡板, 所述防护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所述
转动块的侧 面固定连接有拉绳, 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 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
在连接接口的内部, 所述滑动板的侧 面固定连接有顶紧弹簧, 所述顶紧弹簧设置在拉绳的
侧面。
[0009]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 防护挡板包括转动挡板, 所述转动挡板
活动连接在连接接口的内侧, 所述转动挡板的侧 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所述转动挡板的内
部右侧活动连接有挤压块, 所述挤压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所述顶板的左端固定连接
有挤压弹簧, 所述 挤压弹簧的一端与转动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该方案中的转动挡板、 密 封垫、 挤压块、 顶板、 挤压弹簧之间的
相互配合, 从而能够 对挡板之间进 行密封, 并方便了对连接的接头进 行顶紧, 方便了对连接
的接头进行固定 。
[0011]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箱, 所述散热箱固定
连接在数据融合云终端的侧 面, 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开设有排热仓, 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固定
连接有进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防尘 网, 所述防尘网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进气扇, 所述进气扇的左端延伸至有排热仓的左侧, 所述进
气扇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气扇, 所述进气管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 所述半导体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275689 A
3
专利 一种数据智能融合平台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8: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