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64948.3 (22)申请日 2022.08.12 (71)申请人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仁和南 路20号 (72)发明人 李传友 华启国 陈业军 张俊  陈萍 刘明志 梁福秋 曹爱民  袁学慧 骆春玉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专利代理师 周会 (51)Int.Cl. H05K 7/20(2006.01) H05K 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智能隔离 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隔离器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 种智能隔离器。 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 侧形成有安装腔, 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接线模 块; 所述壳体上间隔开设有接线槽,所述壳体上 且位于相对平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格栅; 所 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隔离板, 所述隔离板将所述散 热格栅与所述接线模块分割; 所述隔离板和所述 散热格栅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在所述隔离板上间 隔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口; 所述插接口上可拆卸设 置有换热 组件; 所述散热通道内侧设置有吹风组 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保证隔离器散热 效果的前提下, 能够隔离外侧灰尘, 保证隔离器 内侧清洁, 进而提高隔离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 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15226382 A 2022.10.21 CN 115226382 A 1.一种智能隔离器,包括壳体 (100),所述壳体 (100) 内侧形成有安装腔 (110) , 在所述 安装腔 (1 10) 内设置有接线模块;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壳体 (100) 上间隔开设有接线槽 (120),所述壳体 (100) 上且位于相对平行的两侧 分别开设有散热格栅 (13 0) ; 所述安装腔 (110) 内设置有隔离板 (200) , 所述隔离板 (200) 将所述散热格栅 (130) 与所 述接线模块分割; 所述隔离 板 (200) 和所述散热格栅 (13 0) 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3 00) ; 在所述隔离板 (200) 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口 (210) ; 所述插接口 (210) 上可拆卸设 置有换热组件 (40 0) ; 所述散热通道 (3 00) 内侧设置有吹风组件 (5 0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 (400) 包括嵌合 于所述插接口 (210) 处的安装块 (410) , 所述安装块 (410) 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半导体柱 (420) 和第二半导体柱 (430) , 所述第一半导体柱 (420) 和第二半导体柱 (430) 的两端分别位 于所述隔离板 (200) 的两侧, 且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热板 (440) 和第二导热板 (450) , 所述第一 半导体柱 (420) 和第二半导体柱 (430) 一端串联, 另一端连接有接线柱, 通过接线柱连接电 源; 所述插接口 (210) 的中部一体成型有支撑片 (220) , 所述安装块 (410) 上开设有第一支 撑槽 (411) , 所述支撑片 (2 20) 插接于所述第一支撑 槽 (411) 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 (210) 内还设置有 导热组件 (600) , 所述导热组件 (600) 包括导热块 (610) , 所述导热块 (610) 可拆卸连接于所 述插接口 (210) 处, 在所述导热块 (610) 上且位于靠近和远离所述散热格栅 (130) 的一侧面 分别开设有 若干个散热槽 (61 1) , 所述若干 散热槽 (61 1) 之间形成散热板 (620) ; 所述导热块 (610) 上开设有第二支撑槽 (612) , 所述支撑片 (220) 可插接于所述第二支 撑槽 (612) 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00) 的一侧面开设 有安装口 (140) ; 所述 安装口 (140) 处盖设有外 盖; 所述壳体 (100) 在远离所述接线槽 (120) 的一端形成有底板 (150) ; 所述隔离板 (200) 呈"几"字形; 所述吹风组件 (5 00) 设置于所述底板 (15 0) 和所述隔离 板 (200) 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 (500) 包括固定 于所述底板 (150) 上的第一微型风机 (510) 和第二微型风机 (520) , 所述底板 (150) 上且位于 所述第一 微型风机 (510) 和第二 微型风机 (520) 之间开设有 进风孔 (151)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150) 靠近所述隔离 板 (200) 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卡接槽 (152) , 所述第一微型风机 (510) 和第二微型风机 (520) 的 安装端分别卡接 于所述卡接槽 (152) 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00) 内侧且位于所 述隔离板 (200) 转角位置设置有导风板 (800) , 所述导风板 (800) 位于所述散热格栅 (130) 和 所述吹风组件 (500) 之间; 所述导风板 (800) 与所述隔离板 (200) 之间形成有供风通过的缺 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150) 远离所述隔离 板 (200) 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卡 (16 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226382 A 2智能隔离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隔离器技 术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智能隔离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控制需要用到各种自动化仪表、 控制系统和执行机 构, 它们之间的信号传输既有微弱到亳伏级、 微安级的小信号, 又有几十伏, 甚至数千伏、 数 百安培的大信号;既有低频直流信号, 也有高频脉冲信号等等, 构成系统后往往发现在仪表 和设备之间信号传输互相干扰, 造成系统不稳定甚至误操作。 [0003]隔离器是一种采用线性光耦隔离原理,将输入信号进行转换输出。 输入, 输出和工 作电源三 者相互隔离, 特别适 合与需要电隔离的设备仪表配用。 [0004]隔离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使得隔离器处于正常 温度范围( ‑30 C..+ 70℃)之内, 现有的隔离器, 散热主要是通过在隔离器外壳上开设散热 口, 通过散热口形成散热格栅, 使得外侧与隔离器内部连通, 使其保持一定的散热效果, 这 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散热效果, 但是, 由于该散热格栅使得外侧与隔离器内侧连通, 长期使 用后, 会在隔离器内部积累一定的灰尘,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隔离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5](一)解决的技 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隔离器, 在保证隔离器散热效果的前 提下, 能够隔离 外侧灰尘, 保证隔离器内侧清洁, 进 而提高隔离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06](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隔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 形成有安装腔, 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接线模块; 所述壳体上间隔开设有接线槽,所述壳体 上且位于相对平行 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格栅; 所述安装腔 内设置有隔离板, 所述隔离板 将所述散热格栅与所述接线模块分割; 所述隔离板和所述散热格栅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在 所述隔离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口; 所述插接口上可拆卸设置有换热组件; 所述散热 通道内侧设置有吹风组件。 [0007]优选的,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嵌合于所述插接 口处的安装块, 所述安装块的内侧间 隔设置有第一半导体柱和 第二半导体柱, 所述第一半导体柱和 第二半导体柱的两端分别位 于所述隔离板的两侧, 且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 所述第一半导体柱和第二 半导体柱一端串联, 另一端连接有接线柱, 通过接线柱连接电源; 所述插接口的中部一体成 型有支撑片, 所述 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一支撑 槽, 所述支撑片插接 于所述第一支撑 槽内。 [0008]优选的, 所述插接口内还设置有导热组件, 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块, 所述导热块 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插接口处, 在所述导热块上且位于靠近和远离所述散热格栅的一侧面分 别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槽, 所述若干散热槽之间形成散热板; 所述导热块上开设有第二支撑 槽, 所述支撑片可插接 于所述第二支撑 槽内。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226382 A 3

PDF文档 专利 智能隔离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智能隔离器 第 1 页 专利 智能隔离器 第 2 页 专利 智能隔离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8:1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