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28096.2
(22)申请日 2022.08.03
(71)申请人 浙江神目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
井虹寺前村
(72)发明人 陈建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361
专利代理师 傅光伟
(51)Int.Cl.
H05K 7/20(2006.01)
F16M 11/10(2006.01)
F16M 13/02(2006.01)
H02P 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包括
软起动器本体, 软起动器本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
板, 软起动器本体背面设有可折叠散热支架, 可
折叠散热支架包括背面散热板、 散热连接板和散
热固定板, 背面散热板与散热连接板之间设有第
一转动限位调节机构, 散热连接板与散热固定板
之间设有第二转动限位调节机构, 散热连接板上
设有风扇安装口、 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 风
扇安装口上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可折叠散热支
架可以进行折叠, 折叠时体积较小, 结构轻薄, 降
低了运输成本较高, 可以实现软起动器本体与墙
面之间空隙的调整, 控制电路板通过温度传感器
检测温度后可以对散热连接板上的散热风扇进
行控制, 实现主动散热, 提高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5190750 A
2022.10.14
CN 115190750 A
1.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包括软起动器本体(1), 软起动器本体(1)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
(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起动器本体(1)背面设有可折叠散热支架(3), 所述可折叠散热支
架(3)包括背面散热板(31)、 散热连接板(32)和散热固定板(33), 所述背面散热板(31)与所
述软起动器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背面散热板(31)的上端与散热连接板(32)的上
端铰接, 所述背面散热板(31)与散热连接板(32)之间设有第一转动限位调节机构(34), 所
述散热连接板(32)的下端与散热固定板(33)的下端铰接, 所述散热连接板(32)与散热固定
板(33)之间设有第二转动限位调节机构(35), 所述散热连接板(32)上设有风扇安装口
(321)、 第一散热孔(322)和第二散热孔(323), 风扇 安装口(321)上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324), 所述散热风扇(324)与控制电路板(2)电性连接, 控制电路板(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21), 所述背面散热板(31)和散热固定板(33)的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散热片(311)和第二
散热片(331), 折叠 时, 所述第一散热孔(322)与所述第一散热片(311)凹凸配合, 所述第二
散热孔(323)与所述第二散热片(3 31)凹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孔(322)和第
二散热孔(323)位于散热连接板(32)的中部, 所述风扇安装口(321)的数量至少有两个, 在
散热连接板(32)的上 下部各设置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 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散热板(31)上设有
两个风扇进出口(312), 所述软起动器本体(1)上对应设有两个与风扇进出口(312)相连通
的风扇收容槽(1 1), 风扇收容槽(1 1)内设有 若干个散热通 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 器,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风扇收容槽(11)之
间连接有通 风散热管道(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 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散热管道(13)上具
有若干段间隔设置的防尘通 风网管(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 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散热管道(13)上安
装有风机(2 2), 风机(2 2)与控制电路板(2)电性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板(2)上具有
散热针(23), 所述 通风散热管道(13)上设有与散热针(23)插接配合的插孔(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片(311)和第
二散热片(331)均为竖向设置, 第一散热片(311)和第二散热片(331)上均固定设置有可张
开的V型散热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转动限位调节机构
(34)包括扇形齿轮(341)和滑键(342), 所述扇形齿轮(341)与散热连接板(32)固定连接, 所
述软起动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竖滑槽(16), 竖滑槽(16)内滑动安装所述滑键(342), 滑
键(342)下端与竖滑槽(16)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43), 滑键(342)上端设有与扇形齿轮(341)
啮合的卡齿(34 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动限位调节机
构(35)包括拉带(351)、 滑块(352)和限位滑轨(353), 拉带(351)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
(352), 滑块(352)上设有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354), 滑块(352)滑动连接限位滑轨(353),
限位滑轨(353)固定连接软起动器本体(1), 拉带(351)的另一端 固定连接散热固定板(33)
的上端。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190750 A
2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软起动器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背景技术
[0002]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起动、 软停车、 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电机
控制装置。 在使用电机软起动器时, 功率器件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 电机逐渐加速, 直到功
率器件全部导通, 使电机工作在额定电压下, 实现平滑启动功能。 当电机达到额定转数时,
启动过程结束, 软起动器 自动用旁路接触器取代已完成启动任务的功率器件, 为电机正常
运转提供额定电压。 为实现上述电机的平滑启动过程, 需要在电机软起动器上连接旁路接
触器, 但是另外添置旁路接触器占用空间和另行接线,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内置有旁路
接触器的软起动器产品, 便于安装或维护, 但是该软起动器散热效果差, 在 对软起动器安装
时, 难以使 软起动器与墙面之间保留空隙, 容易导致软起动器与墙面之间积热, 散热性能较
差。 在公开号为CN2132368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软起动
器, 通过在靠板的顶端和底端设置固定机构, 便于将靠板固定在墙面, 通过两个连接机构将
软起动器本体与靠板固定连接, 能够使软起动器本体与墙面之间保留空隙, 避免软起动器
本体与墙面之间积热, 提高了软起动器本体的散热能力。 上述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陷: 1、 固
定机构、 连接机构和 靠板的整体固定, 无法折叠, 体积较大, 比较笨重, 运输成本较高; 2、 软
起动器本体与墙面之间的空隙不 容易进行调整; 3、 无法实现主动散热, 散热效果较差 。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背面设有
可折叠散热支架, 可以调节软起动器本体与墙面之间的空隙并通过散热风扇实现主动散
热, 散热效果 好。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包括软起动器本体,
软起动器本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 所述软起动器本体背面设有可折叠散热支架, 所述可
折叠散热支架包括背面散热板、 散热连接板和散热固定板, 所述背面散热板与所述软起动
器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背面散热板的上端与散热连接板的上端铰接, 所述背面散热
板与散热连接板之 间设有第一转动限位调节机构, 所述散热连接板的下端与散热固定板的
下端铰接, 所述散热连接板与散热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转动限位调节机构, 所述散热连接
板上设有风扇安装口、 第一散热孔和 第二散热孔, 风扇安装口上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所述
散热风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背面散热板和散热
固定板的表面上分别 设有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 折叠时, 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一
散热片凹凸配合, 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二散热片凹凸配合。
[0005]为了进一步完善, 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位于散热连接板的中部, 所述风
扇安装口 的数量至少有两个, 在散热 连接板的上下部各设置一个。
[0006]进一步完善, 所述背面散热板上设有两个风扇进出口, 所述软起动器本体上对应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190750 A
3
专利 智能旁路软起动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8:24上传分享